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下期刊的经营

点赞:3618 浏览:102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部分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突破了发展瓶颈,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壮大了实力,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的报刊传媒企业脱颖而出.这些改革实践为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积累了新经验,探索了新路径.市场化给期刊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本文探讨了文化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就改制改革中期刊的经营发展问题提出一些思路和对策.

【关 键 词】文化体制改革期刊经营发展

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程度的指标包括很多方面,如经济、政治、社会等,但最核心的指标是文化;推动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多样的,如科技、政治、国际竞争等,但最根本的动力是文化.人类历史的发展演变证明了,文化既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程度的标志,又是其不断发展走向强盛的原动力.基于此,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非常及时、非常必要的.


随着国内文化出版行业改革进程加快,转制工作已经提上日程,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期刊也面临着改制后经营发展的挑战.今年4月10日,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暨新闻专业期刊的角色定位与功能拓展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全国主要新闻专业期刊的负责人和新闻学院专家认为,文化体制改革下的期刊必然会经历一番阵痛.但是,这也是一次机遇,阵痛之后必然是浴火重生,别有天地.

为此,市场经济下的期刊要善于把握发展机遇,勇于应对挑战,努力经营发展难题,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国际发展趋势的高水平期刊规律的办刊道路,不断拓展生存空间.

一、当前期刊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期刊象其他媒体单位一样纳入计划体制,这是现实的必然.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期刊经营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了期刊自身的发展,影响了文化的繁荣.

1.经济效益不佳,市场环境趋向恶化

综观国内期刊市场,据统计,有9800多种期刊.如果把那些并未正式审批注册,以各种形式出版的刊物包括在内,期刊实际总量应该会比该数字高出许多.此外,刊期明显缩短,旬刊、半月刊增加迅速,综合类、大众消费类期刊增长明显.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许多期刊办刊经费不足,国家财政拨款有限,办刊经费难以为继.多数刊物的广告费和发行收入只够支付正常的稿费、劳务费、印刷费、邮寄费、人员工资及专业人员培训费等支出,只能维持期刊的存活,无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支撑.伴随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数字文明时代,数字媒体用户趋势性剧增,印刷媒体受众量趋势性锐减.期刊读者年龄、构成、价值标准也都发生了变化,快速、精确、主动已成为读者普遍需求,这也使期刊市场环境恶化.

2.自身定位不清,稿件内容芜杂

期刊,也称杂志,《辞海》给出的定义是:由多位作者撰写的不同题材的作品构成的定期出版物.根据内容的不同,期刊大致可以分为综合性、理论性(学术性)、文学性、生活性(时尚性)等类别.经营期刊,首要要搞清楚自己刊物的阅读对象、怎么写作对象,并以此严格筛选稿件,不能因为名称叫杂志,内容就芜杂起来.当前,一方面,国内期刊数量庞大,目不暇接;另一方面,发展迟缓、勉强维持的居多,类似、雷同甚至重复的期刊居多.一些期刊为了迎合读者,为了多登广告,不顾刊物定位和特定读者群,随意扩大稿件内容范围,挖到篮子里便是菜,把刊物搞成四不像,以致刊物质量和影响力大大受损.

3.违规期刊盛行,品种鱼龙混杂

改革后,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一些部门和单位打擦边球,办起了期刊.同时,受职称评审的影响,一些地方为迎合评审的需要办起了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如港澳地区某些学术期刊,看准了国内评审市场,多冠名以“中华”、“中国”字样办刊,利用专业人员晋升职称的心理,在国内重复征稿,并收取高额的版面费.还有一些期刊,利用国家出版署批准的正式刊物的刊号出版低质量、低成本刊物.由于这些刊物逃避了相关部门的检查,同样扰乱了正常的期刊市场.

二、改制后期刊经营发展中的对策

文化体制改革,是在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正确选择,也为期刊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期刊经营者应抓住机遇,利用政策优势抢占市场空间.

笔者认为,改制下的期刊经营思路是要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抓住机遇,谋求国际化发展;重新定位确立竞争优势;重视营销,提高影响力;多种渠道,扩大经费来源;创新人才机制,奠定核心优势.

现就期刊中的几个主要类型谈点个人浅见.

学术期刊.这类期刊又可分为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学术性、专业性、针对性强,稿件来源及阅读对象具有明确性、特定性.市场经营中应以社会责任为重,经济效益为辅.实际上,只要所刊文章有质量有影响,有社会担当,经济效益自然会好起来.

自然科学类的期刊,应瞄准学科前沿,紧扣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结合生产需要,刊发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文章,在专业领域树立自身的权威性.一是搭建信息平台,除在刊物上专辟信息栏目外,以交流会、论坛、讲座等形式让企业与研究机构互通有无,使彼此了解,整合社会资源,使产、学、研紧密结合.二是搭建合作平台,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形成长效合作机制,通过社会分工,让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既提高了学与研的针对性,又促进了产的有效性与及时性.两个平台做得好,刊物的质量和影响必然好,经济效益必然好.一些高校学报的自然科学版,如《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就是比较成功的例子,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

如果说自然科学是社会发展的火车头,那么社会科学——尤其人文科学——则是社会发展的火车头的司机.社会科学的创新比自然科学的创新要困难得多.以目前情势看,这类刊物所刊文章质量一般,有较大影响或深远影响的文章较少.在市场经营中,刊物可以和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合作,以学术课题为平台,在不同单位和部门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在哲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的某些领域推出堪称社会先导的理论成果.《书城》、《读书》、《天涯》、《东方》、《南方论坛》等以其新颖的视角、深广的思虑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具有较高的市场美誉度.

文化体制改革下期刊的经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市场经济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