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前专业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

点赞:5480 浏览:168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挫折心理问题日益受到心理、教育领域专家和学者的关注.本文针对专业和学院性质,探索独立学院学前专业大学生的挫折心理的特点、原因及有效对策,为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措施.

【关 键 词】独立学院学前专业大学生挫折心理

1.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现状

挫折心理是指个体在致力于达到某一行为目标过程中受到某种干扰和阻力,使动机目标无法实现而产生的紧张与消极的情绪状态.[1]大学生,正值生理、行为、智力等方面都表现一系列的急剧变化的青春发育期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其面临学习、情感、人际和就业等自我成才过程中的压力、障碍和困惑,体验到挫折而不能顺利实现目标或满足自身需要时,就会产生紧张、焦虑、悲观等消极情绪,严重者甚至产生心理失常,乃至走向的道路.相关研究表明,12.17%的大学生经常或总是遭遇挫折情境,在所有遭遇挫折情境的大学生中16.94%的人会产生较强或很强的挫折感[2].这一现状受到社会和众多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提高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优秀大学生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独立学院学前专业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独立学院学前专业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分析

2.1社会认可度低

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还是一个新生儿,在师资条件、教学资源、管理模式、生源质量等方面都还处在初级发展的阶段,社会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和毕业生综合素质持怀疑态度,甚至存在歧视现象.同时,学前教育专业在传统观念中属于不入流的教育阶段,甚至有人把学前教师定义为“哄孩子的阿姨”.这种双重低认可度,给独立学院学前专业大学生带来双重的挫折感.

2.2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交往挫折是大学生遭遇的最主要的挫折情境之一,有调查显示82.2%的学生遭遇过此类挫折.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是在“4+2+1”金字塔型的家庭结构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的优越和家人的过度关爱迁就使得孩子缺乏生活的磨练,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处理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造成不良人际交往关系,常常表现为孤独、焦虑、自卑、自我封闭,甚至为了逃避复杂的人际关系而沉迷于网络.学前专业生源中女生占80%以上,由于性别特点和男女比例失调,人际交往挫折情况更为常见.

2.3学业负担重

调查表明,学业挫折在大学一、二、三、四年级中分别高达51.7%、64.9%、45.5%、28.6%.[3]独立学院的生源大多是三本考生,入学成绩相对较低,基础差、底子薄、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业成绩成为他们心头之最痛.而学前专业的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理论课之外,还需要掌握如钢琴、舞蹈、绘画等专业技能,很多学生在技能方面没有基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多重的学业压力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挫折感.

2.4就业压力大

本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机制的建立,既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也对大学生提出新的挑战.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与其它公办院校同台竞争时要承受更多来自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误解和偏见.特别是独立院校学前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承受就业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专业歧视,就业面狭窄,工作待遇低,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就会产生困惑、自卑、愤恨等消极情绪.

3.提高独立学院学前专业大学生抗挫心理素质的对策

3.1社会环境调适

社会环境是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外部根源.社会舆论对独立学院教育和学前专业的偏见和低认可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独立学院学前专业大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认知和信心.政府应广泛宣传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以及学前专业在我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引导民众对独立学院教育和学前专业的正确的舆论,给独立学院学前专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从根本缓解该专业大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的挫折心理.

3.2学校发展与教育管理调适

独立学院自身的专业建设和发展状况决定了它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也是决定了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创建特色专业品牌,提高自身知名度和认可度,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需要的人才,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独立学院学前专业利用自身优势建立良性人才培养与输出体制,连续几年学前专业就业率都是100%,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知名度,得到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的高度认可.2010年被评为省重点专业和省重点建设学科,极大增强我院师生的自信心.

3.3学生自身调适

3.3.1提高认知水平,改变错误观念

心理学家艾利斯的理性情绪ABC疗法认为,挫折情境(A)能否引起个体的挫折感(C),取决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和评价(B).从这个意义看,挫折情境是客观的,挫折感是主观的,积极合理的挫折认知归因,可以帮助个体减少挫折感.面对挫折,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现实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做事情时降低期望值,做好失败的准备,当失败降临时就能坦然接受.


3.3.2正确疏导情绪,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面对挫折时其痛苦程度要强于常人,如不适时宣泄,会忧郁成疾,甚至心理失衡,疏导不良情绪,则可以帮助其减轻痛苦和挫折感.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是“疏”而不是“堵”,如有的人通过写日记宣泄情绪,有的通过运动宣泄情绪,只要不伤害自己和他人,适当的情绪宣泄是自我调节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3.3.3适当调整发展目标,培养自信心

大学生的挫折感大多来自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当目标不能实现时,就会感到焦虑产生挫折感,重复受到挫折可能形成“习得性无助”和自我挫败的性格.面对挫折,大学生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爱好、特长,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在成功的经验中培养自信心.

3.3.4锻炼意志力,提高性格耐受力

成功的要素中,智商(IQ)只占20%,而情商(EQ)占80%,当人生出现困难和挫折时,决定一个人命运不是他的智商而是他的性格.萨克雷说:“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大学生在挫折的磨练中,要学会坚强,用坚定的意志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积极的心理耐受力.

※(本研究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HGJXHC1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