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调查与

点赞:28385 浏览:1313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基层就业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有利于实现毕业生的个人价值,有利于为农村基层地区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党、国务院到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政策了解很少,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意愿程度不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需要政府、高校等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

[关 键 词]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2―0158―02

一、前言

201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660万,在全球经济疲软和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工作逐渐成为大学学生就业工作的重点.2012年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鼓励和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因地制宜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怎么写作西部等计划.教育主管部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积极探索实施大学生社区就业计划、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怎么写作计划等新的基层就业项目,在更多的领域为基层输送高素质人才,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目前,黑龙江省拥有74家高校,2012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即将毕业人数达到21万人,可以说我省具有大量的人力资本.然而,由于我省科技体制综合改革不到位,各种科技资源整合不够,农业科研项目没有真正达到预期效果,人力资源素质普遍较低,科技人才作用没有充分发挥〔1〕.加之近年来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对于改善农村基层环境,提高文化素质,推进科技富民强县行动,具有推动作用;本文以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为例,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是以黑龙江省两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涉及到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医学10个专业,通过两所大学相关就业指导中心的配合,总共发放了1000份,回收问卷895份,回收率89.5%,回收问卷数据录入到Excel2007中,经数据清洗、编码、检测设检验后,判断出130份问卷中存在问题,有效问卷765份,有效率76.5%.受访者中,即将毕业的2008级学生占35%,2009级占28%,2010级占25%,201占12%.本次研究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在问卷调查过程中,笔者对相关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并与即将毕业学生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对于农村基层工作认识和看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政策的了解情况

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基层就业项目主要有“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怎么写作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村村大学生计划”等.调查显示:总体来看,2008级学生处在择业期,约有73%的学生基本了解,了解程度最高,但具体涉及内容约有85%同学不清楚;2009级、2010级和201学生了解和认知程度依次递减,分别为56%、35%、6%.

然而,对于黑龙江省基层就业具体政策,只有15%的学生了解,其中近一半的学生听说过“大学生志愿怎么写作西部计划”,对于“三支一扶计划”、“村村大学生计划”几乎不了解,同时很多人错误的理解基层就业政策,与大学生没有任何关系,说明大学就业的宣传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

2.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意愿程度

根据我们的调查,不同专业学生及性别对于基层就业表现出不同的看法.从专业而言,愿意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其专业与基层有着一定的关系,或者是就业形势相对不理想,处于冷门专业;同时我们发现偏文科性质的学科到基层工作的意愿程度更大一些.

性别对于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男生与女生在生理结构及其在个人发展环境的不同,一般而言男生选择基层工作的比例更高一些.

3.影响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包含一些具体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调查愿意选择基层就业的学生中发现,65%学生认为国家出台一系列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基层工作能够积累经验,更加磨练和锻炼人,基层就业机会多、容易得到重用;35%学生认为就要形势严峻,随便找个落脚的地方就可以,基层就业仅仅是无奈之举、权宜之计,完全没有考虑基层工作内容;在选择基层就业的学生中,超过45%的学生希望能够在基层就业怎么写作期满后,希望政府能够进行指导帮助,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所调查的目标对象中超过70%的大学生不愿意选择基层工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尽管国家大力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并提出了很多优惠政策,但是在传达过程中,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虽然获得了毕业生的普遍认可,但还有很多问题,就业指导工作有待提高,信息发布不及时或者根本没有相关信息的提示,65%的大学生根本不清楚什么基层工作,对于基层就业的主动性不高.缺乏去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基层工作政策几乎不了解;其二是专业不对口.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大学把学生的培养方向定位于大中城市,少有针对农村基层设置的专业.基层工作比较复杂,很多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加之基层就业专业不对口,短时间内难以胜任新的工作,也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信心;其三是基层工作环境艰苦.75%的大学生认为基层工作环境差,待遇低,远离城市公共怎么写作功能差,文化娱乐设施少,生活比较单调,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

三、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工作的建议

学生层面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要清楚怎么写作基层不等于没有出息,要建立成熟的人生职业规划,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摆正基层工作是低级工作的误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任何地方的工作都没有贵贱之分,每一项工作都有其价值所在.充分认识到不管是到大城市、大企业、政府部门还是到边远地区、乡镇企业或是农村基层组织,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名劳动者,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都能实现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赢得他人尊重.

2.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基层工作尽管艰苦、环境恶劣,在基层工作中不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然而,哪份工作能够是一帆风顺.大学生要积极面对,主动化解消极的心里情绪.在激励竞争的今天,只有艰苦奋斗,排除万难,脚踏实地,勤奋学习,才能够抓住机遇,实现个人的价值〔2〕.

学校层面

1.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导向性

根据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30%以上是通过父母、亲戚帮助得到,大约40%的学生依赖于学校就业信息获得工作机会.然而,在此次的调查中发现,低年级学生根本不了解基层就业,高年级的学生对于基层就业也存在一定的偏见,可见这与就业指导工作导向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主动、积极、认真解读国家颁布各项基层就业政策,为大学生更多的基层就业机会.积极吸引中小企业到高校招收大学毕业生就业;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2.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很多高校盲目跟风,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一些看似“冷门”专业逐渐减少,致使无法满足基层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同时,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本身是以城市为中心,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明显为城市怎么写作,而忽略了基层工作.因此,建议高校认真分析自身条件及环境变化,合理的设置专业及课程,深化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为大学生赴基层创业铺路架桥,更好地为基层怎么写作.


(三)社会层面

1.完善基层就业相关法律与政策

完善基层就业配套政策,为基层就业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各级政府要切实贯彻精神,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积极的补充政策〔3〕.在调查过程中发现,30%以上的大学生准备考公务员,并且50%以上的学生愿意从事公务员工作,而基层工作就业意愿却很少,很多学生担心怎么写作期满后的职业发展,地方政府对于基层就业的扶持力度缺乏持续性和统一性.因此,要完善基层就业怎么写作的相关法律与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并保证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合法权利.

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调查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尊重物质需要是加强对大学生村官人文关怀的基础

物质需要是其他一切需要的基础.政府按照规定给予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一般在2000元左右,这种工资水平目前解决不了长期的发展问题,需要当地政府与所在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一般吃住都在镇、村里,与五彩斑斓的大学生精神生活形成了极大反差,基层政府应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宣扬他们在基层的奉献精神,在精神层面有成就感,激发其创业心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地方一般都是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当地政府与村委会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挥地方优势,让他们有发展空间〔4〕.

3.积极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的作用,及时发布基层就业信息,解释基层就业政策、待遇,摒弃大众对于大学生既是天之骄子的陈旧想法,转变社会对于基层就业的错误看法,使大学生树立能够到基层就业的信心和荣誉感.

〔参考文献〕

〔1〕乔朋华,王维.农产品加工集群能力主要影响要素协同性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1,(02):94-98.

〔2〕马婷.大学生基层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08):45-48.

〔3〕龚晓琦.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调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04):183-185

〔4〕卓成霞.大学生村官:稳定比流动更有价值〔N〕.大众日报,2012-01-31.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