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筑没有风格

点赞:4016 浏览:143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这个奖应该发给两个人

南都周刊:得到获奖消息后第一反应是什么?

王澍:第一反应是这个奖发错了.奖应该是发给两个人(王澍和其妻子陆文宇,其“业余建筑工作室”为两人合开),不应该是一个人.若只是我,很多作品是无法实现的,也不会有这么高的质量.


南都周刊:获奖对你会有什么改变?

王澍:其实没什么改变.消息发布时,我正在美国,又不上网,所以不大清楚国内的情况.现在我担心的是,蜂拥而至的媒体会影响到我正常的工作,我还是希望能按照以前的节奏开展工作,而不要让获奖成为负担.当然,我也愿意借这个机会,在建筑文化、建筑教育的推广上,花一些时间.

南都周刊:通常普利兹克建筑奖有“终身成就奖”的意味,大多颁给那些事业已经到达辉煌顶峰的“大师”.这次发给你―一个事业正处在上升过程中的建筑师,有什么感觉?

王澍:我觉得对我来说这是个鼓舞,但对我在做的工作不会有改变,还会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工作.

南都周刊:“原来的方式”具体指什么?

王澍:我的工作室叫“业余建筑工作室”.我们的工作方式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于大多数的事务所,我们用研究性、实验性的方式在做建筑.我们现在的建造方式,决定了我们要控制建筑的数量和质量,我们很少接项目,但每一个项目都会对质量要求很高.

南都周刊:这就意味着,虽然今后会有大把甲方来找你合作,你也不会滥接项目?

王澍:肯定不会因为找的人多,就随便接.现在的工作方式,决定了我们的规模不能快速扩张.我们在建造过程中,涉及材料、建造工艺的研究等,助手也需要长期培养.

从另外一个层面讲,获奖本就是对我们原来的工作方式的肯定,我们还会按照原来的方式去做,把速度放缓,深度做深.

南都周刊:对于获奖的意义,大家各有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可推动建筑文化传播;二是对于很多有理想的建筑师是个巨大鼓舞;三是标志着国际对中国建筑设计的认同.你自己怎么想?

王澍:我想这次获奖最积极的意义,是第一点,或许会让大家对建筑有更深度的关注和思考.我之前也获得过一些重要奖项,比如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特别荣誉奖、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法国建筑学院金奖等,这些也是国际建筑界比较有分量的奖项,甚至很多建筑师是在获得普利兹克奖后才获得的.有意思的是,国内并没有太大反响,但这次影响很大.

我想对有理想,长期保持真诚态度的建筑师来说,也会是鼓励.我的建筑都在国内,建筑活动也在国内,很多年轻建筑师都和我很熟,他们知道我的工作状态,了解我的作品,我为何获奖是他们可看到的,他们自然也就相信,只要通过努力,他们也可以实现理想.

最近我一直在美国讲学,也和一些美国学者有过交流,这个奖第一次颁奖给中国建筑师,他们也认为,这对中国建筑来讲有积极意义.

让传统有生气地活着

南都周刊:有人说你获得这个奖早了点.

王澍:我自己也有这个感觉,我从来也没想到会这么快.但反过来讲,过去的十年是中国建筑爆炸性发展的十年,我们这十年产生的建筑作品的数量,是西方二十年甚至更多时间才能产生的.就我个人来说,我这十年的探索,以及建成作品的数量,已经是一个建筑师在常规情况下几十年才能完成的.中国处在特殊的发展时期,也给我们建筑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以及“提早”获奖的可能性.

南都周刊:你是否担心,获奖之后你的建筑风格被大量地模仿?

王澍:事实上,我的建筑是没有风格的.一个建筑师一旦有了风格,对他的设计生涯来说,或许就是死亡.所以我一直避免出现风格,避免被贴上某种标签.

南都周刊:这是第一次把这个奖颁给中国国籍的建筑师,国外媒体评价你的获奖是中国国家的突破,也有人认为这只是对你个人的褒奖,你怎么看?

王澍:我想上述两方面都有.但谈到中国文化的建筑表达问题,习惯地用国家的角度,这种表达经常是象征的、符号化的、宏大的,其实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如何从建筑师个人的真实感受入手.

南都周刊:几乎所有评委对你的评价里面都有“根植于当地文化的底蕴,又能与传统元素相结合”,重传统成为你获奖的重要理由.

王澍:这个问题是世界建筑师都很关注的问题.去保护传统,传统还是会消亡.更重要的是,在保护传统的同时,如何能让传统继续有生气地活着.

南都周刊:有人说正因为你早年英语不太好,成就了你.如果你也早早出国,接触西方的建筑理论,可能就不一样了.

王澍:每个人所走的路,都有些因缘际会.我没有出国学习,但我对西方建筑的了解,可能在很多有海外学习经历的人之上.早年虽然一直在国内,但我从来没有将眼光只放在国内,除了建筑本身外,也会做很多探索,比如哲学、人类学、现代文学、社会学等,我都有广泛的涉猎.我希望自己的建筑观有广阔的背景.对于个人成长,我一直认为重要的是你内心是不是坚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探寻城市化进程中其他可能性

南都周刊:我们来谈一下城市.你的建造模式对于中国城市问题的解决有多大意义?

王澍:我的工作是在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其他的一些可能性.这种建造试验对于城市的意义,对城市化是否是中国城乡发展唯一的选项,我想这些都是一种积极的范例,而不只是某种艺术的美学与趣味.我们谈城市,往往是先入为主的,会想到什么是城市,什么不是城市,也往往会参照西方的样本,伦敦是城市,纽约是城市,那么中国城市的本质是什么,中国本土化的城市是什么样的?中国是有城市的,一直都有,把中国文化中的城市,转化到现实的语境中去,并超越传统的城市的,这才是对现代城市的回答.你可能也注意到,在我落成的项目中,实验规模都很大,在西方很可能要20年才能达到的推广规模,在中国几年间就做到了,今天只有在中国才有这种可能.为什么要这么大的体量?我一直注重对实验的大规模推广.

南都周刊:就这个话题,我有一个疑问:你的代表作品―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在体量上已经是城市的规模,它是“瞬间”造成的―其建造的方式似乎是反传统的,甚至是很西方的,它的产生在多大程度上是传统的?你又是怎么控制其尺度的?

王澍:这个问题很有深度.能在这么大的规模上实验,机会是很少的.虽然这个体量的建筑在过去的十年,在中国可能产生了1000个甚至更多,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但我能以如此的自由度去做这么一件事情,首先在于中国美术学院对我的绝对信任.

现代建筑做得很快,这是这个时代的特征.经过短时间的设计,然后快速地建造起来,在中国,这个速度会更快.象山校园确实是快速形成的,在这个建造过程中,我一直在考虑的是,如何让这么大体量的建筑群,超出个人的特征.这就是说,为什么在象山校园的二期,你能看到明显的不一样,一些很难想象的建筑类型,组合到了一起.我是有意识地选择不同的空间类型,让其空间都有所差别.

象山校园是西方的还是传统的,我想可以这样来看,和西方城市反映出的文化等级关系不同,中国的城市更注重的是水平关系的展开,比如建筑和山水的对话,建筑和建筑的对话,建筑和场地的对话等等.象山校区呈现出的特征显然是后一点.

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

南都周刊:从1987年到2010年,24年间日本共有四届(5人)摘得普利兹克桂冠.接下来的20年,中国会不会也出现同样的情况?

王澍:如果不被经济利益轻易诱惑,坚守理想,更多从真实的生活体验入手,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建筑师获奖.

南都周刊:日本现代建筑有它的共性和特点,识别性很高,中国现代建筑的内核在哪?

王澍:从传统看,中国建筑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要比日本传统建筑丰富得多,广阔得多,给现代建筑提供的潜力也要大得多.

南都周刊:你是否找到了多年前贝聿铭所说的中国建筑师应该找到自己的道路?

王澍:我只能是约略地看见了.这些年我的工作,一直是对这条道路的探索.中国文化重要的一点是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主张一个开放的探索状态,不纠结于风格,而是注重问题的解决.时间长了就有了脉络,我走过的道路是清晰的.

南都周刊:那么你觉得目前中国建筑师最缺失的品质是什么?

王澍: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我建议建筑师要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这个很重要.对于传统,重要的是去做,谈是谈不出来的.建筑师要和工匠在一起工作.当然,传统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体会,不能着急.

我的建筑没有风格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建筑师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南都周刊:你未来最重要的计划是什么?

王澍:这些年来,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在建筑教育上,接下来,会花更多时间在这块,因为建筑教育是关乎未来的.我们需要鼓励更多的建筑师开始对本土的探索,让中国的建筑师能与国际自然地对话.说到未来,我在建筑教育上还有一定的野心,我想把立土的建筑教育系统地做起来.一个人的力量不会太大,需要一群建筑师一起去做,需要大量的研究,这是我最大的一个目标,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建筑教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