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野下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性

点赞:34905 浏览:1585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要建立一个真正的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公德建设的支撑.而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理应成为社会公德的示范者.然而,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社会公德失范现象.此问题如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和有效治理,将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

[关 键 词]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6—0154—02

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公德问题凸现,使人们逐渐意识到道德领域真正面临困境的是社会公德的缺失.而社会公德失范的现实,也表现在受过良好高等教育且行为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的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身上.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是社会公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精神文明的面貌和社会文明程度,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社会公德内涵

(一)社会公德的涵义

社会公德是调节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相互关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和社会共同利益,为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列宁认为,所谓社会公德就是“公共生活规则,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要求.〔1〕列宁的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公德的社会价值指明了方向.2001年9月20日,党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2〕

(二)社会公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这是关于社会公德建设基本内容的准确概括.〔2〕

(1)文明礼貌.即注重个人形象,讲求必要礼节:在人际交往中,衣着整洁,举止文雅,说话和气,用语得当,守时守约;尊重他人、宽以待人、相互礼让:遵守公共场所的各种规定,不影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

(2)助人为乐.即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为他人着想:关心老弱病残、孤独人士,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爱护公物.即以主人的态度对待国家和集体财产,珍重社会共同劳动成果:正确使用城乡道路、水电、通讯、交通、环卫、消防等公用设施,保护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反对损坏公物、化公为私.

(4)保护环境.即强化生态观念,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存环境:爱护花草树木、野生动物、人文景观,注意节约用水:防治废渣、废水、废气和噪音污染:维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5)遵纪守法.即增强法制意识,学法、知法、用法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执行法规、法令和各项行政规章:遵守市民守则、乡规民约、厂规校纪和有关制度见义勇为,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社会公德建设的特点

社会公德是人类在公共社会生活中产生并逐步发展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积累.作为道德的一个层次,和其他道德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第一,社会公德具有共同性的特点.即社会成员所必须共同遵守的,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拥护的公共生活准则.第二,社会公德具有群众性的特点.社会公德不代表某一阶级、某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代表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反映全体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的共同要求,它所维护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秩序.第三,社会公德还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社会公德继承了历史上好的有益的规范,如礼貌待人、明礼诚信、等一些传统美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逐步地充实和完善.第四,社会公德具有简单性.即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最基本、最起码的公德,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最低要求,因而它具有要求十分明确、简洁、具体,每个人都很容易理解、遵守,如,一般的交通规则,爱护环境,不许损坏公物等等.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一方面,一些适应新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现代道德观念应运而生,比如公平正义观念、改革创新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等;这些观念需要得到当今大学生的认同.另一方面,一些落后的道德观念也仍然存在,如个人利益至上、金钱万能、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等,严重影响大学生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使得大学生价值取向向世俗化、功利化发展,尤其从南京“彭宇案”到佛山“小悦悦事件”,全国正逐渐掀起一场关于社会公德滑坡大讨论.这些现象都严重腐蚀了部分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动摇了他们的道德信念.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建设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第一,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协同发展.在现有的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最为全面地涵盖了这三方面的关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与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护社会稳定方面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因此,对社会公德规范的恪守和遵从,能最大限度地在个体道德自觉基础上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第二,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基础.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和品德修养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要重视知识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着重加强品德教育.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重视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增强生态意识,更新节约观念,努力节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在以促进大学生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大学生应当承担起的时代责任.这些要求得以贯彻落实的前提和基础是大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

和谐社会视野下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公德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第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同志指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和谐社会的”.〔3〕同样,和谐社会的构建也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感,是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中之重,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公德意识,缺乏对自己行为承担一切责任的勇气,就很难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策略和实现途径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而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对建立一个、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坚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分化,我国长期来以农村和家庭为主体的社会形态正向以公共生活为中心的社会形态转变,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需要通过公德规范来调节,社会公德在实现人与其生态环境间的动态平衡、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源,理应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所以,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当前,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阶段,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建设关系到大学生个人道德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并且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我们每个社会个体,尤其是具有示范作用的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呼唤越来越强烈,道德调节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大学生遵行社会公德对自身发展,对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关注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建设问题也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xinhua.,2005.2.6.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