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点赞:30240 浏览:1422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的建设,提高他们的师德修养很重要.本文从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出发,初步探讨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途径和考评机制.

[关 键 词]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高校思政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希望,他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不仅关系到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其根本和核心是师德建设,“德为师之本”,青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一、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校也迅猛发展,高校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与此同时,教师的需求量也猛增,高校师资队伍出现了大幅度的新老交替现象.高校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引进需求日益曾大,但在引进人才的方面过于注重学历而降低了对教师师德的考察和要求,因而,如何避免学术断层和优良传统断层,就变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世纪课题.从总体上来看,青年教师中有不少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流也是好的,广大青年教师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努力工作,但是业务素质与思想素质不平衡.他们在学历层次、知识视野、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等方面比中老年教师有优势,然而思想道德素质偏弱,缺乏了老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积累的大量优秀丰富的经验和素养,特别是受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等社会的重大变革的影响,部分青年教师的思想观念、利益结构、行为方式以及相应的心理状态等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在某些青年教师身上,师德修养、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为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突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建设面向未来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青年教师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呈现的特点

作为高校师资队伍中的年轻一族,青年教师掌握着较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既年轻又具发展潜力,是高校教学、科研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生力军,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则有利于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具有知识的专业性和全面性、业务上的探索和创新性、思想上的先进性和活跃性的特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各高校青年教师普遍都具备高学历.他们基础理论扎实,基础技能全面,知识面广,精通并掌握一定量的现代科技知识且精力充沛.同时,勇于开拓,富于创新,在新的知识领域往往能捷足先登,把握前沿,在教学和科研中成为骨干力量和学科带头人;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他们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更是由于年轻的优势,而更加贴近学生的心态,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并在教学中不断更新工作方式、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这三大特点使得青年教师在高校教育中极具潜力,能为高校教育的教学和科研注入新的活力.但与此同时,高校青年教师也存在着需求上的物质与精神并重性、情绪上的不稳定和心理上的失衡性等特点.

三、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途径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培育主人翁意识

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是巨大的,搞好师德建设也需要有良好的校园环境,构成良好持久的校风传统,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敬业奋进的校园氛围,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导向正确的道德舆论,坚强有力的思想工作等等.高校是人文教育资源优势最集中的地方,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光荣历史和文化,都有自己的校训、校风、学风等大学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培育青年教师主人翁意识的生动材料.应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利用各种舆论工具,使青年教师了解学校历史,认同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在思想上真正内化为学校的主人翁,由“知校”“爱校”再到自觉“荣校”.让每一个青年教师把“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内化为自己职业和人生的信念.

(二)灌输现代教师的价值观

青年教师价值观的形成是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我的综合过程,是别人不能替代,也不能转让的,要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同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价值观的逆变却是瞬间的、经常性的.尽管青年教师是有文化品位,有精神风貌,文明程度比较高的群体,但如果不提高自我认知水平,不经常地进行自我改造,放松对自己的教育,即使现在价值观是正确的,但随着时间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其价值观也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变成错误的价值观.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不仅存在着多种价值观的矛盾、冲突和斗争,而且外界的约束力相对弱化.在信息技术和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冲破了原有社会中对人们众多的限制.他们在拥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权利,得到进一步解放的同时,也受到了更多不利因素、不健康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信息时代,法律和公开的社会道德舆论对个人行为的监督已经不像原来那么容易,因为任何一台联网的计算机都可以成为人们发布信息或犯罪的工具,在时间和空间上要加以限制和监管是非常困难的”.在这种很少受到外界约束和管制的情况下,做与不做、做什么、如何做等完全取决于青年教师本人.这就需要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否则,就有可能在不良思想、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精神的失落与价值的迷茫,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过上没有价值的生活.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加强自我修养就是要加强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三)加强社会实践锻炼

教师的教育素养,是在教师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并得到不断提高的.因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到基层参加实践锻炼的社会实践制度,这应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必须到社会实践中去锻炼,到企业一线参加工程实践锻炼,以弥补社会实践和工程实践的缺失.在社会实践中引导青年教师深入了解国情,了解工农,培养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在社会实践中,实践为人民怎么写作的精神,从实践的角度去深入领会教师对全社会的作用,激励和引导青年教师树立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大力创造积极条件坚定信心

加强师德建设不但要对青年教师提出要求,而且还要为教师达到这些要求创造条件,来坚定他们教书育人的信心.要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从而把加强师德修养变成青年教师自觉自愿的内在需要;要尊重他们的权利,让青年教师有机会参与学校发展目标的制定,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使青年教师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前途命运与学校的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要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为其提供各种进修、培训机会,鼓励青年教师搞科研,设置多项科研奖项,请老教师“传帮带”青年教师,使他们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更新知识,提高科研能力,及时吸收存储学科前沿知识,发挥创新意识,从而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自身的成长需要;要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如住房、待遇等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使其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四、完善青年教师师德考评机制

完善青年教师师德考评制度是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保障.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将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具体化、规范化,通过量化的、可考核的指标评价和把握教师或某一教学部门的师德师风状况,并把这种价值判断反馈给行为者本人,促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不断完善.目前高校对整个教师师德缺乏比较科学、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其中当然包括对青年教师师德考评.道德本身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对道德的考评也是一件实际操作非常困难的事.因此,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道德建设规律、青年教师特点,制定相应的考评制度.

建立师德考评制度的内容,应包涵思想情操、教学成果、为人师表等方面.评价过程要、公开,只有的评价,才能保证评价的公平和公正,从而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考评重点应突出以教书育人为目的,主要考评教师的教学态度、育人成效、师德师风等方面.

考评办法应坚持平时考核为主,定期考核为辅的办法.平时考核主要是记载师德优秀事迹或者是有违师德的行为.定期考核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对学生、其他教师、院系领导的调查,得到的平均值为大致符合实际的青年教师个人师德得分.定期考核基础上,结合平时考核,各组织单位再进行综合评议.评价渠道要多样,有来自教师自身的,有来自学生的,也有来自社会的.尤其是学生参加师德的评价,有助于发挥教师与学生在师德建设方面的互动和促进作用,形成有利于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师德水平的良好氛围,达到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师德和素质的最终目的.

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而又长期的心灵塑造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高校青年教师,要自觉刻苦学习,加强修养,树立高尚的师德师风,切实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