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的心理学

点赞:5269 浏览:1777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要更好地发挥政治制度对社会心理文化诉求的支持作用,应该坚持主流政治文化的心理认同转变,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全面弘扬民族先进文化,坚持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文章分析了社会文化心理的概念,提出了当前我国社会文化的政治制度心理诉求,总结了政治制度下优化社会文化心理学的措施.

【关 键 词】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心理学诉求措施

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心理是相辅相成的,为了更好地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文化的心理诉求,应该以政治制度为依托,更好地分析社会文化的心理问题.本文阐释了社会文化心理的概念,提出了当前我国社会文化的政治制度心理诉求,总结了政治制度下优化社会文化心理学的措施.

社会文化心理的概念及其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社会文化是与基层广大群众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由基层群众创造,具有地域、民族或群体特征,并对社会群体施加广泛影响的各种文化.社会文化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构成,它们反映社会的发展现状.例如,在阶级社会里,观念形态的文化有着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形成传统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并形成独特的文化内容.

社会文化心理指的是在各种现存社会实践中得到自觉遵守的文化系统和明确表达的部分,是显在的、自觉的、高度分化的,一般是用专业性很强的概念或术语或有意识地对这种概念或术语的实践来呈现的.一切社会现象,都一定有着某种社会文化心理的支撑并反映着这种社会文化心理.因此,研究社会文化心理有利于通过当前的社会文化现象揭示群众的心理反映和心理诉求,保证社会发展能够更快地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向着主流文化方向发展,并尽可能地保护社会文化的群众心理诉求.社会文化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自觉性.社会文化不是超历史的现象,而是人类活动和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社会文化心理的产生是自动自觉的,这种自觉性的特征主要来源于社会文化心理特征能够反映出心理诉求的自觉要求.二是广泛性.任何社会的片面性心理需求都不构成社会文化的主体内容,广泛性的社会文化情况才能形成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政治制度对社会文化心理能够起到整合与调控的支撑作用.政治制度的规范和准则要求对社会文化的心理需求能够起到一定的整合支撑.所谓整合支撑,就是要对社会文化心理的情感心理和思想态度进行整合,形成社会发展的共同心理诉求.另外,政治制度对社会文化的心理有着足够的冲突调控作用,在政治规范的要求下,社会文化的心理能够调和各个阶层的矛盾,形成共同的心理需求.政治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而处于共同安全和利益的考虑必然会使得政治制度在社会文化心理调控方面的作用更为明确.例如,和谐的社会文化心理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而在各种不平衡的心理需求下社会心理的调控需要政治制度作为调整支撑.

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的心理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群众文化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当前我国社会文化的政治制度心理诉求

政治认同的心理诉求.当前,社会文化的心理反映了群众对政治认同的心理诉求,更多的群众希望能够在心理层面对当前的政治制度有更为强烈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并在心理层面渴求整体社会成员的团结、和谐的文化感受①.例如,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多数群众的心理层面想要有更为和谐、团结的社会环境,这就是强烈的政治认同感诉求.

政治公平的心理诉求.所谓政治公平,是指人们实际享有的政治权利与其经济能力以及包括智力、知识和愿望等因素在内的参政能力之间的相适应状态以及对这种状态的评价.如果享有政治权利的主体范围与具有参政能力的国民范围相适应,并且主体实际所享有的政治权利与其参政能力相适应,就标志着政治公平的实现.当前,我国的政治制度采取了政治制度,全面推行了政治的基本政策,但是群众仍然需要有更为贴近自身的政治文化心理,以保证政治公平的心理实现.而政治公平的心理诉求在社会文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发展下也会向着更为强烈的诉求发展,这种诉求必然要求政治制度不断完善②.

政治领导的心理诉求.政治领导是社会领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政治权力作为后盾和保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我国这种权威性是较为明确的,而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社会文化心理更多地表现出群众的政治领导的心理诉求.例如,当前多数群众都希望能够参与企业、组织的领导工作,发挥自己的政治领导权利,而这种心理诉求有着更多的领导认可的心理因素在其中,保证政治领导心理诉求的达成能够实现对社会文化心理的全面调控.

政治制度下优化社会文化心理学的措施

坚持主流政治文化的心理认同转变.为了实现主流的文化心理认同,从意向层面来看,心理引导必须要保证群众能够随时了解主流文化的相关思想,在不断地文化熏染和教育下自觉地按照政治统治体系的要求确立自己的政治目标,并根据目标去调适自己的政治行为,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过程,诸如在政治心理教育和指导方面要充分肯定党和政府取得的工作成绩,关注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和社会热点,对我国保持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景充满信心.同时要注意培养爱国主义热情,关注涉及国家主权、民族利益和尊严的国内外大事,保持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积极向上.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宣传和教育的过程中要确保对社会文化的政治认同心理结构的调节和控制,保证教育措施对政治认同主体的政治行为的支配、调节、控制是自觉的、能动的,但又不违背客观规律.


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主要是确保社会文化下的政治心理诉求能够得到了解和认可,也能够避免出现民意不畅的心理影响.正确的心理疏导机制可以按照以下途径进行调整:第一,加强信访制度.信访工作是健全心理疏导的关键,其能够保证政府部门更好地了解群众的心理诉求,也就是说信访制度是维护和实现群众权利的重要手段.做好信访工作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稳固党的执政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应该做到:一是着力推进信访首办工作责任制,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责任落实到各单位职能部门,把好信访工作的第一道关口,防止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因为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绝大部分发生在基层,绝大部分在基层应当也能够解决.也就是说,基层既是群众的源头,又是解决信访问题、减少群众的基础.二是提高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努力减少重复信访、由信转访情况.三是落实信访事项受理的告知、答复制度.四是确保机构、人员到位.第二,提供心理疏导途径.应该完善社区、村委会的作用,保证群众的思想有疏导的渠道,能够找到倾诉内心想法的地方,保障和谐社会文化的建立.而对企业而言则要建立健全工会的心理疏导作用,保证群众的不平衡心理态度和政治诉求能够得到疏导.另外,对于当前我国的各级各类宗教组织,应该秉承支持发展的基本政治观点,确保心理疏导有更多的途径和渠道.

全面弘扬民族先进文化.民族心理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民族心理的形成过程就是民族文化的内化过程.撇开民族文化来谈民族心理,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民族文化的根基,必然产生盲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导致文化道德的滑坡,一些病态的心理就会随之产生.因此,弘扬民族先进文化至关重要.为更好地弘扬先进的民族文化,我们应该重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要创新探索多种途径,例如,在全国各地经常举办“民族文化讲座”,让教育界、企业界、政府公务人员等社会各个不同层面的工作者,参加讲座及研习营活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坚持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向了更为和谐发展的政治道路,这个政治环境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并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形成了主流的社会环境认同,形成了现代社会发展下的文化自信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文化自信的政治制度建设成为发挥群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关键.文化自信的培养要与社会和谐发展联系起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流文化心理指引下,满足群众文化心理诉求,建立起更为全面的群众文化体系.要组织更为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之中,让积极向上的文化思想带来更为和谐的社会环境,打造主流文化自信.群众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其为思想政治教育办事,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③

综上所述,政治制度是社会文化心理的支撑,要更好地发挥政治制度对社会心理文化诉求的支持作用,应该坚持主流政治文化的心理认同转变,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全面弘扬民族先进文化,坚持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院长、教授)

注释

①张道军:“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件综述”,《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第8期.

②范迎春:“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政治认同生成机制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

③谷满意:“以解放思想推进中国政治发展”,《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