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犯罪的

点赞:7012 浏览:300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祖国的希望,青少年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青少年犯罪近年来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话题,随着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突出,引出了社会对青少年犯罪的思考.

关 键 词:青少年犯罪;思考;特点;预防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97(2012)09-0311-02

青少年犯罪近年来一直是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对于青少年的年龄界定于12周岁到25周岁,拥有一定的行事责任能力.这是一个思想心智都不成熟的年龄段,容易受社会的影响,而近年来社会犯罪形式呈多样化,青少年犯罪比例也逐年上涨.青少年的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从而引导出对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思考.

社会的发展,人员流动性加大,广大青少年或其父母投入打工的热潮中,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过早进入社会,判断能力有限致使其走上错误的道路.

一根据我的观察发现,现在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1.犯罪年龄低龄化

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年龄由17岁左右下降至15岁左右,未成年人犯罪比例激增.犯罪年龄低龄化状况的出现是多方面造成的,与社会人员流动性增大有密切关系,与受教育程度低及不懂法有关,与暴力影视作品及网络游戏的影响有关,与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的家庭教育等有关.受社会及媒体传播迅速广泛的影响,现在的青少年普遍早熟,对于压力和新事物的尝试欲不能很好的处理、平衡,经常导致一些过激行为的出现,是青少年犯罪增加不可忽视的一个现状.

2.以共同犯罪为主要形式

即兴犯罪比例较大,由于青少年年龄较小,经常聚集在一起玩耍,在接受一些新的事物、产生新的想法进而出现一些违法行为时都是互相煽动,集体行为,所以青少年犯罪多以两名以上人员共同实施犯罪行为.青少年处于叛逆期,喜欢与年龄相仿有共同爱好的人为伍,性格属于张扬活泼期,追求友谊,但又往往分不清友谊与哥们义气.青少年思想体系不成熟,尚未形成玩真的是非对错观,容易受外界不良行为影响,如青少年爱看暴力影视,爱玩网络游戏,形成盲目的崇拜心里,在现实生活中受一些行为的刺激或受一些有犯罪历史的累犯稍加煽动、教唆,极易为成一时痛快或刺激而走上犯罪道路.

3.犯罪手段成人化

青少年犯罪从手段来看多是很残忍的,处于年少气盛的阶段,为达到目的不计后果,对法律的盲目又促使他们在实施犯罪行为后产生"破罐破摔"心理,进而更加疯狂的实施犯罪行为.从近几年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来看,他们在实施犯罪行为前会制定周密的计划和逃跑计划,在犯罪过程中懂得毁灭证据,伪造现场,分工合作,反侦察,犯罪手段呈现智能化趋势.受一些媒体影视的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行为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导致其手段成人化.

4.犯罪目的直接、单一

青少年的知识体系单一,所处环境普遍单纯,使其爱憎分明,在受到挑衅和欺负时会简单的以暴制暴,实施报复行为,青少年年少气盛不懂得如何待解决问题,认为暴力是最快最有效的解决途径,通过犯罪行为寻求满足感.

5.犯罪行为具有反复性

青少年处于叛逆期,只理解到“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表面“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对于管教教育呈现不耐烦心里,从心理上抵制,对于犯罪行为不会只实施一次,不懂法是很重要的因素,很多累犯便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犯罪的.

二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存在,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课堂,家庭环境的影响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家庭环境各有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各有不同.残缺家庭的孩子,一些家长忙于生活的压力,孩子缺少家庭的管教,生活圈子混乱容易与社会不良人士结交,缺乏正确的判断观,父母的离异也容易给这类孩子造成心理上的缺陷,助长青少年的叛逆情绪,远离家庭的管教走入社会犯罪团体,在其中寻找存在感,在犯罪中寻找满足感.留守青少年也是犯罪青少年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一般由年迈的父母抚养,父母年迈照顾自己尚可,对于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的孙辈的照顾则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不可避免的使青少年长期疏于管教.生活物资紧张也是逼迫留守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一大原因,这些孩子没有钱上学或上学条件差,长期游荡于社会,因为种种原因,如好奇、无知、教唆、生活压力等做出犯罪行为.父母的言语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很大,一些家长在孩子面前争吵谩骂,打架摔东西给孩子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父母行为不检点,做一些偷抢、酗酒、吸毒斗殴的行为,严重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

2.学校管理漏洞

学校是一个半社会化的存在,一些学校只注重升学率忽视了道德的教育,使学生缺少基本社会常识,缺乏是非观,想当然的行为,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走上犯罪道路.我国中小学校普遍忽视法律知识的教育,青少年不懂法就不知道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不可为,无知无畏的挑战法律.不少学校普法形式过于简单,普法课程简单的由思想政治课老师兼带,一学期只开展一节,学校和学生都重视程度不够,听讲不认真或者干脆不去听讲.学校管理不严格,在学生出现错误行为时老师只是简单骂两句,而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处于逆反心理更加不会将老师的话深入思考.校园环境管理不严密,很容易混进一些与学生年龄相仿社会不良分子,与学生发生争执,或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受其影响荒废学业与其混迹社会走上犯罪道路.学校是容纳青少年最多的地方,形形色色的学生在其中学习生活,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很容易相互影响堕落.

3.社会影响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各种犯罪行为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滋生,而青少年刚刚步入社会对社会了解不深,无法分辨是非好坏.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影视传播成为主要的交流工具,一些港台不良影音流入青少年手中,其中的黄赌毒及暴力片段严重冲击到青少年的社会道德观,形成青少年的盲目崇拜心理和盲目模仿心理,不正确价值观使他们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常的社会行为,并不存在违法行为.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犯罪分子,基于法制的漏洞仍未为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使青少年见到之后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也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青少年年纪尚轻,没有经过社会阅历的沉淀,在父母的呵护下娇生惯养,步入社会后不肯吃苦耐劳,贪图不劳而获,在一次犯罪行为后尝到了不劳而获的甜头,往往无法控制自身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盲目拜金,青少年缺乏系统知识观,没有自主思考的意识,很容易随大流盲目拜金,为了得到金钱满足自己的奢侈物欲心理,满足自己玩乐的开销需要会出现侥幸心理,不顾法律铤而走险疯狂作案.4.青少年自身不成熟心理

犯罪行为的产生不是单方面原因造成的,需要内因和外因同时作用.而这里的内因即是指青少年自身的原因.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增强,喜欢在人群中彰显自己的存在,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喜欢听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但又迫于家长老师一贯的威信而不敢当面反抗,从而出现表面乖乖应承听话而背后我行我素自行其是,有时家长老师管的严格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无论对错只是一门心思的与家长老师反着来,而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受到不良分子的引诱,投其所好很容易偏离正轨走上犯罪道路.这时期的青少年在情感上缺乏与长辈的沟通,情感很强烈却认为家长与自己有代沟不理解自己,从而无法从正确的渠道疏解自己懵懂的情绪,进而受到一些不良分子的负面引导偏离正轨.

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预防青少年犯罪很重要

首先,普及法律知识对青少年来说必不可少,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说普法教育并未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中,这在教育上造成青少年法律意识淡漠.普及法律知识需要从各方面,主要渠道是深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从而知法、懂法、守法.加强学校周边管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社会普法也是重要渠道,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利用各种正反面教材引导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其次,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孩子的交流.青少年处于叛逆时期,家长简单粗暴的管教方法不利于双方沟通,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浓厚,做事自以为是,家长应温和的走近孩子摆事实讲道理,从道理上让孩子知道事情的错误,粗暴的管教方法只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适得其反将孩子推向了错误的道路.青春期的孩子不愿与人交流沟通,父母应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主动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的生活及心理从而做出正确的引导.

再次,要在立法上保护性预防青少年犯罪,加强青少年保护的立法工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防止青少年沾染不良习惯,禁止侵蚀青少年思想品德信息的传播;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犯罪的犯罪活动,这也是保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

最后,依照教育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用科学的方法依靠社会帮助,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进行普法宣传,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引导青少年遵纪守法.依靠“教育、感化、帮助”矫治青少年的不良行为,针对心理特征和犯罪情况有针对的进行法制教育.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困扰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的一个难题,而且青少年犯罪的手段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刑事政策的改变而变化,我们要结合各种因素具体而全面的分析看待青少年犯罪,秉着预防为主,惩治为辅的原则,将青少年引导到积极向上的轨道中.

对青少年犯罪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逆反心理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