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君子人格和君子修养之道

点赞:20933 浏览:947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刻,虽屡经摧毁,仍旧有着顽强的力量.儒家对个人人格修养的要求是很高的,这些修养高深的人就是君子.君子是什么样的人,怎样做才能符合这个称谓,需要哪些手段?君子需要深谙儒家的理论主张,也要明了人间的世故之道,践行这些理论主张,最终达到这个境界.君子人格与修养方法,对今天还有实际的意义.

关 键 词:儒家思想;君子人格;修养之道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30—02

儒家君子人格和君子修养之道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君子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儒家学说作为两千多年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自孔夫子收徒讲学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家形成一整套的理论,深刻影响着两千年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士人修养和成才方面,大力提倡君子人格,并且给出系统的修养方式,《礼记·大学》提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等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这是一整套的修养方式,并且具有操作性,数千年来多少古人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完成他们的使命.那么,君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群体,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修炼,普通人有没有机会成为君子呢?

一、君子的理想人格

《论语·学而》开篇即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君子一词出现在孔子语录著作的开头,如果不是后人传播过程中窜改,应该可以看出君子人格是孔子身份重视的,之后论语还有各种经典对其大肆发挥,终于成为一个庞杂的修养体系.这句话张居正这样讲评:“君子,是成德之人等是以虽名誉不著而人不知我,亦惟处之泰然,略无一毫含怒之意.如此则其心纯平为己,而不求人知,其学诚在于内,而不愿乎外,识趣广大,志向高明,盖粹然成德之人也.所以说不亦君子乎!”[3]这就为君子定下一个很巧妙的规矩,一个人都有微时,不为世人所知,倘若整日当愤青,那就不能虚心求进步,君子就做不成.相反,别人不知道,甚至误解自己都要甘于平淡,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终有一天会出头,这才是最大的君子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这句话很好的解决了君子面对人不知的局面,天道运转,君子日以继夜的发愤图强,如同天道一样,恒久不息.随后易经中提出了符合元亨利贞的四德,“君子体仁足以张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5]君子的努力还是在仁德的修养上,只要达到这样的人格就能表率众人,和谐做事,使物各得其所,坚定干事.而在坤卦中,与君子自强不不息对应,提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6]君子要有足够的承担,在儒家理论的体系里,君子是作为国家支柱和社会的基石而存在,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

在孔圣人的语境里,君子追求仁义礼智信,刻苦修养,达到内心的无忧,外在的人事练达,“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7]孔子在这里很是谦虚了一下,所以他的弟子立即送给老师一定高帽子,夫子自道也.这也多少反映出孔子对君子修养的终极主张,君子无论怎样的学习修炼,最后总要出山的,货卖帝王家.立德,立功,立言,追求三不朽境界.但是,这个境界很少有人达到,即使孔子也没有具有这种境界,而后世儒生能够差强人意的几位,也各有自身令人诟病的地方,如朱熹、王守仁、曾国藩等.所以子努力寻求走出这个困境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这样一句著名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虽然做过官,也做了几件事,可是事功确实缺乏的很,寻求到的解决之道就是速朽,或者就是吾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作为一个君子,实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至今没有足够完美的人出现.君子从学之始,人不知而不愠,而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终于获得立事之基.处世做事,能成为三不朽的人物最好,倘若不行,也可以追求所谓的道,立足于学问,或者竟逃到国外开拓新的事业,都不失为君子的作风.君子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也不是古董式的老朽,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过得下去的人,活着就是一种成功吧.

二、君子的界定范围

两千余年的中国古代文明和儒家思想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文官集团统治根深蒂固,其主流思想塑造之下,似乎君子都是如张生之流的文弱读书人.现在可以查到的各种解释,则认为君子是指古代的贵族和有才能的人,“君子:古代对贵族与士的通称,指有才德的人,不论其有无爵位.”[8]这个说法算是共识.

如此一来,想要成为君子实在不是一件门槛很低的事情了,要是读书人,还得是书读的不错的人,不像英国绅士,只要彬彬有礼,尊重妇女,差不多就算绅士一把了.这样认为或许是缩小了君子的范围,并且为成为君子设立了过高的要求,因为中国古代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读书的,普通大众是不是就被排除出预备君子的队伍了呢?孔夫子推崇那些人呢?“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士;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9]史鱼、蘧伯玉都是士大夫,拥有可贵的品质,所以君子之名,当之无愧.那么,如果普通老百姓拥有了这些品质之后是否可以配上君子之名呢?应该可以被认可为君子.孔子门生三千,富有贫苦的都有,有颜回的安贫乐道,也有子贡这个富裕商人,当然也有子路这样的政府公务员.当年子贡问君子.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就是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人.后世张溥撰写《五人墓碑记》,为没有学

问的五人做传,五人的行为恰是君子的行为.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0]君子无论在身处危险境地,还是颠沛流离之际,甚至一顿饭的时间都不要违背仁德.后世孟子言“浩然之气”,宋明诸家发明理学,无非不是砥砺志气,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里,有着很多志士仁人,他们出身不同,但都当得君子之名.吾于是言,相信孔子当年弘道于民间,收徒三千,也有这种想法吧.子夏有这样一段话,“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1]这句话是每个有君子之心的希望.

三、君子的修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