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决策要“不可行性”

点赞:33037 浏览:1555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所谓不可行性研究,是指决策之前,对决策成功的必要条件的否定和不利因素的研究.目的是考察决策失败的可能性,及时发现潜在的决策风险,防患于未然.

20世纪,美国管理学家西蒙提出了决策的最优标准:“决策时提出所有的可能方案;准确地预见所有方案的结果;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所有这些标准进行比较.”由此可见,科学的决策必须包含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案中做出选择的意思.而近来国内一些事件体现出某些行政决策水平较低,其症结就是只做了可行性研究,而对不可行性研究没有做或做得很不够.


加强行政决策咨询的不可行性研究,已经成为现阶段推进我国决策科学化化的关键,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做好不可行性研究的制度设计.不可行性研究与可行性研究,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替代.应将不可行性研究纳入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并规范化和制度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行政决策要“不可行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行政决策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其次,开展不可行性论证的专题研究,将行政决策事项进行分层分类.针对不同的行政决策事项,不可行性论证的侧重点和关注点应有所不同,与此相对应的程序也应灵活设置.建立健全行政决策前的沟通机制、监督机制、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等,为不可行性研究提供讨论、交流的平台.

第三.确保不可行性研究的独立性.对于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有关部门应拨出专门经费进行不可行性研究.不可行性研究是针对矛盾相对集中的重大决策进行深度调研,实施难度较大,需要有关部门提供相关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参与不可行性研究的机构和人员应与决策部门没有利害关系,这样提供的研究报告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第四,健全“谁决策,谁负责”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建议在《行政组织法》中做出关于决策权的划分.行政决策权行使的方法,决策者的法律地位、资格的规定;在《刑法》中做出关于违法决策的刑事法律责任的规定.有了法律和制度约束,行政决策者才会真正关注不可行性研究,从而以科学的决策方法来保证行政决策的正确性.

第五,提出推进不可行性研究的时间表.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应在可行性论证的同时,组织开展不可行性论证.在“十三五”期间,不仅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包括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在内的重大决策,也应组织开展不可行性论证,在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决策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摘自《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