学会迅速捕捉阅读信息

点赞:4042 浏览:1363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名师简介

梁增红,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语文教研员、语文学科中心组组长.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1部.现任教于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高建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常州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学科中心组核心成员.现任教于常州外国语学校.

吴国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学科中心组核心成员,常州市骨干教师.有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参与编写教学专著多本,多次承担常州市期中、期末统考语文试卷的命制和审稿工作.现任教于常州市清潭中学.

王鑫,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常州市骨干教师.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并有多篇文章获国家级、省级奖项.现任教于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凌婷,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多次在全市开设公开课.现任教于常州市河海中学.

我们现在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变化多端的信息时代,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往往取决于他捕捉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读书也是如此.读书如披沙拣金,我们要想从书海中搜寻到最有价值的东西,就要学会浏览,练就“一目十行”的本领,迅速捕捉阅读信息,一眼扫过去,就能立刻辨别出重要的与不重要的部分,并找出核心部分.这样读书,我们才能事半功倍.

阅读时,我们必须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为什么读”和“怎么读”.先说“为什么读”.实际上,阅读能力是对书面文字的理解、运用和反思的能力,以实现个人理想、丰富自身知识及开发自身潜能为目的,以便个人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国际学生评价计划(PISA)不再把阅读能力仅仅看作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掌握的能力,而是认为阅读能力是学生在各种情境下,与同伴及社区进行互动,不断扩充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策略的能力.再说“怎么读”.怎么读,就是阅读方法的问题.阅读方法既有朗读、默读、精读,也有略读、浏览等.迅速捕捉阅读信息,即所谓的“速读”,意思就是需要学会“略读”和“浏览”,这两种阅读方法都是大致地读.按照一般的理解,“略读”是指粗通文本大意,而“浏览”意在提取信息,两者的目的和方法不尽相同.略读的目的在于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文章的结构、语言、修辞等不是它所要关注的.略读和浏览的优势都在于快速地捕捉信息,发挥人的直觉思维的作用.略读比较适用于课外阅读以及课内篇幅比较长的文章;浏览的形式则大多为“扫读”和“跳读”,关注文本中的题目、作者、序言、小标题、段落的起句和结句,以及插图等非文字信息.这两种阅读方法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得很普遍,是判断是否读懂一篇文章的最基本的标准.而所谓的提取“信息”,就是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能复述叙事作品的大意,还要能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其中既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包括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学会迅速捕捉阅读信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本单元所选的都是记叙类的文章,主要通过所写的人物、事件和景物来表现主旨.具体分析时,我们除了可以分析文章中描写的人、事、景外,还有一些规律可供借鉴:

一是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有些记叙文的题目本身就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作者的意图.

二是从分析开头入手.有些文章在开头就点明题旨,或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或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对于这类文章,可以从分析开头入手来归纳文章的主旨.

三是从分析篇末入手.篇末点题,是记叙文常见的写法.通过分析篇末内容,可以加深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能把主题思想概括得更加准确.

四是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的语段入手.记叙类的文章,常常会借助议论和抒情直接表现或深化主题思想.抓住了这些内容,就抓住了归纳中心意思的关键.


五是从分析文章的线索入手.有些记叙文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文中的材料都由这条线索贯穿,只有抓住了这条线索,才能准确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中,鲁迅的《藤野先生》以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为主线,以自己的爱国之情为暗线,道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体现了藤野先生正直、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同时饱含着强烈的爱国热情.《生命与和平相爱》表现了戴维的优秀才能.通过阅读,我们要能认识到犹太人的民族精神,了解犹太人的才能和愿望,从而体会文章内涵丰富、语言凝重的特点.从《热爱生命》中,我们则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坚韧卓绝的生命意志,了解到生命的可爱,从而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之情.《享受生活》是海伦·凯勒不向命运屈服、享受生活的一支动人的生命赞歌,阅读文章,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审美感受.

建议同学们精读第五、六、八课,略读第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