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德育理念在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点赞:17596 浏览:736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等教育人群中,女生的比例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女大学生的特点运用主体性德育理论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女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女大学生能在出色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的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实现其社会价值.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女大学生;主体性德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2-0085-02

一、当代女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1.对待女性的观点受社会的影响很大

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女性在很多方面不如男性.与此同时,在女性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外界不断的灌输这种思想造成意识失落.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女大学生,即使受到高等教育也有这方面意识和心理落差.

2.缺乏自立精神

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劳动,获得相应的职业并得到社会的认同,才是获得与男性平等的权利,才是“自立”的表现.但是在女大学生中“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事业型不如生活型”的观点很是流行.传统依附心理很严重,缺乏自立精神.

3.心理素质不足

女大学生在智力上并不弱于男大学生,但是在心理素质上的某些不足却直接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其突出表现是: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弱以及抗干扰能力差;面对失败,不良心境的持续时间比男大学生长;情绪上很容易波动,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在事业的追求上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

4.择业就业观不正确

择业的价值观比较功利,缺乏正确的职业规划.部分女大学生强调自我设计、自我选择,价值取向实惠化、功利化倾向十分明显;不能正确认识一次择业并不等于终身就业的观点,并且把目标定的过高,缺乏正确和清晰的职业规划.

二、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主体性德育

1.主体性德育的内涵

主体性德育就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其目的是造就学生能够自主地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道德选择、思想观点和行为准则,自主地确定赞成或反对哪种社会思潮,接受或拒绝哪种思想教育;是培养学生在碰到现有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与现实道德生活相互冲突或面对道德困境时,具有创造新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勇气和能力.

主体性德育理念在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实践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因此,作为德育教育者要在本质上认识主体性的教育对象.首先,作为主体的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已从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了自主、超越的层次,道德已经成为人自身发展的一种积极手段而不是消极适应手段;其次,要让作为主体的学生自主参与道德活动,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性的思考对社会道德作出选择时,具有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2.主体性德育实施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2.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他们的主体性就是要求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一方面,要了解、尊重学生的内在需要,理解关心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自立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在当今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里,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学生有着大量的“老师”和“学校”.学校很难像过去那样对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对学生灌输一些价值取向的信息.所以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必须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培养学生不仅能在各种道德选择中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而且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具有道德创新的能力和勇气.


2.2师生之间要加强交流

学生是德育过程中的认识主体,教师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影响学生,但是更离不开学生思想上的积极活动.而思想交流是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活动的主要体现,在德育过程中也就是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的思想交流,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理解、尊重学生人格,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社会人来看待.通过师生平等的交流思想、观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能够对德育工作从内心里认同.

2.3重视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实现主体性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际参与社会道德改革中适应价值多元、信息变化频繁、信息传媒多种多样的现代鲜活社会,培养学生在实践中面对新的客体,不断做新的尝试,在实践中增强主体意识.学校德育工作要解放思想,放眼于社会,积极地让学生参加实践社会,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上懂得选择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推动个体道德进步,进而实现社会道德的发展.

三、运用主体性德育对女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措施

1.让女大学生认识自我,加强对自己的肯定

女性在智能、体力、心理等方面与男性存在很大的差异.基本上来讲,女性的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记忆力和适应能力等都优于男性;抽象思维能力、爆发力、综合能力等弱于男性.但是这并不表明女性比男性差,在社会中很多女性创业并且获得很大成功的例子.女大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学习或者老师以讲座、讲座、讨论的形式,使女性并不比男性差的观点内化成自己的想法.在学校期间,找到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女大学生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同学或者老师交流,了解大家的心态和态度,更加加深对女性与男性平等的观点.

2.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培养“四自”精神

女大学生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的经典论著和观点,结合自身的情况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的经典论著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然后通过实践外化成一种态度和行为;并且作为知识女性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妇女解放的经典论述.女性一旦实现经济上的独立,那么对女性的传统的偏见就会失去其合理性.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并获得和男性平等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女大学生应该摒弃那种“干的好不如嫁得好”的观点,通过对自身的认识、准确找准人生定位,获得自己人生的成功.女大学生在当今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下,在毕业时找到理想的工作,必须在大学期间,发掘自身的优势并且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多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就可以在毕业面试中脱颖而出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部分女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沮丧和退缩,并且情绪恢复期会比男生长.面对这种现状,教师作为主体性德育的教育的主体,应该和女大学生多进行沟通,找到女大学生出现这种情绪的原因,并且在女大学生出现这种情绪和波动时,及时的了解情况并进行合适的心理辅导.对待女大学生的情绪恢复期较长的问题,可以进行专题的讲座或者讨论来了解和沟通解决这种情况的方法途径.

4.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面试的知识和技巧,并且组织模拟面试

主体性德育应该根据这一个情况并且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专业的辅导.除了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以及面试的主要内容进行知识传授外,最重要的是邀请企业里人力资源专家对当前的就业形式以及个人职业生涯的设定进行实地的讲解,并对面试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进行解释.除了知识的内化过程外,最重要的是进行实践.老师可以以职场逐鹿的活动形式邀请企业的专家来进行模拟面试,让女大学生发现并完善自身的不足.对于女大学生来讲,最为重要的还是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