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

点赞:26461 浏览:12002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加强师德建设,是任何一所高校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文章结合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分析了在目前形势下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对策.

关 键 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高校师德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它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下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培养国家各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师德既是民办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民办高校的学风和校风,更体现民办高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因而,修身治学、教书育人,作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师德,才能应对新时期面临的新挑战,胜任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

(一)人生观价值观倾斜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现状总体来说是好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西方的敌对势力一直在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而高校一向是各种文化交流的集散地,民办高校的校风更加自由开放,青年教师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当西方各类腐朽思想融汇到价值观、道德观及生活方式中,一些青年教师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被潜移默化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悄然在一部分青年教师中盛行开来,这严重地影响了教师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者所应具备的品格.

(二)爱岗敬业精神不够

我们知道,爱岗敬业精神在教育行业中是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但部分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在岗位上不能很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在工作中,心浮气躁、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过分看重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把工作只当作是一种谋生手段.教学缺少创新,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不注重教学质量和对教学的研究.有些教师甚至无心教学,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搞“第二职业”上.

(三)为人师表意识淡化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教师的行为规范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也影响教书育人者的形象.目前民办高校部分青年教师中存在一些工作态度不够端正,上课迟到,敷衍了事,提早下课等现象;在言谈举止上不够端庄,授课时满腹牢骚,对时事评论不够客观;有的青年教师缺乏学生管理经验,对学生缺乏应有的理解与尊重.

(四)主人翁和团队意识缺乏

部分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与学校的关系是属于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教师除了要在好好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外,还要适应民办高校的一些新制度新要求,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随时还要担心稍有不慎就会面临“炒鱿鱼”的危险.这就使得部分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无法将自己的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来看待,缺乏主人翁意识.同时,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成分复杂,人员流动性大,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阅历及性格,加上内部竞争常造成教师们的关系紧张,使得这支队伍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缺失的成因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制约着教师道德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教师的价值取向有了偏斜,一些西方的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了教师的价值取向.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差异使得教师在“身份”上有着本质的差别.民办高校教师是合同制,没有正规编制,各种福利待遇随学校的经营状况而定,具有不稳定性,与公办高校有一定的差距.而公众对民办高校的态度也影响了他们对民办高校教师的态度,这就使得民办高校教师功利思想偏重.

学校因素

1.学校制度原因

虽然师德建设各个院校都在提,但是并没有把师德真正地纳入高等院校的战略发展规划.大多数民办高校对师德建设仍停留在宣传教育,即使有了相应的行为规范,但也只是书面而已,并没有落到实处.另外有些新的民办高校过于注重校园硬件设施的配备或是教师业务素质及学历层次的提高,忽视了对教师道德的教育与培养.

2.学生素质原因

民办高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存在强烈的成才意识与相对弱化的学风的矛盾.民办高校的学生也十分苛求成才,但很多学生却又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由于受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学风也明显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自觉性不强、学习缺乏诚信等如何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特别是部分青年教师的能力及才华较难施展,在教学工作或是学生工作上的小挫折就会使他们缺乏工作成就感,觉得自己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

3.教师自身原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一再扩招,使得大学教师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这就客观上使得民办高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青年教师自我要求不高,思想和行动都比较懈怠,不能做到为人师表,很难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有一项关于“教师如何看待问题学生的调查”显示:有48.1%的教师认为学生素质太差,有46.5%的教师认为学生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只有2.7%的教师认为,自己教得不好.这说明,我们的教师还不善于从自身查找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理想”、“可爱”的人物,他们不仅会听从他的教导,甚至会处处模仿他的举止和风格.如果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对学生的要求失度,就会导致学生厌学,成绩下降,还会造成心理上的许多矛盾冲突,在心理上受到伤害或严重打击.


三、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对策

加强师德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国宏伟战略目标的需要,师德问题是综合性的社会现象,也是跨学科的理论问题,对于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用心关爱学生、坚持教书育人是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心奉献给教育事业,以博大的爱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既教书又育人,这是师德的崇高境界.教书育人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切入点.作为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道德水平和学术水平.具体说,一是要热爱教育事业,潜心钻研学问,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真知,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合格的专业人才.二是要教书与育人同行.教书与育人是密不可分的,教学本身具有教育性和思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热心、爱心、真心、耐心,用自身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三是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这既是师德中特别重要的内容,也是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之一.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上好课,还要在言行举止方面加强修养,注意约束自己.教师要为人师表,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律、自励、自强.

关于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青年教师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加强激励措施、完善考评机制是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保障

师德建设不能仅凭简单的说教,必须从制度上予以保证.要以师德为重点,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奖励为手段,以严格的从业、上岗资格审查为保障,建立正确导向,强化教师的师德意识,将师德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贯彻到教师教学、科研、管理、日常行为规范等各个环节中.在激励措施方面,一是用学校事业的发展前景来鼓舞人,通过加快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为教师实现个人价值提供环境保证;二是努力为教师个人进步创造条件,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重点,学校不仅激励他们在业务上积极发展,还注重做好吸收其中优秀分子入党的工作.在制度建设上,完善考评机制,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把师德状况、教学规范、育人要求纳入岗位聘任、职级评定、业绩考核、奖惩管理等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制度中,强化考核监督机制,建立师德档案,结合高校道德教育,形成奖惩鲜明的管理体系.奖惩管理可将师德考核指标量化并与个人自评、学生测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评定相结合,增强考核过程的透明度和科学性,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师德考核优秀的教师应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应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奖优罚劣以促进师德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营造校园环境、正确舆论导向是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培养高品位教师道德和教气的沃土.在当前,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环境应包括:丰富的校园文化,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敬业奉献的校园氛围,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导向正确的道德舆论,以及坚强有力的思想工作等等.民办高校应该结合新形势和青年教师思想道德的新动向,大力开展“教书育人”等各类有效的教育活动,高尚的师德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同时,民办高校的党政领导应主动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在条件许可情况下,积极争取改善他们的福利待遇、工作条件和学习条件,为他们创造一个稳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安心于教育事业.

总之,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如今面对民办高校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一定要立足长远,持之以恒,努力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形成良好的师德传统,从而使师德建设真正成为推动民办高校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