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新闻报道的

点赞:4504 浏览:174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12年12月4日,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其中,提出了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即“改进新闻报道,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等”.随后,媒体的新闻报道也开始进行改进与创新,比如,电视台减少领导活动的新闻,许多头条新闻采用对基层的报道;与此同时,《人民日报》的改进力度也不小——一场“改进新闻报道”的春潮正在全国涌动.

改进新闻报道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改进新闻报道势在必行

宽泛地理解“改进新闻报道”,实际上在本世纪初就已开始.先是2002年,全体新闻从业人员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克服新闻报道中的“虚检测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四大公害;随后,又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教育活动;再者,还有近几年正在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应该说,这些活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从中央八条规定,特别是对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来讲,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的一些惯性思维和惯例做法,确实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个人看来,主要是以下几个问题:

1.语言存在“套、大、空”.《人民日报》的微博曾披露,老百姓最反感的官话套话,诸如“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确保到位、坚决遏制、正确领导、充分肯定、圆满完成、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研究、狠抓落定等”这些套话的出现,使新闻事实和信息传播方式严重地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群众,老百姓不爱看、不爱听.2013年1月11日的《长江日报》第6版刊发评论《把官员从套话中解放出来》,文章明确指出,要把媒体从套话中解放出来.

2.新闻报道爱跟风.新闻报道以事实为基础,以新闻价值大小为取舍,应该是鲜活而丰富多彩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眼下,媒体的不少新闻报道,其新闻属性的东西越来越少,形式主义和跟风的做法日益普遍.比如,一说“给力”就到处贴上“给力”标签,一说“正能量”就都用“正能量”来套.新闻报道的内容缺乏新意,满足于套用时髦词语,形式单调,造成千报一面的现象.主流媒体如果不认真研究这些问题,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而仅仅满足于人云亦云的跟风者,那迟早会被淘汰出局.


3.报道内容缺思想.新闻媒体为适应快节奏生活和网络时代的特点,追求新闻时效,这是应该的.但问题在于仅仅满足传递社会信息,满足于“发生了什么”,至于“为什么会发生”、“发生了后果如何、如何防止”则不了了之,满足于简单、浅表地处理新闻信息.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新闻采访不深入,仅仅是从网上获取一些信息然后简单核实一下,缺乏第一手资料,缺乏新闻事实的生动细节和情节.这样的新闻报道缺乏思想,缺乏灵性,浅表而没有“味道”.

4.会议新闻、领导活动频亮相.这个问题近几年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然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如今,电视台电视新闻中,不少会议上不了新闻节目,而有些重要会议也没有会议的画面和领导人的形象,许多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通过字面加画外音予以播放,这相对于以前的作法是一个很大改进.但笔者认为这还不够,还没有跳出就会议报道会议的习惯思维,没有就会议的新闻价值深入解读和挖掘,特别是对涉及民生问题的话题进行展开.对于各方面的工作和会议,一定要以新闻的视角,注重其新闻价值,而不是以工作的角度来报道.要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即使是领导和部门关心的问题,也要选择群众感兴趣的问题入手.

5.“正面宣传”不“亲近”.这也是一个老问题,说了多年改进不大.眼下,我们的媒体大多能做到“正面宣传为主”且不出差错,但问题在于正面宣传显得过于概念化、一般化和笼统化,空话比较多,标题常常做得很厚重,内容却空泛,缺乏亲和力.这里较突出的有两个问题:一是对成就、成绩的宣传夸大其辞,与老百姓亲身感受严重脱离;二是正面报道难吸引眼球.值得注意的是,“正面宣传为主”,不能简单将其理解为只宣传好的一面,就算是批评、舆论监督类以及灾害报道,只要把握恰当,也可起到“正面宣传”的效果.而反过来,“表扬式”的正面报道说过了头,不但不能起到“正面宣传作用”,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其次,媒体在做“正面宣传”时,习惯板着面孔,但群众不会写账“说教”式的报道,越严肃的题材,越是要用群众的语言来描述,使老百姓有亲近感.

二、如何改进新闻报道

不管是提出的“规定”,还是实际新闻操作的需要,改进新闻报道都势在必行.“八条”虽然只有一条与新闻媒体相关,但仔细思考,这八条规定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必然反映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我们不及时跟进,那么媒体也很难适应这一重大变化.因此,我们要以“八条”为标准,梳理过去的报道模式,革除不适应新要求的做法和惯性思维,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平民视角、平等交流的理念改进新闻报道工作.

1.遵循新闻报道的内在规律,坚持内容为王,让新闻唱主角.坚持新闻报道的内在规律,无非做到这么几点:一是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法则.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不能无中生有,不能虚无缥缈,不能主观臆断.二是无条件地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法则.新闻报道必须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三是以新闻价值为取舍的重要标准的法则.一般来讲,具有新闻价值的同时也是有宣传价值的.在众多信息面前,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是从这个角度去报道,还是从另一个视角去报道,是详尽报道,还是简约报道,这里有一个取舍的问题.一般讲要以新闻价值的大小为重要标准,这是最基本的.当然,也要考虑到社会效果和工作需要.四是新闻作品的时效法则.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因此强调要快,快采访、快编辑、快出版(印刷)发行(播放),抢在“第一时间”发稿,其新闻价值最大.五是新闻作品价值实现法则.新闻作品的价值主要是通过受众实现的.新闻作品再有新闻性,不编发,不刊播是无法实现其价值的,即写新闻是要让人看的,离开了受众,新闻作品价值就无法实现.新闻作品见诸媒体,播发出去了,但受众不爱看不爱听,或者受众面极小(即发行量、阅读率、收视收听率极低),其新闻价值也实现不了.因此,增强可读性,增强吸引力应该成为新闻有效传播的重要一环.2.强调问题意识.正如刘云山同志所讲的,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伴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通过新闻报道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对于受众而言,媒体的新闻报道一是他们想了解的,二是他们应该了解的.前者我们注意得不够,而后者则不太重视.公众的注意力资源有限,而媒体每日的报道容量也有限,怎么有效地利用这两个资源,是我们改进新闻报道的又一重要举措.作为主流媒体应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通过对问题的发现与研究,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要根据社会舆论走势,把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特别是老百姓关心的住房、医疗、子女上学、就业、生活质量等问题,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主动设置更有价值的议题,进行深入解读,聚集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这是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

3.增强以受众为中心的意识.不难发现,我们的许多新闻报道与受众毫不相干,或关联较少,进而出现普通群众感兴趣的,媒体不感冒,媒体兴奋的,受众又兴奋不起来的尴尬.然而,正如默多克在几年前的一次演讲中说的那样:权力正在发生转移,从我们这些拥有和管理媒体的人群,转移到日益挑剔的读者和观众那里.在这个众多媒体竞争激烈的时代,受众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用任何他们喜欢的方式获得他们想要的资讯.但无论读者通过哪种方式获取信息,好作品才是读者的选择.为此,一要把受众真正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克服过去在媒体经营观念上顾及和关注领导多的习惯思维;二是密切联系受众,克服联系领导密切的倾向;三是增加与受众沟通的渠道;四是强调受众关注度,新闻报道要为受众怎么写作.

4.深入实际采访,掌握第一手材料.要让老百姓爱听爱看,莫过于多讲民生疾苦,多出解决良策.老百姓并不反对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反对的是那种光谈口号不见实际行动的报道.刘云山同志强调,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当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感,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新闻工作者的老前辈穆青的新闻名篇都是“接地气”的产物.他六访兰考,七下扶沟,八进辉县,四到宁陵,两上红旗渠,采写“河南农村见闻”的组稿,用的是农民的语言,讲的是农民的创造,反映的是农村新貌,被称为“欢快的田园交响曲”.只有坚持走进群众,才能获得新闻报道的.既要身到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只有身子沉下去,坐群众的板凳,与群众促膝谈心,在田间地头,车间工地,社区广场,才能捕捉到真情实感,搜集到鲜活素材,新闻稿才能有血有肉有细节,有生动语言和鲜活明快的表达.新华社领衔记者张延平认为,没有对实际的了解,没有对群众的了解,就找不到“感觉”.她举例说,不和王顺友一起走过那样崎岖的山路,就不能接近和了解他的世界,就写不出长篇通讯《索玛花为什么这样红》.

5.创新表达方式.新闻报道质量高低,除了内容真实,语言的鲜活也很重要.对此,已有明确要求:要善于用鲜活的语言说明事物,表达观点;善于把文件语言和学术概念转换为易读易懂的群众语言;善于捕捉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的话语,简洁平实、通俗明白;杜绝照转照抄文件和领导讲话.新闻语言要在平实的基础上讲究鲜活.鲜活的语言来自生活,来自群众,来自实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力求文风质朴自然,言之有物.要多用生活中的语言,少用生僻术语和华丽词藻;多用精确语言,少用模糊词汇;多用客观的词语,少用武断判断或随意褒贬的语言;多用简洁明快的语句,少用不用冗长拖沓的语句.总之,说实话,说新话,说短语,说老百姓心里话,运用平实的表达,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武汉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