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点赞:12692 浏览:561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规模急剧膨胀,由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留守儿童正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长期亲子分离、特殊教养方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呈现出一些倾向性问题,就是心理健康的问题.因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关 键 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13)03-0008-01

一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献研究就越多.但目前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比较肤浅.有的作者称这群特殊的孩子叫“留守孩子”、“留守少年”等各种称谓.但笔者认为“留守儿童”更加准确恰当.在年龄上也有很多争议,有人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农村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留守在家乡,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的群体”.随着研究的深入,在留守儿童年龄标准方面有逐渐达成统一的趋势,以《联合国儿童公约》的年龄为准.经过对各种文献的对比研究,笔者认为留守儿童就是农村地区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需要父母单方,祖父母或委托人监护,抚养的年龄未满18周岁者.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

儿童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心理变化发展最快.也是人格、态度、心理健康等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父母长期的缺位和隔代抚养的局限性使留守儿童的认知、情感、道德、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得不到正常的呵护和教育,从而造成心理发展上的缺陷.

1.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自卑感.由于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对外界敏感,缺乏安全感,易陷入自我责备中,表现为孤独感、敏感自卑等.孤独感是留守儿童最多的情绪体验,自卑是留守儿童群体的代表情绪感受.大多数学者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并指出留守儿童和父母沟通较少,让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依恋感,变得孤单、自卑.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留守儿童存在性格孤僻.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任何人无法代替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影响一生的重要环节.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接触,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自卑懦弱等人格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

3.留守儿童在交际上存在问题.留守儿童的交际能力差,尤其是同伴交往能力.他们有一种孤僻的心理,即沉默寡言、喜欢独来独往等.多数学者调查显示父母均在家的非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和自信心方面显著高于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又显著高于双亲外出的留守孩子.留守儿童的交往问题显著地受父母在外打工时间和回家间隔时间长短的影响,时间越长影响越重.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女生比男生在交往交流问题上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三留守儿童的特征

1.放任型.这类孩子的父母大多以做生意为主.他们的家庭较富裕这些孩子的零花钱较充裕,这便使他们养成了乱花钱的毛病.这些孩子胸无大志,学习一团也是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便更加肆无忌惮.

2.外强中干型.在坚强的外表下,他们有一颗脆弱的心,他们易受到伤害,情绪不稳定.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呵护和教育,渴望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与父母交流,但是没有.所以,他们更多的对老师有一种依赖.他们喜欢热闹,不喜欢独处.当看到别的父母来看望自己的孩子时,他们马上就会有情绪低落、急躁易怒,仇恨父母等情绪.这类孩子的学习大多不够稳定,受情绪影响很大.

3.天天向上型.这类孩子的家境一般,父母大多出外打工,靠出卖苦力或做小生意为生.他们的父母用勤劳和汗水换来不算错的收入,为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这些孩子大多保留着农村孩子的节俭,因为他们深知父母挣钱不易,所以,他们的成绩一直不错.不过,这样的孩子大多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有的甚至还有点不合群.

四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摆脱留守现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将子女带到身边打工所在地的学校就读,摆脱留守的现状.

2.加强学校心理教育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加强学校心理教育,学校要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落实,更应承担起这个重要责任.在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理论实践能力,进而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抵抗能力和调解能力.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力所能及地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并善于辨证地、发展地看待留守儿童,真正做到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空间.

3.激发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责任与教育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普及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唤起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责任与教育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通过增加沟通次数,见面时间等方式提高沟通效果,增进感情交流,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上发挥主要作用.在教育孩子问题上,首先不要溺爱孩子,威胁和打骂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最无能的表现.,教孩子明辨是非.其次要赏识孩子,坚信自己的孩子能行,要及时表扬鼓励孩子,尽可能为他创造经历成功的喜悦和体验.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孩子的品质和智力是密切相关的,人类最能震撼心灵的是感情.生活中要教育孩子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家长也要以身示范.


五小结

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也才是儿童心理良性发展的良好环境.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前进,但背后确有很多问题的产生.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已经变得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国家政府给予大力扶持及关心.

留守儿童被留守或产生很多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健康的问题.这都需要国家去关注去解决.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这一问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