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心理学大众媒介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点赞:31486 浏览:1447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众媒介与儿童的研究一直是传播学领域中众多学者较为关注的课题之一,而电视媒介由于是众多传播媒介中最为强势的媒介,因此电视媒介与儿童的研究又是大众媒介与儿童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先从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入手,再结合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历史及基本原理,具体探讨大众媒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多个方面的影响,诸如大众媒介与儿童的道德发展、现代性、性别角色的认知和社会行为的习得的相关性及大众媒介如何影响儿童与成人世界关系的变化.


关 键 词:大众传播心理学儿童心理大众媒介影响

Abstract:ManyscholarocusonMasediaandchildrenresearchinthefieldofmunication.Televisionmediaisthemostpowerfulmedia,soTVmediaandchildstudyisthefocuormasediaandchildren.Inthisarticle,wefirstlydiscusssomeconceptsofmasspsychology,thenwebinechildrenpsychologyresearchhistoryandbasicprincipletoinvestigatetheinfluencebetweenmasediaandpsychosocialdevelopmentofchildren,suchaasedia,childrenoraldevelopment,modernity,genderrolecognitionandsocialbehioracquisitioncorrelation,andmasediahowtoaffectthechangesofrelationshipbetweenchildrenandadults.

Keywords:Masspsychology;childpsychology;masedia;effect

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一、大众传播心理学

科学越发展,学科的交融、分化的程度也就越高.从1879年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心理学学科得到了飞速地发展.稍晚一些诞生的传播学则借鉴了不少心理学的范式.进入20世纪后,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传播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迟,一方面,传播学是舶来品,进入中国时间不长;另一方面,心理学在中国发展曲折,真正的发展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把心理学和传播学相结合刚刚起步.

把心理学和传播学相结合,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要想把这两门学科进行“融合”则是一件“比喝干海水还艰难”的事.如果单纯的把心理学和传播学拼凑在一起,产生的可能就是既非心理学又非传播学的“怪胎”.而早期的传播心理学著作,“大多数都是依照普通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建构的”,是“运用心理学的普通原理或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解释传播领域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比如,早期就认为“传播心理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成果,研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进行的新闻、政治、社会、观念、知识、商品、娱乐等多种信息传递的大众传播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1]可以看出,心理和传播是“两张皮”,只是强行的“捏合”“撮合”在一起.

刘京林教授认为,大众传播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研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者和受者的心理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那么,大众传播心理学就是研究大众传播活动中当事人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及其规律的一门心理科学.于是,狭义大众传播心理学则可以定义为:是研究异空间同时或继时同质地不断更新性大众传播活动中当事人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及其规律的一门心理科学.这里所说的当事人包括被采写者、传播者和传受者.[2]

二、儿童心理研究

心理学家伍棠棣曾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一般以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14~15岁)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为研究对象.

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如科梅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的工作.他们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新教育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而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则直接推动了儿童发展的研究.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这期间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的学术流派.以格塞而为代表的成熟势力学说;以弗洛伊德和他的后继者埃里克森影响最大的精神分析学说;华生提出的行为主义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除了上述经典的心理学理论,当代出现了许多研究儿童发展的新方法,包括信息加工、生态学、社会文化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和动态系统观在内的一大批新方法和研究重点,拓展了我们对儿童发展的认识.

但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出现较晚.中国最早开创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陈鹤琴,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是中国第一部儿童心理学教科书.60年代,朱智贤编写的《儿童心理学》一书批判地吸取国内外研究成果,密切联系中国的实际,对中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起了积极作用.

三、大众媒介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的进步学派人物布鲁纳对处于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儿童的智力发展进行了大规模的比较研究并得出结论: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取决于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的文化.[3]英国教育心理学家彼得肯得尔对不同时代的儿童在智商测试中的真实表现进行了比较分析后发现,智商测验“平均成绩”在逐年提高.对于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这一客观现象的原因,美国心理学会最近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几种可能的解释,如营养的改善,教育程度的提高,甚至看电视等等.虽然这些解释还很不全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信息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获取知识的渠道的多样性,他们已经有可能在儿童时代就拥有父母所不知道的知识.由于见多识广,他们在儿童期就已经不再总是以父母为楷模,同为在他们眼里,父母不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大众媒介是传播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它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类.在现代社会,儿童使用的媒介主要有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电子游戏机、录音带、录像带、电影、计算机、卡拉OK、互联网等.生活在纷繁复杂的大众传播媒介环境下的儿童与上一代的儿童相比,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是伴着电视和电脑长大的一代.在传统社会中,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所学知识、规范及价值观等等,都主要来自于家庭(家长)、学校(教师),而今天的儿童,则越来越多地受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且媒介对他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影响了儿童自身的发展,也由此改变了儿童与成年人的关系.

(一)媒介扩大了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

在媒介不发达的时候,在对书报、广播媒介的掌握和对所传播的信息的理解上,儿童往往缺乏优势.有了电视、电脑,儿童认识这个世界更容易了.在电视等媒介中,儿童见到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其他名人,看到了异国风情,了解了大象的生存地等等.当儿童聊起的话题让父母觉得惊奇的时候,不必发生疑问,大多是从媒体了解到的.

上海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科技素养不如学生.在调查的中小学八千余名师生中,中学教师输给了市重点中学的学生.其测试成绩比学生低5%.通过分析发现中学生,尤其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其科技知识大多从大众媒体获得,而并非从学校教育中获得.

(二)媒介中的形象正在成为儿童楷模并使他们模仿

过去成人给儿童树立一些榜样,号召他们学习的方式,显然是不算成功的.因为对于赋予榜样上的复杂深层的意义,是儿童时期不理解或是不愿意接受的.儿童楷模的产生与媒介是紧紧相连的.媒介给儿童提供了许多全能型的令他喜爱的儿童形象,使得他迅速向这种形象靠拢.

流行歌曲传唱于大街小巷,港台电视片进入大陆的时候,儿童的心中偶像更多的是黎明、郭富城;当动画片中的主角从唐老鸭变成了一些有名有姓的人物之后,儿童的楷模又多了一个“出生地”.最让成人意识到卡通形象对儿童的影响不容忽视的,恐怕要数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的播出.剧中活力四射、勇敢善战、青春潇洒的男子汉樱花木道、流川枫等迷住了男孩子、女孩子.一时间,爱好篮球的儿童猛然间多了起来.他们在自己的语言、行为中也揉进了他们的楷模的影子.

传播心理学大众媒介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儿童自己寻找的楷模完全是生活化的、幻想中的,他们喜欢他可能原因很简单.他或是言辞幽默,或是动作滞洒,或是神通广大.比起成人为他们树立的榜样,这些楷模更迅速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社会学家杜尔亥姆指出,心理发展就是吸收,掌握别人的信仰,情感.从外部接受的思想和情绪决定着儿童精神活动的性质.发生这种情况是由于模仿,模仿在社会中的意义不亚于遗传在生物学中的意义.[4]因为儿童生来就有模仿的能力.因此媒介中的楷模形象成了儿童梦想中的自己,他的语言、他的动作,他的穿着很快就被儿童拿来武装自己.

(三)借助媒介儿童进入了成人的世界

在以印刷媒介为主的时代,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是隔离的.电子媒介的普及,尤其是电视和网络的介入,在成人可以多获得一些信息便利的同时,使儿童接触的信息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打破了成人对信息的垄断,电子媒介向儿童开放了成人世界.

以往儿童的主要信息来源是老师、家长及有限的书刊和电影.儿童获得信息的基本模式是:老师、家长接受信息――选择某种认为是有益于儿童成长的信息将其传播给儿童――儿童接受信息.而电视的普及、网络的出现则增加了儿童获得信息的途径:电视、网络传播信息――儿童比较分析信息――选择接受信息.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有了更多的自己选择接收或接受某种信息的权利.儿童不仅仅从成人那里获得信息,更多直接从电视或网络中获得大量信息;据我国2002年收视数据统计显示,4~18岁青少年电视观众总数约为2.76亿,在电视观众总体中占23.61%,其中7~15岁观众数量最大,接近观众总体的六分之一.[5]以前家长和教师可以主宰着儿童对信息的接收范围,告诉儿童要读一些什么、看些什么.现在,儿童有了与家长同等地在“原版”信息中选择信息的机会,这意味着在信息接受方面,儿童与成人平等了.不仅如此,由于媒介提供信息的丰富性,使家长不可能了解所有的信息,而儿童却是始终张开着触角,贪婪地吸吮着他们看到听到的一切.他们所看到的内容也许是家长、教师不了解的.儿童有了自己独享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更多地是与现代社会相联的.面对儿童嘴中蹦出来而自己不了解的新名词,成人感到后生可爱,也会有一种自己有点老了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感觉.

(四)媒介造成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冲突

对信息的大量掌握,使成人的全能形象在儿童心目中发生了改变,他们的问题父母不能解答,老师也不再是无所不知.特别是儿童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掌握,使成人在孩子世界中的权威性影响不断地减弱.

电视新闻、电视连续剧等等,这些都是儿童与成人共享的信息.因为共同占有信息,成人已不可能完全地控制儿童,按照自己的规则自由行事,而是要遵守共同的社会规则.儿童在与成人在一起的时候,不仅仅是一个听众,他们也有新的信息与成人一起分享,因此有时也具备了与成人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机会.由于比以前更自由地接触信息了,他们可以比较分析家长、老师传播的信息的正确与否.但是成人总是力图告诉儿童应该怎么做,潜意识中总想以自己的父母、老师对待自己的模式对待今天的儿童,于是争夺控制权和摆脱控制权就成为了两代人矛盾的一个焦点.[6]

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周围人们(家庭,同龄人,亲属,邻居)的直接影响下实现的,而最主要的,是在广义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不同的大众信息手段,儿童周围的生活环境的作用下实现的.

媒介带给儿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现在的儿童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他们获得的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与以前的儿童无可比拟.他们掌握的信息量之大,是我们无法估量和控制的.对某些信息的大量摄入,造成儿童的畸形成熟,而不是立体成熟,他会在某些问题上又表现得极为幼稚.其次,由于孩子在某些方面占有的信息量很大,造成孩子在这些领域与家长的信息不对称,于是在某些方面会加大家长对儿童管教的难度.最为严重和普遍的是,由于受电视媒介影响而导致的儿童暴力行为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由于长时间的接触媒介特别是电视,使得正处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儿童对媒介产生了某种心理依赖,使他们沉溺于媒介现实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不愿意和外界社会交往,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而成为日本学者中野收所描述的“容器人”.

总之,我们现在对大众传播媒介与儿童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就是为了在当今信息社会的潮涌中,去更全面动态的把握儿童心理发展与大众媒介之间的相关性,使我们正确引导媒介行为,影响儿童的心理个性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