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决策中政府信用的重建

点赞:23095 浏览:10616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信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春秋战国时期“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之精华流传甚广,一直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引以为傲的文化的精髓.而这里面的“信”,指的就是诚信、信用.而在当下,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尤其政府信用问题更需反思.《求是》的子刊《小康杂志》曾作过信用方面的调查2010~2011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2.7分,超九成(95.2%)受访者认为,政府信用需要建设.而“政府行为透明度不高(55.9%)、“官员和公务员的腐败行为”(46.3%)和“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26.7%),被认为是伤害政府公信力的三大利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失信问题相当严峻.

一、政府信用的涵义

信用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一个现代社会的信用体系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大部分,政府信用是其核心,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石,它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起着决定性、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

对于什么是政府信用,目前没有很明确的定义.但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这已形成共识.笔者认为,政府信用是社会组织、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它是政府行政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政府在履行管理社会和怎么写作社会的职能过程中逐步累积起来的.


二、行政决策中政府信用缺失主要表现

行政决策又称为政府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根据法定权限,按照法定程序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公共事务作出决定或确定行动方案的活动与过程.行政管理工作可以简化为决策―执行―再决策―再执行的一个不断循环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行政决策就处在行政管理工作的逻辑起点上,成为各项行政管理职能得以正常运转的首要环节,同时也成为政府信用建设的核心.当前行政决策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1.行政决策制定时缺乏规范性

立法缺位制约了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的法制化,许多地方政府在行政决策时没有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严格的科学论证,根本不考虑市场需求因素和自身的承受能力,有时为了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纷纷举债大上一些不切合本地发展的项目,结果造成“一届的政绩,几届的包袱”,留下大批的胡子工程.最终给社会经济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害,从而造成公众对政府失去信任.

2.行政决策制定时缺乏连贯性

行政决策应该具有制定规则一致性、连贯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行政决策只有连续和稳定,才能形成有效的预期.行政决策的连贯性是指政府的决策一旦制定并颁布实施,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以此来保证行政决策的权威性.而如今一些地方政府在行政决策制定过程中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论证,甚至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地方政府领导的频繁更替,行政决策的随意修改,使得政府行政决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难以保持,从而严重破坏了政府的形象,降低了政府的信用.

3.行政决策实施中缺乏透明度

行政决策实施过程是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决策的实践检验过程,行政决策出台后,必须得到规范的贯彻执行,才能使决策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然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在行政决策实施过程中,常常暗箱操作,缺乏透明度,对其有利的决策积极执行,对其不利的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策的不透明源于政府在行政决策过程中的不自信,自身不自信怎能取信于人,又怎么形成政府信用?

三、政府在行政决策中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行政决策者的主观原因――利益驱动

行政决策者是决策活动中的主导力量,是科学决策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但由于“经济人”理性的存在,在行政决策制定的过程中,具有了自身利益的取向,决策者因而变成了一种利益主体,屡屡出现与民争利,甚至借公共利益之名,行谋取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之实的现象.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超九成(95.2%)受访者认为,政府信用需要建设中最紧迫要做的事情,是“政府工作人员树立政府为民的思想意识”,达42.2%占比最大.

(二)行政决策过程中的客观原因――制度不完善

1.决策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行政决策体制虽已具有比较完整的基本框架,但还不成熟,仍然存在着权力过份集中的问题.虽然已经提出建立权力下放、分层决策的新的决策机制,但实际上还存在着党政不分、权限不明、责任不清的弊端.这种体制的存在往往在政策实施中使得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脱离,使得决策者没有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造成有些行政决策者不顾后果,轻率决策,一旦决策失误,决策者又推卸和逃脱责任,导致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

2.决策程序不规范

规范的决策程序包括:决策目标的提出和调查程序、决策方案的产生和论证程序、决策最终方案的选定程序、决策的执行程序、决策执行的评估程序、决策的修改废止和创新程序等.我国目前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缺少必要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制,许多行政决策者习惯于个人决策、集权决策,放弃一些必要的决策程序,使得决策造成严重的缺陷,导致决策的失误甚至完全的失败.

3.决策责任追究不深入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的立法,只是在现有的法律、政策、党纪中有部分规定成为我国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的依据.行政领导的责任必须和权力相统一,谁决策,谁负责.目前,虽然已有不少的地方政府为规范行政决策制度,建立起了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但问责的客体和主体、问责的程序、问责的范围、惩处的尺度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实际执行起来缺乏持续性和惩戒性,追究的动力主要取决于上级领导的态度而非固有程序.

四、行政决策中政府信用重建的几点建议

1.加强公务员队伍的诚信建设

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关键就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重信用的公务员队伍.一是要在思想上强化公务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公务员的信用意识.任何一名公务员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力,不能滥用权力.要遵循“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须赔偿“的原则从事行政决策活动.二是要在制度上不断完善公务员法律体系,通过相关的权力制约机制来加强公务员的信用建设.谁不负责任,就应当追究谁的责任.三是加强机制.公务员腐败是政府信用的致命伤.只有认真落实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规范行政审批制度,才能全面杜绝公务员的“寻租”机会,努力形成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治理腐败行为,提升公务员的诚信形象.四是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公务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公务员的执行力.公务员执行力的强弱是社会和人民群众评价政府信用的最直接的参照系,所以公务员执行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和政府信用建设密切相关的.

行政决策中政府信用的重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行政决策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不断完善行政决策体制

一是要理顺党政关系、政企关系,明确党、人大、政府各自的决策权限、职责和范围,改变决策在党委、责任在政府,权力在上级、责任在下级的现象.真正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发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二是在行政决策组织结构方面,要不断拓宽公民参与决策的渠道,搭建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平台,完善重大决策征询意见制度,推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扩大和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提高行政决策透明度.

3.不断完善行政决策程序

行政决策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工程.从决策目标的提出,在调查研究和调查信息的分析加工的基础上,提出决策方案,到对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咨询、向社会公示,到决策方案通过集中制最终选择确定,到决策付诸实施,到对决策实施情况的评估,直至决策的修改完善或者终结,这是决策的一个完整的程序.只有使这些程序制度化,使决策者严格遵循这些程序进行决策.如果缺少或者不进行某个决策程序,就不能继续进行下一个决策程序,必须完成所有的决策程序,才能够进行最终的决策.这是减少行政决策失误,形成正确决策的必要条件,舍此别无他途.

4.不断完善行政决策纠偏制度

追踪决策对于及时发现错误、避免更大损失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在行政决策执行过程中,有关人员一定要注意调查研究,密切注意即时情况,一旦发现目标出现偏差,就要及时查找原因,到底是决策本身问题,还是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而产生偏差,然后对症下药及时纠正偏差.如果确定是决策本身的问题,要及时修正决策甚至中止原决策.

5.不断完善行政决策问责制度

政府要加快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的立法工作,《公务员法》、《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等法规均作出了“加强重大决策责任追究”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行政问责制度,但实践操作中,尚未完全到位.政府一定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明确问责主体、问责内容、问责对象、问责程序,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与决策责任相统一.

政府信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当前社会信用普遍缺失的转轨时期,我们要把政府信用重建和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长远规划,稳步推进怎么写作型、责任型政府的建设,重构和完善政府信用.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