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的教学现状和改进策略

点赞:25213 浏览:11058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要进入学前儿童教育的领域,你必须经历书本和实践的双重历练,技术与艺术的双重修习,思想和体验的双重积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对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自然科学教学则是幼儿教师素质提高的基础.但在中师学校中,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师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关 键 词: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教学,现状分析,教学策略

一、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教学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幼儿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幼儿期是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人生一个相对独立的成长阶段,在这个特定的阶段进行自然科学教育,对其科学素质以及各方面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从素质教育入手,使人的整体人格与自然、社会协调一致,与当代物质文明相对应,相同步发展,通过自然科学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理解、创造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幼儿情操,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幼儿素质实现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素质,就十分重要,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教学中呈现问题的原因

在对中师的学生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自然科学学习的热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生基础差.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改变,相应的学校生源也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成绩好的学生都积极地要求进入高中,进入高等学府,导致中师学校学生的入校成绩较低,文化课基础较薄弱,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低下.这部分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积极性不高,惰性强,学习习惯一般等问题.

中师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的教学现状和改进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自然科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学生重视程度下降.就自然科学学科而言,学生普遍认为都学了好多年了,而且感觉对自己的专业帮助不大,再怎么学也不过如此,因此,对自然科学学习的重视度不高.所有这些无疑为我们的自然科学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由于职业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应用人才,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才是心目中的主打课,文化课则是“小菜”.

3、教师的自身素质.中师学校的自然科学课教师往往都是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所学内容与基层的学前教育专业联系甚少,即使懂得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知识,也只是皮毛而已.因此,教师普遍与具体幼儿自然科学教学实践相脱离,缺乏具体的教学经验.另外,中师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再加之体素质下降,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课堂创新的热情,形成了教学惰性,教学形式化、程式化.呆板的教学过程鲜有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与互动,使得学生最终得到的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因而造成学生对自然科学课普遍淡漠,索然无味,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后果.

4、自然科学教学定位不明确.学前教育专业所学课程可笼统地分为文化基础类课程、专业技能类课程、教育类课程.三类课程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比例究竟如何分配尚没有严格定论.学前教育专业又是属于专门从事培养专业知识技能的职业教育,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多数学生,甚至部分教师认为应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专业技能和教育类课程,尤其是专业技能方面,从而忽视了自然科学在内的其他文化课程的教学.这样即使在课程安排上给予了自然科学教学充分的课时,也有可能导致自然科学课被偏废的不良现象.然而,通过去幼儿园听课,我发现一些幼儿教师在给孩子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只是将书本知识灌输给孩子,当孩子问及一些书本上没有又看似“奇怪”的问题时,教师就搪塞应付,甚至忽视不答.此类现象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不论是学校、教师或学生,都要对自然科学等文化课程重新定位.

三、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认识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新生刚入校时思想松懈,自然科学作为中师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针对这种情况,自然科学教师要用各种手段.比如,科学家的真实故事,魔术中的科学知识,生活的科学常识等.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学习的重要意义.自然科学具有工具性,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要让学生明白学好自然科学是现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有文化、有素养、有技能的青年,特别是对快要步入社会的幼儿教师,具备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是参加工作最起码的要求.

2、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一是专业知识的提高,自然科学教师除了继续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同时还要认真、全面地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教育科学研究等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借此来指导自然科学教学,二是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应深入实践,走出课堂,走进幼儿园,虚心向幼儿园教师求教,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研究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自然科学教学方法,以适应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教学.

3、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其教学方式息息相关.目前,许多中师自然科学教师采用一成不变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在这种方式下,教师是课堂的核心,而学生只是“储存知识”.有不少教师习惯于把教材通通“喂”给学生,不管学生接受与否,辛辛苦苦,却收效甚微.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同时阻碍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个性的张扬.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在应试教育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有几分积极意义,但却并不能培养具有一定的学习技能人才.我们应该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方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更多的时间应该给予学生.教师可以尝试“研究性学习”,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利用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将教材内容和社会信息结合,将自然科学课的学习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相结合,从而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传统教育下的自然科学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偏重于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与训练,学习内容单一、高深、繁多,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以三年制的幼儿教师职业教育为例,自然科学教材遵循“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教材的体系编排完整,涵盖了自然科学知识与能力训练.但是从学生的实际和幼师教育的目标来看,其教材与教学内容显得不太适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针对学生知识水平偏低的特点,遵循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的原则,灵活处理教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


养.例如,在讲物理知识时举一些自然界现象解释,讲化学知识时举一些生活常识解释,讲数学知识时举一些生活的数学解释,讲生物知识时举一些动、植物故事等.

4、重新认识自然科学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正确的行为源于正确的认识.要端正和调整自然科学教学和学习的态度,首先要明确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自然科学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工具,是人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体素质提高的基础.《幼儿园教育工作纲要》规定幼儿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而且要有智力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艺术活动素质.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要求学生不仅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而较高科学素质的取得依赖于我们的自然科学教学.因此,自然科学教学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既然明确了自然科学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那么学校、教师和学生就应该给自然科学教学重新定位,努力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从而满足社会对幼儿教学人才的需求.

5、自然科学教学与专业的结合.自然科学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因人而异,学生对自然科学的需求各有取舍,所以,要制订具有专业特色的自然科学教学目标,使自然科学教学和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专业为导火线,把自然科学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巧妙地联系起来,做到教学内容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老师可选择自然科学读物或科学家传记供学生阅读,从而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扩大了课外阅读量,体会自然科学的美,受到情感的冲击,感受自然科学的魅力!

中师职业教育中的自然科学课教学意义重大,无论是社会、学校、老师还是学生本身,都应端正态度,根除落后的观念,通过课程的优化设置,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推动,提高中师自然科学课教学质量,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岗位能力,创造一定社会价值的人才.总之,中师自然科学课教学还有待进一步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