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范文模式精心设计练笔

点赞:12973 浏览:561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6-0179-01

一般认为,小学三年级才进行习作的训练.低年级是教学生汉语拼音、识字、学词、学句,主要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为了应付考试,为了追求高分数,在低年级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不惜时间不厌其烦地分析每个字的笔顺笔画及结构,让学生反复复地听写学过的生字词,直到人人能熟练地听写为止.尽管同学们把生字、生词掌握得滚瓜烂熟,但进入三年级,要求写一个片段时,很多同学仍时咬笔头,愁眉苦脸,无从下笔,特别怕习作.


怎样才能使三年级的学生写一个片段时,得心应手,写作兴趣盎然.这是许多教师常思考的问题.在这里笔者认为,低年级教师就应该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写作,原因是:一、写作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形成需反复的训练,需循序渐进地练习.其次,在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社会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尽管是刚入学不入的小学生,他们也见多识广,相象丰富,想说的太多,他们也可用拼音来代替汉字,倘若他们创造写作的条件,这无疑是对他们智力的早期开发.低年级学生已学了汉语拼音,掌握了一些汉字的写法,他们写话时,遇到不会写的字也可以用拼音代替,用汉字夹拼音写话.这不但能保持写作思路的流畅性,而且还对他们学过的旧知识加以了巩固和应用.这自然而然地为三年级的“习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一举多得的好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但低年级的学生单纯、幼稚,缺乏写作经验,还没形成独立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作具体的的指导.如何指导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觉得“领会范文模式,精心设计练笔”这方法对低年级学生起步习作的指导,既适合,又有明显的效果.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模仿是儿童显著的特征,模仿也是他们习作起步的台阶,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有代表性、示范性的习作范文.利用好的范文引导学生模仿,让学生在模仿活动中逐渐消化,掌握范文的写作方法及规律.在模仿中也要反对机械照搬,重在引导学生在范文的启发下,在“个性”中找“共性”举一反三,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在范文的引路下,精心设计练笔内容.

如何精心设计练内容呢?笔者认为:教师要钻研教材,结合教材内容,有计划、有效果的设计练笔程序及内容.例:在教学语文课本第一册《比尾巴》一文时,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做到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指导,在本课的教学里精心设计了三个练笔内容,首先让学生在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先有意识地总结这篇课文的叙述方式,即课文是儿歌,共四小节,前两节分别采用三问、三答的叙述方式,讲述了猴子、兔子、松鼠三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后两节也采用了同样的叙述方式,讲述了另外三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学生明白范文的叙述模式后,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降低难度,教师先让学生动手给牛、鱼、狗添画恰当的尾巴.这样一画,连最差的学生也知道牛的尾巴细长像绳子,狗的尾巴向上卷,鱼的尾巴像扇子的特点.然后设计课堂练笔,让学生仿照课文三问三笔的叙述方式,在此基础上,设计的第一次练笔是:模仿范文三问、三答的形式,写两节句子,讲述牛、鱼、狗尾巴的特点.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写出来了,并且写得合情合理.为了发展学生思维,为了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范文的模式,教师拔高了要求,设计的第二次练笔是,仿范文,写自己熟悉的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结果大多数学生能仿写,能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写得生动有趣.为了活跃文思,为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了让学生触类旁通,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教师设计的第三次练笔是:写一篇《比什么》.自己想写《比什么》,学生没有约束,摆脱了限制,写话的热情更高了.结果检查学生习作,有的写《比耳朵》,有的写《比嘴巴》,有的写《比颈子》等.学生们都能迁移范文模式,做到条理清楚,写得恰当、合理.教师还鼓励学生,如果你们的习作在《比尾巴》之前写出来,有可能刊登在课本上,你们就可成为有名的小作者.同学们听到这些,特别高兴,对写作充满了兴趣.这由死(照搬模式)→活(放手用模式)→创新(活用模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消除了学生练笔的畏难情绪,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领会范文模式精心设计练笔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总之“领会范文模式,精心设计练笔”这种教学方法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是非常有效的,乃至中、高年级也是很适用的,尤其是低年级的习作指导,更离不开这照葫芦画瓢的过程.利用它克服了学生练笔时语言颠三倒四的现象.如在模仿中求变通,精心设计由浅及深的练笔,可使学生做到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加强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今后的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