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

点赞:20191 浏览:9280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实验教学的主要原则,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 键 词:探究性渐进性灵活性创设情景探究内容和容量有效指导整合

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建立了新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这些新的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落实,都离不开化学实验.课改中化学新教材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促使全体学生学习持续发展及有个性的发展是教科书设计的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科书设计的重点.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新的化学实验教学思想把实验教学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本文就新课改中化学实验教学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实验教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实验教学的主要原则

1、探究性原则:立足于学生的现时发展和终身学习而倡导探究实验,是新课程实验教学的本质价值取向.

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在积极、主动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受到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2、渐进性原则:学生刚开始做实验进行探究很茫然,教学中实验教学设计应循序渐进、有计划地进行.

如第一次做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时,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好能起引路作用的问题链,通过提问点拨,使学生进入有效探究状态并顺利完成探究报告.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老师逐渐放手.

3、灵活性原则:新教材中增添了大量新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而我教的4个班班额大(平均90人左右),学校又没有专职实验员.

为克服不利的实验条件,教学中我采取灵活度高、针对性强的教学策略.对重要的实验,如CO2的制取和性质,尽最大努力在实验室进行,使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对其他的探究实验,则采取在教室由学生自带实验替代品分组试验或学生代表上讲台操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而对探究过程中的关键几个环节:发现问题,大胆猜测;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解释结论,质疑反思;评价交流,新的发现,则根据实验内容不同,有针对性的让学生重点探究.如在Fe生锈的探究实验中重点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验证环节.

二、实验教学中几点体会

1、创设新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

根据教学内容用实验故事或创设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景等,诱发探究,激发学生兴趣.当学生有了想亲自探究实验现象的原因或规律的兴趣时,教师的课已成功了一半.如在《生活中常见的盐》中,以《三国演义》中哑泉和药泉的故事引入,立即激起强烈的探究.又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中,我先展示一瓶饮料向学生质疑:你怎能确定其中溶有二氧化碳呢?学生顿时兴趣高涨,讨论设计方案并动手实验证明.接着我又发问:由饮料你还能想到什么?分析得出:既然饮料中可逸出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如何用实验证明?学生用了很多方法,如探究对比实验:取两瓶内盛等量水的塑料瓶,一个中充入二氧化碳,一个中是空气,充分振荡,观察两瓶中的现象,从而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这时我又问:为什么一些饮料商标上写碳酸饮料而不写二氧化碳饮料?”很自然激起又一轮探究.

选择探究内容和容量,确保探究的有效性.

在目前班额比较大,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时间内,保证探究的时间,保证学生思考的充分展开和深入,保证学生充分表达、师生充分交流,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基础,选择探究重点和容量,确保探究的有效性.否则即使激起了探究活动,也难于展开和深入.

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教学中,因学生缺乏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和查阅溶解性表的能力,如果设计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直接探究为何不用碳酸钙和浓硫酸的原因,不但浪费宝贵时间,且意义不大.而教师设计对制取装置选择的探究中,如果教师拿出多套不同装置的仪器,让学生进行设计,并讨论装置的气密性检验,这样,学生既要掌握锥形瓶、烧瓶、广口瓶等仪器代替试管连接简易装置,又让学生学生使用长颈漏斗的使用方法,探究容量和难度太大,学生会探究盲目或无所适从,没有效率.教师应将探究内容分散,一环套一环,且适当引导.

精心设计,有效指导,确保实验探究有序进行.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而应更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由学生指明探究方向和传授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探究,即:探究的进度能否由教师预先确定或设计;是否应该先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地开展非指导性的探究;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了;否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介入得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多长时间),以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使探究流于形式,有时则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甚至陷入危险之中.有时指导又不够充分,以致学生感到手足无措.这些都须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和设计.

比如“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一节,鉴于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学过氧气的制法,已具备一些制备气体的简单知识,可让学生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

(1)反应原料的选择:课前教师可先让学生预习P113的习题5并动手操作P119的“家庭小实验”,上课时教师再补充学生想不到的反应碳酸钠和盐酸、碳酸钙和浓硫酸等部分反应,师生讨论确定反应原理.

(2)继而提出“你能当一个小设计师,根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设计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吗?”学生们都表现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这时再让学生阅读资料:决定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的因素,然后让学生联系制二氧化碳的原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的探究活动,(我开始不要是几套装置的仪器都准备或展示给学生)最后把他们的设计绘出装置图展示出来,并介绍他们的设计意图和他们所设计的装置的优点.我对学生的设计都给以点评,充分肯定其设计中的优点.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3)请学生根据自己桌上的仪器组成一套装置,并制取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组织讨论:①二氧化碳与氧气实验装置的异同并归纳出实验装置的确定方法.②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③装置中的仪器你能否找到代用品.通过环环相扣的探究实验,不但使学生牢固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而且使学生知道探究的重要环节.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问题的讨论分析、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来完成,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体,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动手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

4、引导学生对课本的实验进行整合、拓展或完善,深一步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如都是按书本“照方抓药”,简单机械的重复,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不利于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丰富的想像力、独立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有时我在学生预习的情况下,对实验提出新要求或实验的不足,引导学生大胆探究,设计实验完善方案;不仅使学生更易掌握化学知识,且能更有效的培养他们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创新.如在学习《溶解度》一节时,我提出:为了探究NaCl在一定量水中最大溶解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你能对书本上的实验提出改进方案吗?学生经过讨论后,选出设计好的四人小组上台实验.其中增加对试管底部还有固体的饱和NaCl溶液加热,观察底部固体是否溶解,再冷却的变化.小小的改动不但使学生牢固掌握了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且直觉感受到:不同物质(如NaCl、KNO3)在一定量水中随温度变化溶解最大量的变化趋势不同,对后面学习溶解度作下很好的铺垫.又如为了增强对浓H2SO4吸水性的认识,我请两个同学上台用两只试管分别放入少量的CuSO45H2O,在分别滴入浓H2SO4和稀H2SO4,观察现象.学生很容易分析出正确结论.再启发联想:将浓H2SO4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如何变化?将萝卜挖个洞加浓硫酸可能出现的想象?让学生的思维回归到知识点上,将该性质与趣味实验的猜想相结合,即拓展和巩固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了第七单元CO2的性质后,我们帮助学生设置了如下认知思维空间,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非得用红磷吗?然后启发诱导学生:要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必须将O2去掉或将N2除掉,而不引入新的气体或引入新的气体又能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即时除掉.经过点拔,学生的思维空间迅速打开,通过自己学习,查阅资料,互相商讨后,不少同学将自己的设计方案交了上来.如用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但原集气瓶中的水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代替.

5、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探究功能.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过分重视实验技能的训练,忽视实验的探究功能和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只是通过实验,论证某个规律,使实验论为知识灌输的附庸或点缀,因此实验教学也只是“把实验同教学捆绑在一起”,非常呆板地把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操作步骤和结果一一交代给学生,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地动手“实验”,根本体会不到自己动手后发现问题并总结出一些实验结论的乐趣,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这是“应试教育”模式下实验教学的“悲哀”.它挫伤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出来的人只能适应社会继承,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化学新课程中把“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既是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又是科学探究其它要素在化学教学中得以实施的重要活动载体,因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它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目标的实现,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特殊重要作用.

例如,对于“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的结论,可以设计出以下3种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1]教师演示实验: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观察实验现象.

[教学方案2]学生实验: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观察实验现象.

[教学方案3]学生探究实验:取几支量筒分别进行下面实验,事先预测结果,并与记录值进行比较.

当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任重道远,我们广大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创新的精神投入到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有效地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