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网路的作用

点赞:3522 浏览:103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并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阅读教学.”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以其丰富的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尤其是校园网络的建立和使用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乃至教学模式.本文从课堂实例出发,谈谈网络对构建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促进作用.

关 键 词:小学语文;网络;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网路的作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97(2013)03-0114-01

一弥补文本不足,开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再不是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知识也不再局限于课本内容,网络正成为学生输送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现行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有些信息,学生就不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获取、吸收知识,而利用网络教学就能弥补此中不足.

例如《黄山奇石》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区--黄山的情况.课文以文本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黄山的美妙风光,文字非常得优美动人.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黄山毕竟离他们的现实生活比较远,而我们也不可能真正带他们到实地去欣赏.学生没有亲临现场去欣赏这些奇石,单从文字来理解就显得比较空洞、抽象.那么,对于这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的事物,我们如何让学生理解呢?有什么办法能让学生领悟到祖国风光的奇特、美妙呢?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怎么办呢?传统课堂无法弥补这个缺陷,但是现在我们利用网络就能够做到.在组织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师利用教学虚拟网,将课堂链接到互联网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上课伊始,教师有意设问:“你对黄山知多少?”这样一问,学生们便通过网络平台,输入关 键 词“黄山”,通过相关网站的搜索引擎很快便进入.Intohuangshan.,登陆黄山网站,黄山的风景名胜、人情风俗、历史掌故等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丰富的资料,更激发了学生们去探索课文内涵的,为课堂教学的顺利有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开放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人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有了网络环境的支持,我们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中,我们尝试了分层教学的施教模式:A组学生快速搜索,复制网上有典型意义的图片和摘抄描写优美的文字并编辑这些信息资料,完成一份黄山旅游的报告;B组学生搜索黄山“四绝”的另外三绝--奇松、云海、温泉的相关句子,粘贴在word文档中,并可以插入自己喜欢的图画,进行简单的编辑和保存文件;C组学生只需要搜索出黄山的地理位置、网站栏目的介绍等简单信息.这样的教学收到了“同步教、异步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在增加表象积累、开宽视野的同时,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三网上互动,创建新的交流方式,促进多向协作交流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即要求学生主动地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与他人进行公开、坦诚的沟通,学会面对个体的差异,学会把个人的目标升华为团队的利益,最终促使学生的组织能力、交往沟通协作能力的养成.

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即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就是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地开放给学生,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计算机充分自读、自悟,带着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疑难问题走向同伴,走近老师,相互合作,相互探讨.通过网络的交互、监看、广播、发送、对讲等多种功能,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习之间构成一个多维互动的交往空间,从而形成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中,正是基于上述理解,教师在制作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课件时,除了为学生搜索好一些现成的课件资源,课上还让学生通过因特网的搜索,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让学生利用“网上邻居”和“聊天室”进行交流探讨,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在网络里畅游,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下利用网络各抒己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这个环节的自主学习,有利于教学时空的开放,有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思维火花的迸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十分高涨,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交流都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

四网上冲浪,开放求知领域,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特有的优势,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开展网上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通过网上冲浪,可以轻松地阅读和课文有关的读物,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阅读效率也十分高.

在学完课文《黄山奇石》后,在学生理解课文意境的基础上,教师再次让学生进入.Intohuangshan.网站,让他们去网上冲浪.学生通过“今日黄山”“黄山”“开放中的黄山”等网页的访问,加深了对旅游胜地黄山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对黄山的敬佩和向往之情.在访问过程中,同学们对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的感想也自然地流露出来,并能很快地通过网络教室的“小区广播”与“聊天室”等和自己信赖的同学进行交流,使他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城域网和校园网络的相继建成.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语文逐步成为现实.今后将积极探索研究,让网络技术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怎么写作,从而构建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