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师德修养

点赞:28793 浏览:1318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103-02

摘 要:当前形势下,中小学教师面临很严重的职业倦怠倾向,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有外部原因,也有教师的自身因素,这将严重的影响当前教师队伍素质及师德建设,应该从外部环境的改善级教师自身心理的调试来解决这一现象,才能在师德建设中取得良好的成效.

关 键 词:教师职业倦怠师德修养

常常听到身边的同事(自己也是)长声慨叹:“烦死了!烦死了!”甚至有个别同事如果遇到心情很不好的时候还会说:“不如死了算了.”经常出现上课因为一点小问题就对学生大发雷霆后被气得浑身颤抖的情况时而发生,有的时候甚至是莫名其妙的对学生、对同事、对领导发脾气,整天牢骚不断,满肚子的委屈怨言等以上这些情况时现在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呢?我认为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倦怠.据《法制晚报》和新浪教育频道的调查数据显示:感觉生理耗竭和对自己职业评价衰落是教师中的普遍现象.参与调查的近六成被调查者有生理耗竭的现象.参与调查的5621人中有93%的是教师.其实各行各业都存在职业倦怠的问题.为什么唯独教师对职业倦怠的反映如此强烈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职业倦怠.

1职业倦怠及其基本表现

职业倦怠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渡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许燕教授是这样肯定职业倦怠的:“职业倦怠是种在工作的重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是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我们可以看出,职业倦怠是由于过重的工作压力或是其他外部压力造成的.表现在教师身上基本上是:身体上经常疲惫不堪,对疾病抵抗能力下降,经常出现失眠、头痛、背痛等;智力上的表现是经常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早早的出现记忆力下降、忘东忘西;情绪上经常表现为脾气暴躁、不相信人、消极否定的去看人看物,由此时常会感到孤独等

2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教师之所以会产生职业倦怠心理,我的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内在原因:教师的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教师工作的直接对象是学生,是实实在在的人,有血、有肉、有灵有思想.教师想要把一个个活的实体塑造成教师心目中、家长心目中、国家社会需要的人,可是我们面对的这些产品是有思想的,会反抗,不会机械的接受“塑造”.这就要求教师要长年累月、不厌其烦的对他的塑造对象进行思想上、心灵上的教育.这样的工作要从教师的参加工作之日起到退休之日止,我们计算一下,一个师范毕业生基本上是从20岁就开始工作了,到她退休之日最起码要30多年的时间.30多年从事一成不变的塑造人的工作,而且这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另自己感到不公平但又无可奈何的“事件”,这样一来,倦怠情绪就会在工作中产生出来.


2.2外在因素:社会在变,人在变,人的观念在变,教师面对的工作对象也在变.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个别教师的极端行为的报道变成了教师的“普遍行为”社会上对教师的评价也越来越坏,个别地区对教师的相应政策也没有得到及时落实,而且在前些年拖欠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的生活待遇、住房、医疗等切实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教师对职业的厌倦.

3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

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时会感觉所有的事情都是对自己的威胁,生理症状变得经常性,教师个体的自信心完全降低,对工作态度冷漠,直觉混乱.社会关系紧张,许燕教授认为:“职业倦怠已成为教育领域的职业病.”就像当年的非典,近年来的禽流感一样,在教育领域蔓延,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威胁.

当教师在处理自己与学生与事业以及与自身人格修养的关系中出现违背道德规范的现象时,其背后一般都可以找到职业倦怠这一隐患.职业倦怠反映出消极感受倾向于极端和机械,使师德失去了积极的心理基础,对待学生,本来学生好比是未装满瓶的水,在心理健康的教师眼里,看到更多的那半瓶水是满的,用积极的心态正面地对待评价学生,学生因此得到激励,师生关系融洽.相反的,在职业倦怠的教师眼里,看到的是那半瓶空水,因而总是用消极的眼光和负面的评价对待学生,感到学生一无是处,难以相处.学生因而感觉受挫,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师生关系也随之紧张.在对待自己的职业上,心理健康的教师在付出中体验自身的价值,感受其中的乐趣,享受自我实现的满足.职业倦怠的教师以消极的心情和态度对待工作,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搬运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没有起色,或是从早忙到晚,校内家里忙忙碌碌没有目标,工作不讲成效.症状可以广泛的波及整个人的人格修养的方方面面.在认知上,无论是直觉、记忆、思维都处于非激活的状态显得迟钝、机械、极端,对自己和他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能力降低.在情绪上对挫折、身体的不适等体验强烈,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在意志上体现武断、怯懦、拖拉等特征.这一切严重阻碍着教师的师德修养的形成.

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师德修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4教师职业倦怠情绪的解决

教师倦怠的现象提示给我们: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能忽略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基础.为了防止和克服职业倦怠情绪,我认为一是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要教师提高自身的调节能力.

4.1外部环境.

4.1.1职业希望:在媒体的宣传中避免“晕轮效应”,把个别教师的个别问题扩展成整个教师队伍的问题,关注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

4.1.2待遇不公:社会上对教师劳动价值的评价,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要伴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要使教师经济待遇与公务员相当或略高于公务员水平.任何人都会因为经济待遇的提高而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价值,教师更是.

4.1.3工作负荷:应试教育的弊端带给了大部分教师沉重的负担,学校任意占用老师的休息时间,没有休息日、节检测日.加班加点的追求升学率,要给教师工作时间留有余地,空出让教师身心放松的一定时间.

4.1.4社会期待:社会对教师的期待过高,一味的用“春蚕”“蜡烛”来要求教师,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情感和爱好,也要照顾自己的生活家庭.

4.1.5工作环境:学校领导要力争给教师创设一种宽松、舒适、整洁、明亮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愉快地组织环境.

4.2自我心理调整.

除了以上外部环境的创设以外,更主要的是要教师自设调适好自己的心理,从性格、心理、思想等各方面去调适自己,才能变倦怠为热情.

4.2.1性格特征:教师要在情感上又冷漠变热情;态度上偏执变公正;从意志上的专制变;理智上变因循守旧为开拓创新.如果这样去努力,会很有利于克服倦怠情绪.

4.2.2心理调适:压力虽然来自于外界,但是对于压力的感受人人都不相同,对同样的不公平,越计较的人越痛苦;越“糊涂”大度的人越乐在其中;对于过重的负担,要调整好目标,分清轻重,有取舍才不会被压倒,调适好自己的心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就永远不会倦怠.

4.2.3创造中体验:在工作中如果一味的因循导旧、机械重复,没有创新,自然就会感觉日子是一样的平淡无常;如果善于突破常规,敢于创新,每天都有新的想法、新的改变,你就会感觉生活是那么美好,工作是那么带劲,怎么还会倦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