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

点赞:8267 浏览:3215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重点,它是一门系统的学科.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定位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展开了论述.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模式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定位模糊,院校不予重视

目前,各大高校虽已开设就业指导课,但从开办形式上讲远没有达到应该重视的程度.调查显示,将该课进课程、进学分、进教学计划只是少数高校,部分院校虽将就业指导设为必修类,但只在毕业前一年才开设.大多数高校只是将该课在毕业班中开设为选修课,有的甚至只举办几场讲座就敷衍了事.更甚之,某些院校在双选会进行后才应急学习,学习时间倡促,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甚微.同时,院校对该科的理解狭隘,认为这是一门为毕业生介绍就业形式、通晓就业信息的课程,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内容缺乏切实应用价值,也将其视为鸡肋,不予重视.这样,就业指导课的定位不够准确,意义认识不够深刻,重视程度不足,从而学习很多都沦为形式化,很少能得到规范化、系统化等正规课程的待遇.

2.教学手法单一,实际效果不佳

从开设就业指导课的反馈来看,学生认为上课方式上大多还是停留在灌输者教学模式,照本宣科让学生失去耐心.授课老师一般由多位组成,这样教学的连贯性下降更降低了课程的品质.这些因素都形成了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支招多,解惑少;信息多,观念少;择业多,敬业少的困境.这样看来,就业指导课缺乏一个既能照顾共性又能兼顾个性的教学模式,从而导致就业指导效果不佳.

3.教学内容空洞,缺乏应用价值

目前,就业指导材料多种多样,各高校的选择也呈现“八仙过海”之势,但是在一些院校在开设课程时都没有一本规范教材.根据各院校实际情况自编的教材更是少之又少.各级院校共用一本教材的现象也是时有所见.教材内容老化空洞脱离实际,在当下社会没有切实的应用价值.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研究

开创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新理念

由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发展史来看,我们国家应该在充分结合本国特色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借鉴和学习西方科学的理念和模式,创立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新概念.

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就业指导课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和建立正确的择业观不仅是十分重要且有必要的,而且,正确的择业观与学生的人才观念也息息相关,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成人成才教育为学生的择业观提供了坚实的理性支持,而正确的择业观则为成人成才教育奠定了基础,使其更加具有实践性.在当代大学校园中,应该把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渗透到各个领域,无论是思想政治课中,还是课余生活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成长,在成长中得到教育.而对于临近毕业的学生来说,就业指导显得更加重要,通过就业指导课程,不断完善毕业生的择业观,从而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强化他们的成人成才意识,激励毕业生们主动投身到祖国各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支持基层工作,支持西部大开发,这不仅仅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正是大学生人才教育的最终目标,更是社会的需要.


建立并完善就业指导结构化体系

就业指导课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和价值观,因此,构建合理化的结构化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建立就业指导结构化体系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在高等学校当中应该重视就业指导课,建立研究并负责学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和计划,对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估和交流的专门性的教研工作室.使教学组织结构化、教学内容多样化和教学形式丰富化.就业指导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不能只局限在某一本特定的教材当中,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通过广泛的学习和研究,结合在学习或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制定出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和讲义,编制出与时俱进、更加直观有说服力、更加丰富的课堂内容.其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能只在大学三年级或者大学四年级才开展,而应该从学生刚刚步入大学,就开始开展对学生就业职业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系统分析所学专业与今后就业方向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在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使他们充分认识所学专业,明确今后职业目标;对于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应通过就业指导课培养职业道德,充实职业知识,同时了解当今就业形势,教育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同时加强就业能力的提高,学会根据自身的特点,提高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主选择就业的能力;对于临近毕业的学生,学校应在提供各种就职前培训、心理辅导、面试技巧指导、提供就业程序及就业权益保护等的同时,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宣讲会和招聘会.使就业指导全面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涯的全程当中,相互作用,相互支持.

运用社会资源,提升就业能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应打破封闭的传统教育体制,充分的利用各种现有社会资源来改善现行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教学.比如说,我们可以聘请一些教师或客座教师来参与教学,像是政府机关、知名招聘单位、职业培训公司人力资源专家、企业的成功应聘者或者本校已经毕业的学生,他们可以从自身情况出发,在教学大纲的总指导下以不同角度来提出、分析并解答问题,使学生们能从中受到激励,尽早的了解到社会单位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在指导教学中,学生们可以跟随教师的引导去参观校园招聘的活动现场,尤其是大型的招聘会,并鼓励他们主动与雇主进行沟通,认清就业形势,尽快了解到求职过程中的辛酸以及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加学生的就业紧迫感,以便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都应涵盖着就业指导的教育,并且还应该延伸到对毕业生的后续,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参与,引导他们做好毕业生的后续调查,如果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有一些有价值的评价或者对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有好的意见,都应及时地将其反应给学校,争取早日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道路,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总而言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系统的学科,高校要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来构建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效性,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自我,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