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学与党史学

点赞:27620 浏览:1298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从近代历史地理学的产生、发展到现在,其在研究方法、学科理论方面已经日臻成熟,其与历史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对历史学的发展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者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史学界研究历史地理学与历史学关系的论著不算少见,而研究历史地理学与历史学之间的关系还比较少见.本文就历史地理学产生的渊源、背景,研究方法以及与历史学研究的关系作一分析.

[关 键 词历史地理学,党史学,研究

一、历史地理学产生的渊源、背景

1.与沿革地理学的关系

谈到历史地理学的渊源,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定义.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演变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因此我们很难将其与沿革地理学分开.这也是为什么确立于近代的历史地理学又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的原因.在历史地理学这一学科名称产生之前,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沿革地理.所谓沿革地理主要讲历代王朝的更替兴衰、疆域的消长、行政区域的变迁、古今地名等更易和城市都邑的变迁,这些都属于“沿革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很显然,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可以上及于东汉时班固所撰的《汉书•,地理志》,并可以追溯更长的历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沿革地理一般只是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而历史地理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还要寻求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变化的规律.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却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长期以来是历史学的一门辅助学科,它的成果往往被视为仅仅是给历史学的研究提供一个空间舞台而已.

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一般说来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也可用于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2.产生背景及发展

具有近代意义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端可以追溯到1937年2月在北京由顾颉刚先生发起创办的禹贡学会.当时正值国难当头,国土沦丧之际.顾先生创办此学会的初衷即是唤起国人保家卫国、寸土不让的爱国热情.这在他的《禹贡学会募集基金启》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他说“‘禹域’孰不思及华夏之不可侮与国土之不可裂者!”并于3月创办《禹贡》半月刊.其实,“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名称在1901―1904年逐渐随着日本近代学制传入中国,二三十年代在国内学术界已有介绍.随着禹贡学会的创立,历史地理学这一学科也就逐渐创立并发展起来,不过不幸的是不久爆发的抗日战争和随之进行的内战使禹贡学会不得不停顿.中国近代意义的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也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由史念海先生等一些老一辈的历史地理学家重新推动才又蓬勃发展起来.

解放后,党十分重视历史地理学的建设,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成绩.在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分别建立有历史地理研究所(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分别成立有历史地理研究室,并出版了大量的历史地理著作.如50年代,谭其骧先生承担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主编工作,这一工作,原来只是打算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后来扩大内容改成大型历史地图集,它以历代疆域行政为主体,以山脉河流为骨干,用按区幅、古今对照的方法,反映历代疆域行政区和主要河流的变迁,从原始社会到清朝,分装8巨册,390幅,它不仅超过《历代舆地图》,而且在世界地图的行列里也占着重要地位.

同时,解放后为了配合生产建设事业的需要,对历史时期的气候、植被、河流的变迁以及区域经济与农田水利、历史上的水陆交通运输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历史自然地理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已故的著名地理学家竺可桢利用考古资料所写的《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是历史时期气候研究丰硕的成果.

其次,岑仲勉、史念海先生对黄河问题的研究,谭其骧先生对海河的研究,侯仁之先生对沙漠的研究,都取得卓越的成果,有着对自己的新见解,对治理黄、淮和沙漠都有所贡献.

二、利用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深化党史研究

首先,历史地理学不像传统的历史学那样,缺乏对整个历史事件空间变化对应关系的研究.而是具有很强的时空感.必须将时间和空间结合得十分紧密,它不仅研究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和历史资料中的地理基础、地理背景,常常从空间区域范围内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来看待历史过程中的经济、文化、军事、政治事件的地理特征.可以说,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全面包含了时间和空间两个范畴.从时间上来说,它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时期,在某些方面已经涉及到地质时期、当代和未来.就空间而言,历史地理学要考虑地表下垫面的问题,还要考虑太阳辐射、太阳黑子、大气环流等问题,空间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地球科学、天文学等方面.(如夏商周断代工程)所以,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要将时间与空间紧密相结合,不能偏重于任何一方,偏重于某一方都会导致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的偏颇,使其依赖于历史或地理.离开了空间,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和历史学没有两样.而离开了时间,历史地理学与现代地理学也没有区别了.更不能称得上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党史学属于历史学的范畴,在研究党的历史过程中,当然也应当注意时间和空间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地理环境首先和主要是通过对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影响而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的.由于人类的一切生活所需最终都取于自然,因此,一部人类史主要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改造自然的历史,这里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必定会施加影响于人类.马克思曾说,人在生产上只能和自然界一道工作,因为离开了自然界,“没有那种在它之外独立存在的生产资料”那么如何在党史学研究中注意时间和空间的结合呢例如,我们研究“花园口决堤事件”我们要想更加深入地研究它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所造成的灾难.不可避免的要拿来民国当时的黄河流经区域图,要仔细对比决堤前后的流域变化,只要这样才能够更加感性更加深入地了解决堤以后如何在军事上有效地延缓了日军进攻的步伐,决堤以后又有哪些村庄遭到灭顶的灾难.也只有在这样空间印象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够知道应该查阅那些相关历史文献及地方史志去深入研究它.

其次,历史地理学既然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的内在规律,那么,毫无疑问,我们必须而且只能以历史文献为基础.全面地占有各种研究资料,用正确科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运用现代已有的多学科研究成果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去探索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规律.

同样,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不能单单依靠重要领导人的讲话以及党的理论来研究,在研究党的历史上的事件的时候,除了要有相关党的理论作支撑和指导,更重要是要在占有大量相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在还原历史事件的前提下,去研究某史事件的作用及影响.党史研究要切忌空对空的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模式.

再次,地理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是始终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变化之中的,地理环境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指历史时期人们所遇到的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自然条件.引者注.)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由此可以看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与基础,对于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同时它也在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改变着自身的面貌.就拿河南的地理环境来说吧,远古时期,河南的地理环境与现在大不相同.据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研究,距今300―500年间,黄河流域平均气温比今约高2℃、冬季高3~5℃相当于今长江流域.降水量远比现在丰沛.安阳殷墟考古发现的大量动物遗骸中,有不少喜暖和喜居河湖沼泽的动物漳、水牛、野猪和象的遗骨(而今这些动物只活动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了).这些物候特征反映三、四千年前河南远比今世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这就要求在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以历史文献为基础,还要重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这一研究方法也同样应该吸收入党史研究中.曾经指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在党史研究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文献材料,有些文献材料可信度也并不是很高的.例如我们要研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人口变化情况,仅仅从已有的文献记载去考察研究是很不容易弄清楚客观事实的,我们还应选取某一个比较有典型性的地区如河南信阳,去实地的了解,考察当时是一个怎样的具体情况,是否与文献记载有出入,出入是否较大.

那么,如何进行实地考察呢

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不仅要掌握各种有关资料,还必须提出欲解决的问题,带到现场再仔细琢磨,相互对勘,使能明了究竟.不然走马观花,何济于事通过实地考察亲临其境,对于有关文献记载可以加深理解,证明其所记载确实无误,对于有关设置也可以为之解释,探索出其原来设置的因素.

最后,现代历史地理学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核心.“所谓‘人地关系’,就是指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与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地域差异.”因此,在进行历史地理学研究过程中,还应注意“人”与“地”相结合,在变化的地理环境中去探求人类活动、历史事件,在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去研究地理环境的变化.这两者是平等的关系,不能偏重于任何一方,偏重于任何一方都不是真正的历史地理学研究.

在党史研究过程中,往往比较多的注意人的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而结合地理环境去考察人的活动还是比较欠缺的.如我们研究延安的大生产运动,往往会比较关注大生产运动对当时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而很少去关注为什么在大生产运动中会选择南泥湾作为开发对象而不是其他地方,这其中难道没有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吗

历史地理学与党史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历史地理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利用历史地理学作为党史研究的工具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状况吧.在研究内容上,历史地理学已完全不局限于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只注重沿革政区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研究,而是有了大大的拓宽,它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大领域,有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环境、疆域、政区、军事、货币、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人口、民族、文化等分支学科,可以说,历史地理学与现代社会各部门的联系是全方位多视角的.

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它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为现实怎么写作.研究它有助于揭示人地关系的规律和区域开发的成败得失,为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发展,制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区域自然资源,保持区域环境,维护人类长远与根本利益提供参考做出贡献.

对于党史学来说,我们除了要借鉴历史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还可以将历史地理学作为党史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来使用.著名的《四库全书•,序》中写道:“夫舆地之学,为读史第一要义”可见历史地理学对于历史研究的作用.同样,历史地理学能帮助党史工作者了解历史地名和历史上的地理概念,这是党史学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常识.举个最简单最直接的例子.民国东北当时是划分为九省:分别是北满、南满、吉林、辽东、辽西、热河、察哈尔、内蒙、外蒙、迪化,这与现在东北、内蒙的省区划分是有很大区别的.在阅读和研究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文献时,如果不弄清楚从民国到建国后的地理沿革,又弄清楚民国东北九省的地理位置,又何谈对这些地区史的考察

另外,在研究党史的过程中,掌握些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能够使我们在地理名称方面少出错误.例如,《韶山毛氏族谱•,卷首》(二修)记载:“我族始祖太华公,元至正时人也,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迁云南之澜沧卫.”“澜沧卫”是古代地名,现今是什么地方呢文献出版社于1996年8月出版的《传》写道:“明朝开国时,始祖毛太华随军远征云南澜沧(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内)•,•,•,•,•,•,那么澜沧卫是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内吗查看《读史方舆纪要》,我们就能明了其中真相.《读史方舆纪要•,北胜州》一书,有“洪武二十九年置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以州隶之”,“于州治南筑澜沧卫城(今永胜县城)”的记载.而通过查看《历史地图集》我们也可以得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在1915年,因当地与贵州省镇边同名,又因为其紧靠澜沧江,而始获澜沧县的名字.通过两相比较我们可以得知澜沧卫在今云南永胜县,而不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