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部审计的应用

点赞:30039 浏览:1419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卫生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院的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大,加强医院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是医院管理的关键部分,我国医院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医院内部审计制度,拓展审计业务领域,为医院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 键 词:医院内部审计;重要性;现状;对策

内部审计影响着一个企业的未来,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在管理过程中离不开审计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是管理者的参照资料.目前,大部分企业充分显现了审计部门的重要性,体现了较大的价值,而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在管理中初显萌芽,随着卫生事业的医改和市场激烈的竞争,内部审计逐渐被重视起来,已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1.医院内部审计的内容

1.1对医院收费标准进行监控.审计部门可建立医疗收费和药品物价系统,在系统中设置医疗收费物价考核指标标准,或设置药品物价标准进行监督,如果系统的处理出现背离相应标准的情况时,系统会自动发送信息给监督者.

1.2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结合医疗收费的监控,可以对大型医疗的收费进行控制,避免医疗设备漏费、私收费的现象,同时,方便领导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收入情况进行了解.

1.3对内部制度的审查控制.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其正常运行、遵守法律法规、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应对其健全性、完善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和评价.审查人员可通过有关资料的查阅,有关凭证的查阅和控制的运行情况,详细了解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健全,是否按照规定建立监督制度,检查其运行情况,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得打贯彻执行,从而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1.4开展对外采购审计.对外采购是维持医院运行的重要经济活动,是医院资金支出的重头戏.对外采购每节约一分钱,就意味着单位增加一分钱的净收入.因此对其进行审计,规范医院对外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而促进医院加强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是国家以法规的形式赋予内部审计的职责.

1.5审查资金来源的正确性和收入的完整性.首先理清医院资金来源渠道,分清收入款项,审查其收入来源是否正确;其次审查其是否区别经营性、非经营性、专项资金等资金性质,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和管理,有无隐匿收入,设置账外账等违法行为;再就是审查有关收入完税情况.

1.6审查各项支出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对于医院各项支出,应重点审查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有关手续是否完备.支出项目是否真实,是否具有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资金使用效果如何,有无挤占、挪用或损失浪费情况;其他支出中有无为了逃避监督的模糊项目,是否非法支出.审计本部门的效益性应从实际出发,特别要抓住本单位的大额资金支出项目和专项资金项目这两个突破口,必要时应对资金使用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审计资金的预算是否合理,是否按任务情况安排到位,资金物化结果如何等等,通过审计避免经济损失.

2.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2.1制约、防护作用.制止违规违纪现象,保护国家财产和医院利益.披露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真实、正确、及时、合理合法的反映事实.纠正经济活动中的不正之风,配合纪检监察部门,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为建立健全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有力保证.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降本增效,维护财经纪律.

2.2鉴证和促进作用.开展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强化医院内部监督机制.促进医院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责任制的完善和履行,促进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正确协调处理.

2.3建设性作用.审查评价医院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披露薄弱环节,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堵塞漏洞.审查评价医院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寻找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消化不利因素,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医院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2.4医院实行内部审计管理有利于医院的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医院经营的关键点是医疗技术、怎么写作水平的高低,医院医疗物资的采购规模,医院收费标准的规范等.然而这些都是在医院内部审计控制制度的管理下进行的.实行医院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可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医院内部审计控制制度的作用下,能够有效的对成本进行管理,提高医院的利润率,在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时,才能以一种积极的姿态来面对.

2.5医院实行内部审计控制有利于改善经营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医院内部审计控制就是对医院财务管理各方面的控制,对医院的各项活动进行监控,对各部门的工作有效的分配.在权责分明管理下,逐渐形成了有效的激励制度,增强了员工的责任心,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这样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就会提高,经营水平得以改善改善,经济效益自然提高.

2.6医院实行内部审计控制有利于保持医院资产的安全.医院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就是对医院资金的管理.通过内部控制,有效的管理医院日常的财务工作,有效的制止浪费,防止出现贪污舞弊的行为,保证医院资金的安全性.

3.医院内部审计现状

3.1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独立性及权威性不强.

为了充分发挥和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需要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目前,部分医院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是按照法规的规定,而非出于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机构的设置也不合理,比如有的医院将内部审计部门设置在财会部门或纪检监察部门,并没有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缺乏对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视.个别医院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医院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只是医院等级评审的需要,而不是价钱医院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需要,因此,平时对内部审计机构重视不够.这种设置形式,导致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高,客观性和公正性不强,内部审计的职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3.2内部工作的目标对象过于局限及人员的素质较低.

医院内部审计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内部审计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及相关资料,工作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医院管理中来,和经营的领域,医院的内部审计只是纯粹的差错防弊,应该提高到医院的内部管理水平,想单位的业务领域和经营管理领域扩展,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为目的.目前医院的内部审计机构工作人员主要是从本单位财物机构调配过来的,显然适应不了现代医院内部审计的需要.

3.3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方式过于单一及职能的不专.

目前,在医院开展内部审计的项目,主要包括财物收支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等,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卫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给医院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不断的拓宽自身的工作内容才能适应现代医院内部审计的要求.

3.4部分医院审计项目人员配置不合理缺乏科学性.特别是个别审计人员甚至审计组长的综合素质、经验、知识结构往往与项目的审计目标不相匹配,导致审计项目质量不高,审计成果不明显,甚至造成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期望值的下降.


3.5对现场审计缺乏适时有效的过程控制.由于缺乏对审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致使部分审计人员在实施现场审计时,未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有关要求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从而导致个别项目出现了重大“漏审”现象,对审计形象造成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3.6现有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在质量控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存在质量复核流于形式的现象,甚至在个别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出现了审计检查的“真空地带”.有时复核仅限于编制底稿人员是否签字、底稿要素是否齐全、报告结构和措词是否规范等方面.

3.7部分审计组组长、成员职责与内部分工不明,工作量分配不均衡,能干的多干,不能干的少干,出现了所谓“能者多劳”的不合理现象,直接导致该实施的程序未考虑或者得不到执行;甚至相互推诿,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事项遗漏等后果,直接影响审计质量.

3.8审计组在被审计单位进行现场审计时,现场审计信息反馈滞后,各质量控制环节有关人员之间沟通渠道不顺畅,审计领导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现场审计动态.缺乏与审计项目质量相对应的审计项目业绩评价体系,以及与审计人员责、权、利相统一的奖惩制度(包括项目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审计查出问题的被审单位注重整改,而处罚相对较少,未充分体现审计的权威性,无形中加大了审计人员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的取证难度,影响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审计结论的客观性,也对审计项目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3.9制度不完善.现行国家颁布的关于医院内审工作的法律中,只有卫生部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与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相比,国家没有根据医院内部审计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具体准则和实施细则.这种法规的滞后性,不仅导致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审计工作时,显得无章可循,而且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也缺少法律的强制性,执行过程中,常常遭遇被执行部门的抵制,审计意见和建议难以落到实处.

4.医院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4.1独立性原则.这是设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最重要的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内审组织机构在组织人员、工作和经费等方面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领导、院长及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的干预,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如果将内审机构隶属或合并于本单位的其他部门,就会使内部审计失去其应有的独立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它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中强调:内部审计师“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核的活动”,“独立性可使内部审计师提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鉴证和评价,这对于正确的审计工作实施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点,是“要通过组织的客观性来获得的”.

4.2权威性原则.这是内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内审组织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上.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就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国内外的审计实践也表明,内审的组织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作用的扩大为内部审计赢得较高的组织地位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组织地位的提高,独立性增强又为内部审计人员卓有成效地履行其职责,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条件.

5.解决医院内部审计工作问题的对策

5.1加强对内部审计制度的认识.医院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首先要深刻体会内部审计的理念,加深对内部审计制度的认识.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制度的有效运行.在认清了他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内部审计的工作中去.才能真正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5.2探索科学创新的审计组管理模式,优化整合现有审计资源,选拔称职合格的审计人员担任审计组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审计组内每个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人力保障.(1)提高审计项目质量,选拔合格的审计组长是关键.在审计实践中,审计组长是审计组行政和业务工作的领导,是审计组与上级领导沟通的桥梁,对审计项目方案的编写和实施,审计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的检查与监督,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以及审计报告的编写都负有全面责任.因此,审计组长的作用发挥好坏对审计组的工作效果至关重要.在选拔合格称职的审计组组长时,要先营造使审计组长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和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才环境.在用人上要摒弃论资排辈的传统做法,不搞点兵点将式指令性下达,真正做到不论级别重能力,不论学历重学识,推行竞争上岗.同时,实行相应的审计组长奖励约束机制.(2)在审计小组内部营造“争先创优、奋发向上”的氛围.在小组内部,做到既有集中、又有自主发挥的空间,根据各个成员的业务特长,合理均衡地分配工作量,使审计组成员在统一的行为规范下心情舒畅地工作,充分发挥每个审计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审计小组每个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向着同一目标,扎实工作,促进审计资源整合,优化审计资源配置.5.3必须设立医院独立的内审机构.只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鉴证、管理等职能.但是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应强调与其它职能部门相对独立.在行政隶属关系上,要求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本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

5.4建立完善医院内部审计体制.在内部审计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必须拥有一个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到全面、具体、科学、高效,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度是审计人员工作的行为准则,只有好的制度才能有好的效果.所以必须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5.5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为适应现代形势的需要,医院内审人员在数量上需要扩充,在素质上需要提高.应该吸引技术、工程、投资等各类高素质人才充实内部审计队伍.同时要严格考核机制,对内审人员业绩进行评价,促使内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内审人员必须注意更新知识,努力拓宽知识面,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多种技能,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继续教育等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5.6拓宽审计范围,实现内审战略转型.目前审计作用仅局限于事后监督作用,随着医院对内部审计要求的不断提高,内审必须扩大自身的审计范围,内部审计要履行对医院经济工作的综合监督职能,需要逐步向内部控制、价值增值、风险管理、效益评价、责任分析延伸,为单位内部经济管理及外部经济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实现内审战略转型,在审计目标上,要由单纯的发现型、复核型转向预防型、增值型;在审计角色上,由“经济”向“决策参谋”、“咨询顾问”转型;在审计内容上,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内部控制、管理和效益审计转型;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现场审计向计算机辅助审计、联网审计和非现场审计转型;在审计监督方式上,由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事中及全过程审计转型;在审计行为上逐渐从随意性为主向程序化、规范化转型.

5.7适当的监督机制必不可少.建立适当的监督部门,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就是对审计部门工作的监督,保证内部审计制度正常运转.外部监督主要是各级领导对医院工作监督检查,并且允许社会舆论对医院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保持医院在公众心中良好的形象.同时要做好对医院资产的监控,加强日常维护管理,杜绝违规操作,建立报废制度,避免资产流失,合理有效的利用医院固定资产,提高医院资产的使用效率.

5.8加强内审法制建设,为内审工作提供依据.法律法规是审计人员的依据,现阶段,卫生主管部门需要根据国家《审计法》、《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制定医院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操作指南.医院也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医院实际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审计人员岗位职责》、《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等内部规章制度,完善内审机制,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能、权限和工作标准,使内部审计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从而在制度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发挥审计的作用,避免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在执行过程中的人为意志的干扰,保障医院的健康发展.

5.9以落实审计责任为核心,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按照审计作业程序,明确各个审计环节的质量控制内容,规范从编制审计工作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建立和完善贯穿于审计全过程的质量责任评估和追究制度,构建科学、高效的审计质量控制系统.(1)审计方案.审计方案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中起着“龙头”作用,审计方案的编写应建立在充分开展审前调查和积累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应具备审计目标明确,易理解、可操作等特点.(2)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的证明材料,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的特点,同时调查取证应充分体现成本效益性原则.(3)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是现场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对审计证据的分析、整理、提炼、升华,是形成审计结论的直接依据,也是体现审计人员业绩,界定审计责任的书面载体.(4)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体现审计成果的重要载体,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审计目标的实现和审计成果的转化,作用十分重要.(5)审计档案.审计档案是项目审计的主要载体,是审计业务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审计档案的质量控制,也是把好审计项目质量关的一个很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