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诗学美学思想的贡献局限

点赞:4140 浏览:115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国内外关于胡适的美学论文至今理论方面不多,而且大多论述也不够深刻,贵州大学黄贵娥的论文《在平民经验中建构审美的屋宇-胡适平民化美学思想研究》是其中优秀的一篇.胡适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一直被人忽略的美学思想,所以笔者准备深入研究胡适的美学思想,特别是诗学美学思想.虽然胡适没有在众多著作中直接涉及有关美学的问题,但在笔者看来,正是胡适所着重对于美学原理用于实际生活的分析,才给美学问题的讨论留下了哲学层面的空间和视角.依据笔者对胡适美学的分析,胡适指出有效审美首要的特性即自由,自由意味着重视个体的全面发展.正是这个层面,笔者肯定了胡适在某种程度上探讨了有关美学的问题.美学如果不能很好的与具体的体裁结合起来,那么就会流于空泛.现在我们提到中国的美学,很多人会自然的联想到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朱光潜等等.这些人注重引进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美学产生有史以来的最大重视.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手之一,振臂一呼“少年成则中国成,少年兴则中国兴”,更是将自身关于审美教育的感受和经验融入到自己的著作和演讲集当中,使其美学思想有深入发掘的价值.

关 键 词:胡适诗歌美

胡适的审美观,对于中国文学的价值体系进行重构,将白话文学纳入文学史的中心,充分肯定白话文学的审美价值等内容.胡适的审美观念并非孤立,王国维就曾认为“文学的根本特质在于其具有超功利的审美价值”,傅斯年也曾提出“美术的白话文”的观点.就连梁启超,也于20世纪20年代强调,需要培养欣赏美文的能力,“学生须相当的有欣赏美文的能力,我是承认的.”而沈从文、废名、汪曾祺、萧乾等人的创作成功,也是将思想启蒙与审美启蒙有机结合的范例.只是由于日后中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并由此形成了二元对立的思想模式,使得胡适所倡导的审美启蒙理念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是审美的反映”,“文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等命题,又再次被明确提出,审美的文学观终于重新获得了认可,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此看出,胡适于近一个世纪前倡导的美学启蒙理念,对于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审美规范和美学体系、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功不可没.正如胡适自己在《谈新诗》中所说,新诗的出现是辛亥革命以来的一件大事.胡适所倡导的“文学革命”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有着辛亥革命的痕迹(事实上,在《谈新诗》一文中,胡适就是把“新诗革命”和“辛亥革命”联系起来探讨的).所以,我们在提到“文学革命”或“新诗革命”的口号时,就应该将其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结合起来考虑.然而胡适本人却不想将新诗革命的主张扩大化,而是局限于语言工具的范围,并试图用文学改良的说法来替代他的文学革命思想.究其原因,则逃不脱他早年在国外所受到的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以及他在“五四”这个特殊时期的焦虑感.因此,新诗革命或是文学革命,并不是从文学本位提出的,其期望达成的效果,也不是文学可以企及的,而他们那一代人也没有能力思考诗歌文学是否真的可以革命这个问题.新诗革命和文学革命从这个层面看,或许可以将其作为近代中国政治变革与文化激进心理在文学中的体现来探讨.尽管如此可能会阻碍了对于诗和文学的正确理解,但是新诗也可能从某种意义上促进了文学革命的步伐.至于与旧诗相比较,新诗在文化甚至政治立场上,究竟是保守还是先进的问题,我们要遵循诗的艺术规律去解读,才可能得到正确的理解.或许当人们用诗性文化或乐感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冠名时,就已经承认了中国古代的社会基础,文化基础乃至语言基础才真正是最适宜诗歌的生存和发展的沃土,而到了胡适的时代,那种理想的诗的社会早已一去不复返,这也导致了新诗不得不在彷徨中举步维艰,甚至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的尴尬局面.新诗既是诗歌在时代上的进步,又是诗歌自身的蜕变的开始.


局限性:很多人却把胡适之的努力看作是循环论局限,其实这是他找寻有效果的历史合法性资源来勾勒出古今关系.胡适和五四时期的大多数文人,呈现出一方面对于传统文化的留恋使得他们思想上并不能彻底的接受西方文化,可是另一方面在传统与“进化论”相抗衡的20世纪初期,传统只可能作为一种工具、新的研究模式将会取而代之.而且对于诗直观、清楚、有力的美的强调,直接导致诗人为经验所累,对客观写实的偏重让他们在整体上忽略了对想象能力及深层主体经验的开掘,主观性和个别性减弱,诗的内在审美质素受到极为严重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