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表彰的全国优秀员先进事迹选登

点赞:11648 浏览:470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编者按:全国开展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广大党员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同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在纪念中国成立85周年之际,经批准,由组织部表彰了一批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现刊载8位优秀员的先进事迹,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知识型产业工人的典型代表

孔祥瑞是天津港(集团)煤码头有限责任公司操作一队党支部书记、队长,在港口一线工作的33年中,把全部精力倾注在港口生产建设上,为天津港创建世界一流大港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天津市知识型产业工人的典型代表,是开拓创新、岗位成才的突出典型,先后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一、爱岗敬业,敢打硬仗的员.孔祥瑞爱岗敬业,扎实肯干,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2001年,天津港确定冲击亿吨大港,他从设备日常“管、用、养、修”着手,提高设备完好率,所管理的18台门机平均每台年作业量突破150万吨,门机作业效率达到了我国沿海港口最好水平.他勇攀高峰,不断进取.2004年,天津港吞吐量冲击两亿吨,此时他已调到新成立的煤码头公司,面对新人员、新设备、新操作工艺的诸多挑战,从抓队伍建设、提高设备效率人手,通过扎实的工作,所在的操作一队迅速成为公司生产的骨干,公司全年完成吞吐量2000万吨,为天津港成为我国北方第一个两亿吨大港、进入世界港口十强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勤于学习.开拓创新的技术人才.孔祥瑞多年来立职,坚持学习,刻苦钻研.他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并结合实践,将每天设备遇到的故障、原因、解决过程一一记录,不断总结和积累,具备了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提高生产效率,他细心观察门机司机的整个操作过程,认真剖析每一个环节,经过反复实验,将门机主令控制器手柄移动轨迹由“十”字形丰富成“星”形,形成了“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门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5.8%.他敢为人先,主持开展了公司大型系统设备翻车机“拨车机挂钩传动”技术革新项目,全年省下维修时间1800多个小时.自2000年至今,他主持开展了130多项技术创新,为企业创效6200多万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一流的业绩,成为港内外闻名的工人专家,被社会各界广泛誉为“蓝领专家”.

三、善于管理.职工拥护的模范支书.作为党支部书记、队长,孔祥瑞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全队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他善于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利用讲党课等多种形式,结合公司“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全队党员干部认清形势,居安思危,牢牢把握企业发展这条主线,把党支部各项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工作作风扎实、深入,工作间隙常常爬上几十米高的门吊操作间,与党员干部交流思想、学习、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到职工家中家访,了解职工家中有无实际困难,听取对单位的意见和要求,取得家属对职工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让职工感到集体的温暖.

四、率先垂范.甘于奉献的先锋战士.孔祥瑞工作中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尽管住家离单位有40多公里,只要单位有事,就直奔工作岗位.一次一艘装船机被撞倾斜,他急速返津,参加抢修工作,一干就是两天.因长期穿密封的工作服,他做过腹部粉瘤手术,可伤口没愈合就回到工作岗位,伤口感染了,他将药棉塞入伤口,打上绷带,一刻没有离开现场,直至门机安装成功.他为自己想得少,却时刻惦记着他人.多年来在全队开展“暖心工程”,为职工办的一件件实事好事都印在职工的心坎上.

活一天就要为老百姓办一天事

李鸿海,山西省翼城县隆化镇两坂村人,1983年至1998年任两坂村党支部书记,1999年至今任两坂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1年山西省委评为“全省优秀员”,2005年5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李鸿海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干部.他朴实、勤恳,一生都在为兴村富民辛勤操劳,直到身患癌症,生命垂危,仍视死如归,浩气凛然,奋斗在生命的倒计时里.

常年的奔波劳累,使李鸿海积劳成疾,沉疴在身.1999年,李鸿海一直认为的“胃热上火”,竟然到了吞食困难的地步,吃了吐,吐了再吃.在大家的劝说下,去医院一检查,他得的是晚期贲门癌.

2000年7月19日,李鸿海在建桥工地,突然感到力不从心,瞬间天旋地转,晕倒在河中.他被乡亲们送到了医院.这次手术,胃被切除了3/4,食道被切除了15厘米,肝被切除了一叶.然而,在手术后的第7天,他竟然出现在架桥工地,连手术后的缝合线都还没来得及拆掉.

2001年3月19日,李鸿海年仅28岁的儿子外出打工,发生车祸.但在为儿子办完丧事的第二天,他就强忍老年失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为了发展壮大村里的红枣产业,带领84名村民到外地参观学习红枣嫁接技术.

2003年7月1日,在两坂――宋家腰的油路铺设工地,李鸿海又一次晕倒在地,后被确诊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多发性脑梗塞,高压最高达到了220毫米汞柱,这意味着随时都可能引发脑溢血,导致死亡.住院期间,他刚能开口说话,就问铺油路的事.短暂的12天治疗后,李鸿海又偷偷地溜出医院,出现在修路工地上.

2004年6月,李鸿海的病情进一步恶化,癌细胞转移到腋下,病情不时发作,疼得他浑身上下内衣湿透.并且,左眼在治癌化疗中失明,右腿也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导致行走微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没有放下村里的大小事情,靠顽强的毅力坚强地为两坂村的发展奔波着、奋斗着.

从1999年至今,李鸿海的病情几度恶化,但他硬是靠着顽强的毅力与死神抗争,坚强地活了下来,在有限的时间里为群众做着无限的事情.

2003年,他为群众办了6件大的实事:嫁接了红枣30万株;给周边5个村免费提供枣芽30万株;建成了以两坂村为中心的红枣联合体;铺设了两坂至宋家腰、两坂至枣园、两坂至史伯共8公里油路;投资18万元建成450平方米的学校食宿楼一座;投资8万元,建起了使用面积达230平方米的农民夜校.李鸿海想到的不仅是本村,2004年两坂村投资20万元,给邻村王切村修起了王切大桥.

2005年,他又为村民办了7件实事:投资200万元的村南外环路已完成了土建工程;给隆化镇免费提供枣芽100万株,帮助全镇发展酸枣接大枣;投资20万元在村西打了两眼130米的深井;投资60万元铺设了村内2公里水泥路;投资6万元给村小学安装了暖气;投资15万元给邻村史伯村新建了梁庄桥;投资4万元解决了邻村史家腰村的人畜吃水问题.

2005年,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李鸿海又以高票当选为两坂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群众大会上,他又一口气向村民许下了三年任期内要为群众铺设1.4公里水泥路、再嫁接红枣100万株、建设优质高科技田30亩等18件实事.他说:“活一天就要为老百姓办一天事.”

李鸿海同志“用生命践诺”的感人事迹,特别是他身上体现的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品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的宗旨意识,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奉献不止的可贵精神,极大地激励和鼓舞着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

呕心沥血为国企

李龙珍是鞍钢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高级工程师.近年来,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自入党以来,她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呕心沥血,忘我工作,以振兴鞍钢为己任,把全部精力和聪明才智都倾注到鞍钢的技术改造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展现了新时期员的先进性.

她情注鞍钢,视党的事业如生命.李龙珍自1968年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被分配到鞍钢设计研究院以来,从事冶金行业设计工作37年,她把全部心血、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事业,倾注到鞍钢技术改造和为企业发展怎么写作上.无论是担任鞍钢设计研究院自动化室副主任、计算机室主任,还是担任副院长、院长,她都坚持在生产一线参与设计和指挥工作.现在她虽然离开了领导岗位,但仍然继续主持鞍钢重大技术改造的设计工作,以不变的工作节奏和工作热情,奋战在鞍钢技术改造的工地上.近年来,她主持和亲自承担了鞍钢1780热连轧生产线、大型短流程重轨生产线、无缝AG机组改造以及刚刚投产的鞍钢西区500万吨钢短流程生产线等多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工作,连年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为鞍钢振兴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她刻苦钻研,适应时怎么发表展要求.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鞍钢还没有开始大规模技术改造的时候,李龙珍就预感到祖国钢铁事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未来企业的发展必将对科技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她开始夜以继日地系统学习计算机和自动化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日语.有一次,李龙珍下班后冒着大雨赶到夜校,浑身已湿透.年轻的日语老师被她的毅力感动了,尽管别的学生都没去,还是为她一个人上了一堂课.她适应知识创新和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求,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而且结合工作实践,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其中《热轧带钢厂自动化系统总体分析》收入《中国现代化建设文库》.她参与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整体技术改造决策与实施”方案获第八届国家级一等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

她坚持自主创新,勇攀世界科技高峰.被称为鞍钢“希望工程”的1780工程,是一条具有当代国际水平的现代化生产线,该工程采用了当代热轧的十大最新技术,计算机控制.她作为设计总负责人,兼任基础自动化软件设计及现场调试中方负责人,组织设计院有关人员反复研究方案,精心组织设计施工,仅用31个月就完成了项目建设,顺利通过在线调试,技术水平达到世界一流,而且工程投资由国家批准的63.4亿元压缩到45亿元.技术国产化一直是李龙珍的最大愿望,1700工程就是由她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反复论证,不断实践完成的鞍钢又一“希望工程”,是我国首条自主创新、自行设计制造、软件编程、施工调试,并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短流程热轧带钢生产线,向济钢输出这一成熟技术,成功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热轧带钢生产线依赖国外成套引进的模式,实现了鞍钢几代人引进新技术、消化创新和技术输出的夙愿.她主抓科技工作以来,有8项工程设计获国家级优秀设计奖,36项工程设计获省、部级优秀设计奖,7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李龙珍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她逼退死神,创造了辉煌人生.她积极乐观,坚忍不拔,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工程调试最紧张阶段,经常晚上加班至凌晨才回家.由于长年过度劳累,她始终被疾病困扰,七年之内做了三次大手术.2000年6月,她做了颌下腺摘除手术,手术第三天就到施工现场和同事们一起研究脱硫扒渣PLC系统集成的问题.安全帽的带子正好扣在刚愈合的创口上,疼痛难忍,她全然不顾.2003年1月,她被确诊患有乳腺癌,在入院治疗前一直以饱满的热情工作在设计、施工怎么写作现场.手术后的第3天,当同志们到病房看望她的时候,她已坐在病床上打开工艺图纸研究设计方案了.同事们被她身患重病,却如此顽强、如此奉献感动了,大年三十当她从沈阳回来时,设计院的同志们自发地赶到高速公路出口,用鲜花和掌声欢迎他们挂念的院长归来.李龙珍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体现了“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鞍钢精神,生动诠释了员先进性的深刻内涵,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层民警

施华山,江西省贵溪市局流口派出所政治教导员.在贵溪,他的名字总是和“打拐英雄”、“打拐神探”等称号联系在一起,因为自1991年以来,他先后从闽、粤、苏、鲁、赣、冀、内蒙古、新等10余个省区市,成功解救出168名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抓获人贩子38名.

施华山的“打拐”历程始于1991年.那年,施华山是基层派出所的一名治安民警,他的第一名解救对象是17岁的被拐少女小徐,地点是偏远的闽南山区安溪县.当时,施华山和小徐的父亲翻山越岭,马不停蹄地赶了3天3夜,好不容易找到那个村子时,却扑了个空,原来小徐又被人贩子转卖到了其他地方.当天晚上,施华山怎么也睡不着,到了后半夜,施华山突然想到:如果找到人贩子,不就能找到小徐吗第二天,施华山便和小徐的父亲赶回贵溪,重新找到线人,根据所提供的线索,没费太大的周折,就在鹰潭火车站抓到了3名人贩子,并顺藤摸瓜查到了小徐的下落.于是,施华山再次南下福建,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将小徐顺利解救出来.

别看施华山人长得粗粗壮壮,书读得也不多,可一到关键时刻,脑子灵,办法多,想得细.有一次,施华山在广东揭西县解救一名被拐少女小陈.按照小陈家人提供的地址,找到那个村庄,却不知道具体是哪家哪户.这是一个有着近两千户人家的大村庄,当地派出所派人查了半天,也没有个结果.于是他就去找旅社老板闲聊,这一聊施华山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原来这里老鼠多,家家爱养猫.施华山计上心来,转身就到农贸市场写了4只小猫,用笼子装好.第二天,他穿上便服,戴上草帽,和小陈的父亲扮成卖猫的小贩,一前一后,大模大样地走进那个村庄.施华山一边走一边用贵溪话大声喊:“卖猫咪,卖猫咪”,到了下午5点来钟,整天被关在屋里的小陈听到了这熟悉的家乡话,她推开窗户想看个究竟,施华山一眼就看到对方,并生怕她看到自己的父亲,控制不住感情而坏了大事,连忙用贵溪话叮嘱小陈作好准备,晚上再来救她!施华山猫也不卖了,心里暗暗记住那栋房子,看清路线,并作好记号.当天晚上,他们按计划顺利将小陈解救出来.为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施华山不仅扮过卖猫的小贩,也扮过收山货的老板,扮过女孩子的娘舅,还扮过别人的“孝子”,披麻戴孝给人送葬等

2001年9月贵溪市妇女吴某被人贩子拐卖到福建安溪县大枰乡香伦村.接到吴父要求解救的请求,施华山于10月13日率助手启程南下,解救小组在和当地警方取得联系后,决定当晚子夜开始解救.10月14日子夜时分,解救小组冒黑驱车沿着崎岖的山路缓缓前行,由于路窄坑多,一边又是万丈深渊,随时都有车毁人亡的危险,车行约20华里险峻山路后,解救人员找到写主家,以极快的速度连拖带拉地将吴某带到停在村外1公里多被雇请来的车上,谁知车没开多远就被早有耳闻的村民设置好的大石路障堵住了回程的路.黑暗中,所雇的3部车全被村民砸毁,当地派出所副所长也被乱石砸破了头,血流满面,随行记者全部挨打.

英雄成功的背后,总有数倍于常人的艰辛和牺牲.一则“英雄忠孝难两全”的事迹对此作了最好的注释.2002年8月2日上午,贵溪市白田姚家村村民汪某找到局领导,请求指派施华山帮助解救1997年3月份被拐卖的女儿.而此时施华山正在医院病床前陪护病重的80高龄的母亲,他顾不上叮嘱家人,只和母亲简单话别后便匆匆启程南下广东.8月5日,施华山一行人费尽周折终于赶到普宁市.在普宁市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好不容易打听到确切地址,施华山立马折回与当地警方会合,共商解救方案.正在此时,贵溪家中打来告知:母亲于当天中午1时许因抢救无效病故.噩耗传来,未给母亲尽最后孝道的施华山强忍悲痛,含泪托付局领导帮他料理母亲后事,随后在当地警方大力协助下于当天下午3时许将汪某的女儿顺利解救出来.

施华山虽是个普通民警,但是在贵溪却是个知名人物.尤其是在他工作的贵溪南乡一带,施华山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群众熟悉他,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打拐”.在百姓眼里的施华山不仅是“打拐神探”,还是“守护神”、“贴心人”.1998年春节前3天,施华山接到群众报案:邻村一个村霸池某带着两把短铳对村民敲诈钱财.施华山冒雨赶到那里,见池某和另一同伙正往外走.施华山借着雨幕,快步追上去,一把揪住池某的衣服后领,同伙见状吓得撒腿就跑.池某平时横行霸道惯了,哪里把施华山放在眼里,伸手欲从怀里往外掏短铳,施华山一手揪住他的衣领,一手死死按住他掏的手,两人就在稻田撕打起来.最后,施华山把池某按在水田里,戴上了,他自己浑身上下也湿透了.除了这个当地一霸,这个村的村民们高高兴兴、踏踏实实地过了一个年.

施华山在农村派出所工作20余年来,把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都倾注于党的事业,在打击犯罪、伸张正义、保护人民的工作中,发挥了一名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真心爱戴和广泛赞誉.2005年8月13日,施华山被授予全国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因为施华山是新时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优秀基层民警和员的代表,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军营里走出来的“农民”

一、奇迹在大山墩出现

大山墩是广东省广宁县南街镇黄盆村几个荒芜贫瘠的山头的统称.这里贫瘠到飞鸟不在这里停留,野兽不在这里过夜,因为这里树长不高,草长不盛,花开不鲜.然而,一位从军营里走出来的少校军官贾东亮,就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创办了“八一”生态农场,以军人特有的顽强意志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员争当时代先锋的理想信念,用8年的时间,硬是在这片荒山野岭上创造了人间奇迹.

他在约400亩的山坡上种上了30000多株沙糖橘,年产著名的沙糖橘好几十万斤销往北京、上海等城市.他在40多亩鱼塘里放养了数不清的鱼,年产量达到10多万斤.他建起了大型养猪场,平时存栏的猪达1000多头,每年出售生猪约3000头.他创办的这个“八一”生态农场,每年纯利润可达到100多万元.

他致富不忘群众,帮扶群众60多户,帮助他们共同创业致富.他开发荒山发展种养业的作法对当地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在广宁全县种植沙糖橘面积达到了18.3万亩,2005年广宁县被评为“中国沙糖橘之乡”.如今的大山墩,那可是水中鱼儿跳跃,栏里鸡鸣猪叫,坡上瓜果飘香,山头山花烂漫,昔日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

二、立志向荒山进军

贾东亮18岁从河南商丘入伍,18年的军旅生涯,他多次立功,先后两次被送到军校学习,后调到空军空降兵某部从事通讯工作,并荣升少校军衔.正当仕途顺畅,前程锦绣的时候,他却决定复员.一旦离开部队,必须自谋职业,否则连自己也养活不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领导疑惑,战友疑惑,同学疑惑,家人更是反对.但贾东亮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想在经济建设上显身手,他想减少国家负担.这就是他的选择,一个充满艰难困苦、挑战无处不在的选择.

贾东亮在部队时曾被派往广宁县木格镇,对广宁的青山绿水、风土人情有所了解,因此决定来广宁创业.既然决定了,就义无反顾.

大山墩距广宁县城4公里,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山里,没有电,他点蜡烛;没有房,他以每天1元的租金租用村民一间废弃了的鸭棚;没有自来水,他饮用山塘里的水.他每天4点钟起床上山,晚上7点钟下山回到鸭棚,一天的工作就是挖山、开沟、清理沼泽改为鱼塘、种植果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别人还在甜梦之中的时候,他已到城里一家屠宰场拉猪毛做肥料改良土壤;当别人在酒楼上欢声笑语“喝早茶”的时候,他却在沟边渠旁挥镰割鱼草;当别人携妻牵儿逛商店的时候,他却拿着一杆秤蹲在市场一角,像普通小贩那样卖自己鱼塘里生产的莲藕等很多人对他投来疑惑的眼光、同情的眼光、甚至轻视的眼光,但他全然不理会这些,军人自有军人与众不同的特质,在军人眼里,没有突不破的堡垒,没有攻不下的山头!

三、在挫折中奋进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贾东亮的“八一农场”曙光初露的时候,1999年冬天一场50年不遇的霜冻,把贾东亮种在山坡上的荔枝、香蕉、杨桃、芒果、菠萝、番石榴等果树全部冻死,只有少数沙糖橘、贡柑、沙梨等不怕冻的果树逃过了这场劫难.鱼塘里的罗非鱼、白鲳等也全部冻死塘中.

这一场天灾,直接损失达10多万元,他的经济一下陷入了困境.这时,当地政府和周围的人们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一场天灾使贾东亮清醒地认识到,光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还不够,还要有科学的思想来指导,要因地制宜,科学种养.

于是,他写来许多有关种养方面的书籍,白天干活,晚上读书,如饥似渴地从书本中汲取科学营养.他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他不但从书本上学,还从有经验的老农、老技术员那里学,从电视台的致富经里学,从网上学,从别人失败的教训里学等等.他在学习中发现了科学种养的奥秘,在实践中掌握了科学种养的技术,这使得他的生产始终走在市场的前面.

比如养猪,他从养土猪转为养瘦肉型猪,又用野山猪和家猪进行杂交,最终占领了市场.比如养鱼,他根据不同鱼种的不同习性,实行立体式混养,40多亩鱼塘年产鱼10多万斤.比如种果,他不再种那种怕冻的果树,改为大做沙糖橘文章.30000多株沙糖橘年产量达到几十万斤,上市时供不应求.

贾东亮经历了挫折,在挫折中思考,在挫折中奋进,振作精神,昂扬斗志,吹响了胜利前进的号角.

四、党旗在大山墩上飘扬

8年开山创业,贾东亮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始终以一个优秀员的要求来衡量自己,牢记宗旨,怎么写作大众.这些年来,附近的村民见到沙糖橘能赚钱,就都纷纷写苗种植,但是对沙糖橘的种植、护理却不懂,村民们就登门向贾东亮请教.每一次,贾东亮都是笑脸相迎,详细讲解,直到对方明白为止.有的村民想养猪,但没钱写猪苗,贾东亮就免费为他们提供猪苗或先供猪苗,等卖了猪再还钱.他每年为村民们赊销猪苗达五、六万元.村民们养猪经验不足,他又变成了售后怎么写作员,随叫随到,边治猪病边传授知识.

在开展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八一”生态农场成立了创业党支部,贾东亮任党支部书记.他带头实施“致富工程”、“牵手工程”、“闪光工程”,联合有志创业的党员同志共同创业致富,研究着怎样帮扶60多户农民发家致富.规划着“八一”农场集科学种养、加工贸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宏伟蓝图.

一个军人就是一支标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贾东亮,这个从军营里走出来的“农民”,不要国家负担,艰苦创业的精神,致富不忘群众的高尚情操,就像一支标杆,更像一面旗帜,在大山墩上高高飘扬.

组织部表彰的全国优秀员先进事迹选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家级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甘愿为党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张学成是祖国大西北腹地甘肃省镇原县殷家城乡李园子小学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然而他在极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极不平凡的事迹.

一、身残志坚.与病魔作斗争

张学成同志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初中毕业后,就被聘为乡民办教师,到离家30多里的杏树沟创办村学.1972年2月,一次普通的静脉注射,使他下身瘫痪.身体虽然残疾了,但并没有改变他为家乡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理想和信念.他不顾家人劝阻,拄着拐杖踏上了返校的山路.上坡时吃力地往上挪,下坡时坐在地上慢慢地往下蹭.34年来,张学成依靠双拐往返在这10多里的山道上,寒来暑往,风雨无阻.

1993年,他的左腿在进行烤电治疗时,不慎造成大面积烧伤,在还没有痊愈的情况下,他强忍着灼痛,离开医院,返回学校;1996年他的左脚跟不幸感染,做了植皮手术,无法独立往返学校,每周只能让妻子牵着毛驴接送.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著信念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他一边跟病魔搏斗,一边坚持工作.1998年冬天,张学成的病情已越来越重,他已没有力气跨进教室门,就只好让学生将他的双脚轮流着抬进门槛,抬上讲台,然后趴在讲桌上讲课,手扳着黑板沿写字.一天,天下大雪,学生们等待着张老师来上课,10分钟过去了,还不见他到教室来,学习委员感到情况不妙,急忙出门,才发现张老师跌倒在雪地上,蚯蚓般地朝教室蠕动.只见他一手蹭地,一手仍紧紧地搂着学生们的作业本.学生们看到这情景全都哭了,硬要抬老师回宿舍休息,可张老师还是坚持上完课,检查完家庭作业后才离去.

二、坚守岗位,爱生如子

33年病痛的折磨,使张学成骨瘦如柴,体重竟然只有45公斤.但他并没有向病魔低头,而是凭着惊人的毅力,走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人生之路.为了给学生上课,或架着双拐挪动于十里羊肠小道,或骑着毛驴过崾岘翻深沟,披星戴月,顶风冒雪.

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张学成冬天为他们生炉架火,夏天为他们洒水扫地,擦鼻涕、拉裤子、理发、洗脸更是常有的事.他的宿舍平时是学生的开水房,下雨天就成了学生的集体宿舍,学生有病时又是临时病房.他经常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给贫困生垫交学费、写药、写作业本、铅笔等.

三、刻苦钻研.教学业绩突出

在教学工作上,他精心备课、扎实上好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搞好课外辅导.20多年来,他写的读书学习笔记有20多本,亲自制作的汉语拼音图片等教具有70多件.为了改进教法,他系统地学习《特级教师教案》、《教研通讯》等资料,形成了一套具有个人风格的教法.张学成注重新旧知识结合,灵活处理教材,讲得深透、生动,学生学得活泼;他既传授知识,又融思想教育、点拨方法于其中.还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给优等生开“小灶”,给后进生下“补药”,因材施教.


四、淡泊名利,回报社会

张学成不图名,不图利,当好一名教师是他一生无悔的选择.1993年1月,张学成破格转为公办教师,在这之前他的月工资由最初的5元、10元、15元递增到45元,最多时也未超过100元,但他从未计较过.他疾病缠身,经常吃药,家庭经济十分拮据,可他从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相反,他把家乡的教育事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1999年,他把陈香梅教育基金会发的2000元奖金硬要捐给学校.2000年3月,他又把行署发的1000元奖金捐给乡党委,用于支援老区的教育事业.他心里想的是:“为党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我惟一的愿望.”

实现科学精神与挑战极限的统一

李金城1984年从上海铁道学院毕业后到铁道第一设计院工作,20多年来,曾先后参加和主持了近十五条铁路干、支线和公路的勘测设计工作.他凭着对铁路建设事业的挚爱,凭着求真务实、对技术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凭着自身的勤奋努力,从一名普通的专业技术人员成长为国家重点工程、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勘察设计项目总工程师.特别是在近几年青藏铁路建设中,他锐意进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先后被国家、省、部授予多个荣誉称号.

一、不畏艰险.身先士卒.2000年6月青藏铁路勘察设计工作拉开帷幕,李金城同志作为铁一院兰州分院青藏铁路初测会战现场指挥长,他牢记党和政府“把青藏铁路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的重托,精心组织,勇于奉献.他带领参战职工在战线长、工期紧、高寒缺氧等条件十分艰苦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为铁一院几代人完成青藏铁路的梦想,为确保国家重点工程青藏铁路的如期开工建设,为青藏铁路全面攻坚年的顺利推进,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他没日没夜地奔波于各队组之间,处理问题、协调工作,在遇到急、难、险的工作时,他总是身先士卒,亲自参与到勘测工作中去,为勘测队员们鼓劲,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赢得了“拼命三郎”的称号.2000年9月8日,为突击完成唐古拉山附近无人区勘测最后40公里最困难、最艰难的一段任务,他亲自带队,在无人区的两天一夜里,冒着零下20多度的低温,顶着大风、暴雨、大雪、冰雹的不断袭击,连续作战,与自然抗争.平时就有心动过速和因缺钾导致的周期性麻痹等病症的他,由于身体不适,加之过度劳累,最后晕倒在泥泞的沼泽中,但他醒后仍然坚持现场指挥,同志们只好一边干一边抬着他指挥作业.

二、担当重任,不负重托.2000年12月,他调任铁一院青藏铁路项目总工程师并兼任院青藏铁路指挥部副指挥长,开始接受新的考验.他除了对青藏铁路全线随时进行设计复查,实现动态设计和动态补强之外,对现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及变更设计做好预测,制定应急解决方案.他积极履行职责,合理安排青藏铁路全线的生产和技术调度;协调总体组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对十几个专业的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具体组织;对各类技术方案和重点工程方案审核把关,参加各类技术方案汇报会、审查会等,工作有条不紊,充分体现了他的管理才能.青藏铁路往返一趟2000多公里,李金城几年下来累计跑了近百万公里,对青藏铁路线路环境等情况了如指掌.5年来,每年他在青藏高原现场的工作时间都在9个月以上,体重由180斤下降到只有120斤,凡是艰苦的地方、危险的地方,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他对待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科学选线、力求最优,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情况下,为国家做好投资控制工作.格尔木河2号桥线路方案比选中,他经过反复论证,使线路有效地绕避了“漏斗沟”这样一种地质现象,比原方案节约工程投资370万元.经过冒着生命危险,在无人区反复勘测、比选,并通过专家论证,现在采用的列车翻越唐古拉山线路方案,可为国家节约工程投资3亿多元.

三、尊重科学,勇于探索.青藏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高原冻土铁路,工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针对“高原、冻土、环保”三大难题,李金城虚心向专家学习、向实践学习,与广大技术人员一起提出并确定了总体设计思路,加强了高科技技术应用,深化了对冻土特性和机理的认识,实现了设计思想上“对冻土环境由静态分析转变为动态分析;处理措施由被动保温转变为主动降温;工程措施由单一手段转变为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理措施”的突破,确定了我国在高原冻土工程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对环保工作从线路的选择开始,他就确立了注重全局的环保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铁路对环境的切割;他主动邀请国内著名的高原动植物专家赴现场勘察,确立了大批环保项目.青藏铁路的环保投资约占总投资的4%,这在以往的大型工程中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中国所有工程项目中第一个考虑野生动物通道的工程.为造福子孙,保护好环境,他对植被、动物、水源、湿地、特殊的景观、地下的水文条件等青藏铁路需要保护的范围,时刻铭记在心,要求设计时必须最大限度保护好生态、保护好环境.如在线路跨过腐殖土深达六七米的湿地时,李金城和同事们创造了一种“碎石梅花桩”的施工方案,即打洞灌入碎石,让地下水有流动的间隙,以保护地下径流不会被铁路隔断.他提出采取设置取土场,以减少植被破坏面积.在动物迁徙通道地区,采用桥梁通过,并加大桥梁跨度,最大限度减少铁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较好地保护了生态.在工作中他不断总结,积累高原冻土铁路勘察设计的经验,几年来,他亲自组织编写了《青藏线多年冻土区勘测设计统一规定》、《青藏线勘测设计细则》等,是修建高原冻土铁路的宝贵财富.

李金城无论担任什么职务,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能够以一个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本职岗位上发挥着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履行着自己的诺言,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深得职工群众的爱戴.

矢志献身国防医学事业

程天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防原医学专家,复合伤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现为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全军复合伤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他1997年获“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年获“中国工程院光华科技工程奖”,2001年,曾荣获军委一等功.

矢志献身国防医学事业.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为填补国内防原医学的空白,他主动请缨,毅然从热门的病理学改行从事防原医学专业,一干就是几十年.为搞好课题研究,他数十次跋涉戈壁荒漠、雪域高原,在74岁高龄时,仍带领课题组到戈壁滩去做核辐射实验研究.为了获得现场资料和数据,他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很多次核试验硝烟未尽,就直奔核爆炸试验区,检验观察不同当量损伤后的临床病理变化,从而得到在不同距离和防护条件下救治核损伤的最佳措施.

勇攀军事医学高峰.他撰写的“烧冲复合伤的病理变化”专题论文、主编的《损伤及其防护》、《防原医学》、《创伤战伤病理学》等专著,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这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的病理学依据,而且为我国建立一个完整的核防护理论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亲手创建的防原医学教研室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79年,他主持建立了国内惟一的复合伤研究室,1991年被批准为全军复合伤研究所,1993年被评为全军重点实验室,2001年成为全军“重中之重”实验室.2005年组成“烧伤、创伤与复合伤联合实验室”,成为我军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呕心沥血培育科研新人.他把人才培养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每当有重大科学发现,他总是悉心指导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去总结,从论文的框架结构到文字表述都精心设计,论文完成后又逐字逐句修改.他淡泊名利,不计得失,排名时,总是将自己的名字从署名中抹掉或放在后面,让自己的部属和学生成为论文的主要作者.培养的研究生中,有2人获得国家杰出人才奖励,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2人评为总后科技金星和新星,5人成为博士生导师.为了培育人才,他继将获各种奖励所得的50万元奖金捐献出来作为人才建设基金后,今年5月,他又拿出获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的50万元奖金,10万元捐献给了西部贫困地区最困难的小学,40万元作为学科人才建设专项基金.目前,他带领的防原医学学科已经建设成为老中青梯次衔接、全面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国家和军队重点学科.

牢记宗旨永葆党员先进性.在20世纪80年代担任三医大校长期间,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特色取胜、以质量取胜”的办学指导思想,对学校改革开放以来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军事医学特色优势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姓军为兵的办学方向,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受到军委首长、总部领导和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至今仍是学校办学治校的根本指导理念.他党性观念很强,恪守“以德为先”的做人准则,无论是在领导岗位还是做学问,他都平易近人.他双目患青光眼病,医生多次嘱咐少用眼睛,但他搞科学研究和修改学术论文,总是一丝不苟.新近出版的240万字的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军事预防医学》教科书,是他坚持用放大镜逐字逐句修改、审定的,表现了一名老员对工作高度负责、精益求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