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职业群体的影响

点赞:13996 浏览:593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所积淀的丰厚智慧和精华对秘书工作影响至深.深刻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职业群体的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秘书职业继承并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消除糟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秘书职业的健康发展.

【关 键 词】中国传统文化;秘书;影响;继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职业群体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分析当今秘书职业群体所体现的职业特性,我们不难发现这一规律,秘书职业很大程度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秘书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中国古代秘书承载的传统文化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是区别于外来文化、当代文化,体现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特质与风貌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这些传统体现在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例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会通”、“见利思义、诚信为本”“勤俭廉政、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中华文化的道德标准贯穿于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而中国古代的秘书们也秉承、发展了这些传统.

中国古代最早的秘书可追溯到黄帝时的仓颉、沮诵[1],而最早出现的秘书机构,当为商周时期的太史寮,秘书制度在周代时渐趋于完备,这种完备与《周礼》密不可分.《周礼》是一种以官吏制度体系与政治思想体系有机结合的理想政治典章,《周礼》以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2],可见,六官有五官涉秘书之职.六官为首的官制体系,涉及王权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宗教、文化、社会组织等一系列的制度.正是基于古代秘书之职的重要特性,历朝历代对秘书人才的选拔十分严格,总括条件有四:“人品端方”、“年富力强”、“字画端指”、“庶官傲慎”[3].即品德良好、相貌端正,精力充沛、年富力强,书写整洁、字迹端正,办事敏捷、守口如瓶.具体而言,秘书的选拔标准恰恰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的标准.

《礼记》曰:“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以君子标准为秘书标准,君子是好人、伟人、和人、讷人.“好人”要心地仁厚纯净,孔子说: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也就是说不忧不惑不惧可以为君子,一个人内心仁厚善良,没做过亏心事,一直持有正义感,必然无所忧无所惧,一个人总为别人着想,只想奉献不想索取,他的惑也就无从谈起了;“伟人”要胸怀大志奋发图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4].一个只想着个人,时时自私贪婪的人,是不能成为真正君子的;“和人”要善于协作有亲和力.“矜而不争,群而不党”[5].君子是合群的,决不会拉帮结派,“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讷人”要有作为而谦虚内敛.“讷于言而敏于行”[6],外表是木讷的,少言寡语,但他的内心无比坚定刚毅,行动执着而义无反顾.“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不张扬,不出风头,这才是君子本相.具备了君子标准的人必然也是合格的秘书.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职业群体的影响

纵观三千年中国文化发展史,就秘书的选拔标准而论,有政治上可靠、文化水平高、博学多才、工于书法、业务能力强、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办事敏捷、保守机密等诸多要求,并在此标准下涌现了名垂青史的秘书典范,如程邈、范缜、徐勉、刘勰、魏征、司马光等人,当然也不乏像赵高、朱异[7]、李林甫、魏忠贤、和这样的擅权、扰乱国政的秘书奸佞.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职业带来的是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职业的积极影响体现在对儒家文化精华的传承上,儒家文化强调“仁”与“诚”,这是儒家文化最基本的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充分体现了儒家人学思想,“仁”从对待的关系中定义、把握人的存在,“诚”则从工夫的层面阐述如何达成.秘书职业依托“仁”与“诚”的涵养,方可实现职业标准的理想境界.对于“仁”,《说文解字》中如此解释:“仁,亲也,从人从二”[8],“二”者有两者相容的仁厚之象,这“二”者的对应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但“二”者的对应关系并不限于人伦关系,“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9]我们从九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秘书职业所关涉的范围.修身是秘书人格的重要基础,所以,秘书的职业操守就成为不可忽视的从业要素,秘书应忠于职守,严守制度,要像汉代霍光一样实事求是,尽职尽责;秘书要忧国忧民,崇尚气节,要似宋朝胡寅一般凌然大义,维护国家民族尊严.“诚”是工夫,是实现“仁”的根据和能力,“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10],这虽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但实际上是对秘书职业能力的要求.因此,秘书应德才兼备,学识广博,要具有汉代司马迁一般的广博学识,以著书立说名扬天下;秘书应处变不惊,化解危机,要具有唐代令狐楚一样的聪明才智,以高超的专业技能补救窘局;秘书应业务熟练,制文神速,要具有三国阮一样的文书技能,以下笔成章获同僚钦佩.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职业有着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与“诚”常常是通过“忠”与“信”来体现的,这又与秘书职业的从属性特征相吻合.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与“信”有时就被秘书群体误读成“官本位”、“等级观念”、“实用主义”等消极因素.“官本位”思想造成秘书群体的权力至上思想的产生,“等级观念”又造成盲从长官意志的做法,“实用主义”又造成了浮躁虚夸、弄虚作检测的倾向.因此,在秘书群体中出现了投机钻营以谋加官进爵者,阿谀奉承一心唯上者,圆滑处事攻于关系者,瞒上欺下以权谋私者,因循守旧缺乏创新者,贪图享受腐化堕落者,言行不一弄虚作检测者等,凡此种种都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职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后果.

三、基于秘书职业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过历史断层与社会断层的文化类型,源远流长的历史足以证明中国传统文化

旺盛的生命力和传承力.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也表明,每个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是人类社会意识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没有历史继承性,整个链条就会中断,秘书的职业特性也不例外.但同时我们又要意识到,作为历史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同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一样,有精华也有糟粕,需要不断筛选,不断扬弃和更新.从秘书职业的发展角度看,如何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要深思的问题.

一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贵和尚中”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有机结合,树立秘书全心全意为民众怎么写作的意识,摈弃“惟领导意志是从”的盲从观念,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完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群众观点,把秘书工作的着眼点不仅仅局限于领导、单位上,更多地要考虑国家、民众的利益,从而做好领导的参谋助手.

二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所鼓励的“入世”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密结合,树立秘书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抛弃固步自封的僵化思维模式,积极改革创新.“入世”精神实际是强烈事业心的一种表现,秘书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只有洞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与时俱进,才可能结合秘书工作有所创新.

三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11]的观点同中国的“两个务必”纲领紧密结合,树立秘书求真务实、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祛除浮躁虚夸的恶劣习气,不做无关实用的空谈,不“绑架”领导的思想与行为,为领导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源,从而形成规范有序的领导与秘书的工作关系.

四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所弘扬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12]思想与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紧密结合,树立秘书严于律己、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大潮中有悖职业道德的金钱、权利、美色的诱惑,从而完成秘书高尚人格的“自我创造性转化”.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产物影响着秘书职业,这种影响与现代秘书职业的发展有时是吻合的,但有时又是相悖的.所以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时,不能全盘照收,而要与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实践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要认真研究秘书行业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态势,积极的吸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职业规范中的有价值的、合理的东西,促进秘书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