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环境教育

点赞:9940 浏览:436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环境教育”这一名词创始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会议规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并正式将“环境教育”名称确定下来.此后,又于1975年10月、1977年10月、1982年5月、1992年6月分别在贝尔格莱德、第比利斯、内罗毕、里约热内卢召开了国际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环境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主张把环境教育引入教育体系,并强调对社会公众进行环境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国际社会对环境教育事业的推动引起我们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很快对环境教育作出科学的定性、正确的定位,我们高职环境教育事业也应运而生.面对国际环境教育的走向和我国我省环境教育的现状,我们高职环境教育必须找准自身的定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一是发挥在环境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环境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2005年―2010年期间,需补充高等环保人才33.31万人.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的八大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在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各行业都需要能将环保深层次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的高技能应用型环保人才.高职环境教育必须发挥在环境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发挥在非专业环境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将是明天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他们是否具有环境意识,将直接影响生态省的长远规划和发展.高职环境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环境专业人才,更要加强非环境专业人才的环保知识普及和环境意识培养.提高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文明水准,将有利于促进其他领域新技术、新成果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有利于社会绿色生产、绿色怎么写作、绿色消费网络的形成.

三是发挥在环境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早在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计划署发表的《第比利斯宣言》即指出:“环境教育,应恰当地理解为一种全面的终身教育,一种能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各种变化做出反应的教育.”高职院校理应在全社会推行终身环境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自身环境教育资源,举办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社区居民、企业员工等社会各阶层的环保培训班,通过多种环境教育形式的结合,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公民终身环境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四是发挥在政府环境管理和决策中的参谋作用.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不能单靠市场机制解决,政府在环境监控、生态规划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环境教育应走出校门,面向生态省建设的主战场,进行应用型环境课题的研究和推广,当好政府在环境管理和决策中的参谋和助手.

为了达到预定的发展目标,高职环境教育必须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怎么写作为宗旨,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方向,切实解决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的矛盾.

从传统办学向“三开”办学转变.为了真正贯彻“培养人才,发展经济,怎么写作社会”的办学方针,高职环境教育必须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开发办学”的办学路线.背靠行业,与环保部门、科研院所密切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研究.面向企业,实现校企联合,彻底拆除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篱笆”,将课堂办在生产一线,将实训基地建在企业车间.对生态省建设中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立项研究,并组织师生参与生态工业园区等建设.

从“防治污染”教育向“防止污染”教育转变.高职环境教育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而发展的.循环经济是生态省建设的有效载体,它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流程形式来组织经济生产活动的.循环经济的发展使环保工作从末端治理转向超前预防污染,从主要使用技术手段控制和治理污染转向以管理为主的全过程控制,与之相对应,循环经济要求培养能够“防止污染”的人才.我们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环保战略的转变,将人才培养方向从“防治污染”教育转向“防止污染”教育.

从“知识灌输”向“能力本位”转变.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新军,它既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历教育,也有别于中等专业学校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培养的人才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很强的操作技能.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方式必须从“知识灌输”向“能力本位”转变.高职环境教育也是如此,要在生态省建设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就必须树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方向,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做到“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零距离,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零距离”,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型环保人才.

为了增强高职环境教育对社会行业发展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我们还应积极实施高职环境教育的改革,促使高职环境教育更好地发展.


改革专业设置.目前高职环境教育的专业设置大多数从传统学科专业演化而来,很多专业从名称到内容均具有很浓的传统色彩,“母系”痕迹很深.循环经济强调的是污染预防、环境经济的共赢原则,高职环境教育的专业设置应符合这一原则.例如,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生态农业和生态林业建设工程、生态型工业建设工程、资源保护与恢复工程、清洁能源建设工程、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工程、生态安全保障工程、科教支撑与管理决策工程等八大工程建设项目.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分析生态省建设的人才需要,对环境专业进行改造或整合、调整或新增,使专业设置与生态省建设尤其是八大工程接轨.

大力推进环境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环境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改革课程体系.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模式,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实行课程的综合化.其次,充分关注实际存在的环境问题,在专业课程中及时敏锐地反映当前环境决策和举措中的新观点、新动向和新进展,或者贯穿于所开设的新课程中,或者在原有课程中新增若干章节.第三,要多开设选修课程,使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增大,有利于学生就业时接受用人单位的选择和调节.除了开设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污染的生态修复等反映学科发展动态的课程外,还可结合废弃物的处置和再利用、节能型材料的应用等正在兴起的循环型经济产业,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

改革教学模式.首先,改革教学计划.为了弥补学生实习时间过短的缺陷,可以实行弹性实习时间制.在确保学完基础课程的前提下,根据学生们各自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大实习的时间比例.其次,改革现有的实验方式.按照“素质第一,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进行实际技能训练.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结合科研课题开发研究性实验,从实验方案设计、试剂配制、样品采集、预处理、实验操作到结果分析与应用,进行全程训练.第三,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力训练.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参与社会调查,搜集各种资料,活学活用,进行课堂讨论,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第五,改革考试模式.增加实验实训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比例,将实验实训成绩单独记分,将岗位资格证书考核与社会化接轨,实现“一凭多证制”,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改革师资队伍.职业教育强调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但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参加社会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更高一级的资格证书.其次,应安排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生产一线的现状、岗位技能要求,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三是引进有企业文化背景、具有高新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师资队伍,聘请企业一线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担任教师,或将其聘任为实习指导老师.四是组织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他们掌握循环经济知识和清洁生产技术.五是鼓励教师进行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组织他们根据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进行立项研究,参与项目建设.

(作者单位: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