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理念

点赞:26594 浏览:1209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要求在坚持科学性的同时,强调个体价值与功能,同时把对象作为接受主体,将接受过程看作是对象的再创造过程,尊重接受对象的“接受情态”及差异,致力于对等沟通,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6-0060-02

近年来,有学者主张将接受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从可接受性角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怎样才能取得实效的问题.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即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这表明,将可接受性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不但具有可能性,而且在实践层面具有可行性.

一、接受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内涵的相融性

接受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由当时联邦德国的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所创立.这一理论认为,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来阅读的,因此,作品美学价值的实现是读者参与创造的结果,离开了读者的审美接受,作品就没有意义可言.这一理论观点和心理学中的认知学派认为人类认知活动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的看法如同一辙.接受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把信息传递和认知看作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而接受过程的有效性在于使传导者、传导内容、传导渠道和受传者有较高的契合程度.在这里,体现了对接受者话语权的尊重,肯定了接受者的接受主体地位,使传播过程成为一个双向建构、平等的对等沟通过程,而且这种沟通是接受效果良好的高效能的沟通.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当代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要求人们不但要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同时更要注重教育的个体价值,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来理解教育的本体价值,使人们更加关注教育对象的生命状态和生存状态.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三观”教育不但是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民族的复兴,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取得全面发展的必由路径.从这一点出发,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三观”教育,我们就会更加特别关注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体现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激励他们提升人生境界,强化他们勤奋钻研,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奋发向上的动机与追求.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强调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怎么写作人和帮助人,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人的潜能的开发和积极性的调动.我们应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是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及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有计划、有目的的对教育对象施加政治和思想影响的活动,这种活动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质和社会政治功能.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教育价值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履行其社会功能的同时也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提高怎么写作.在这里,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对人的价值和人的主体性的肯定和接受理论对接受活动属性和特征的描述,在内涵上并不相悖.在很多方面是相融的甚至是一致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要求在坚持科学性的同时,强调个体价值与功能的实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即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的属性特征,它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种要素的匹配及相互作用,其实践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接受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就是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内部联系.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特征,即思想政治教育传导的教育信息能够为受教育者所接受的积极特性和状态,其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合乎受教育者的接受特性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对应性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包括反映、择取、理解、整合和外化践行等一系列环节,可接受性也就是标志思想政治教育与这一系列环节相适应相契合的特性.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刺激受教育者,使其更好地感知所传达的信息,得到最佳的反映效果;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适应受教育者的主体需要,比较容易被受教育者选择进入其理解范围;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被很好地整合在受教育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且具有高度的可践行性,那么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可接受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是指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彻底性,能够满足受教育者对真理的追求.科学而正确的理论会赢得教育对象,马克思在1844年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明确表达了用科学理论说服群众、掌握群众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不仅取决于教育的科学性,而且还取决于教育的价值性.所谓教育的价值性即教育的合目的性,教育对个体的价值,也就是教育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教育的价值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要求和方向符合接受者的根本利益,能够满足接受主体存在、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主体性得到空前觉醒,人们在关注社会的同时也注重自身权益的追求和需要的满足.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不仅具有社会功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教育还应该体现它特有的个体价值与功能.教育也是一种怎么写作即教育也应该为人的发展怎么写作,为人的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帮助.思想道德教育应该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体现价值性,满足个体成长、发展中的合理需要,体现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有机统一.思想道德教育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强调个体价值,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要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把对象作为接受主体,把接受过程看作是对象的再创造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与实施者,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必须注意实践效果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和研究者必须时刻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和认可的程度,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有效性,从而根据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得确有实效.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教育接受不是无条件的,更不是教育者的一相情愿.思想道德教育接受活动的发生,必须以思想道德教育可接受性为前提.没有思想道德教育的可接受性,就没有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发生,也就没有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最大优势是,不是把对象单纯地看作为被动的客体,而是把对象视为参与教育活动的接受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活动,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对象是以接受主体的身份出现的,具有自主能动性、选择能动性和创造能动性.教育对象作为接受主体,通过自身的参与投入,使之能够能动地以主体的视角感受教育活动所表达的意义,然后,从他们自己的需要出发,将自身的情感、观念、意志“投射”到接受对象,进而选择、接受、内化教育活动所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使之在社会实践中得到自觉践行.把对象视为主体的教育,类似于现代教育理论中“合作教育学”倡导的基本理论观点,它有利于激发教育对象对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促使对象能够把教育活动看作是自己的事情和自己心甘情愿参加的活动,因而会更好地发挥肯定和强化作用,使对象对教育产生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性就会更加明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做到把对象作为主体来对待,其前提条件是它应该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具有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才能懂得尊重对象、了解对象,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和发展需要,进而通过适当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为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整体提高服好务,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价值功能得到全面实现.

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尊重接受对象的“接受情态”及差异,致力于对等沟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强调对等沟通,就是以人为本,坚持教育的性和平等性.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人群是多样化的、层次化的,而每一个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个体,对任何教育内容的接受,都是以其自身的判断、选择、内化等一系列思维运动为基础,都受到其本身的接受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自身心理倾向及习惯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受教育的主体特性相适应,接受活动才能有效进行.这就要求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契合性,也就是思想道德教育要与受教育者的接受倾向、接受水平、接受能力相吻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平等自主权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平等意识不断增强,迫切要求人与人的相互理解与尊重.特别是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电子媒体的发展,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在一个平台上平等地获取信息,正因为此,未来学家们普遍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没有权威的时代.信息爆炸和知识经济也对当前的组织管理构成了强大的冲击,现代社会也是一个组织危机和组织变革的时代,正因为如此,组织管理学者认为现代的组织管理就是协商、合作和沟通.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过时的、封闭的、单向的、行政命令性的教育方法,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有可能面临一场人为造成的现代社会的信任危机.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在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的基础上,采用讨论、启发、对等双向沟通交流和自我教育方式方法,使对象能够从感情到理性上得到接受,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总之,在实践中重视和应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当前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我们应从可接受性这一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新视角来审视、检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理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责任编辑宋桂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