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为什么这样红

点赞:9656 浏览:4241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红歌潮涌

今年7月31日,南川.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区委大会骤然“停电”.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等”静默中,不知谁的歌声轻轻响起.

这串歌声,像一茎爬山虎的卷须,挠在人心里久违的柔软处,“痒意”直达喉头.会场内300多人,应着这串歌声,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

“原以为红歌早被淡忘了,没想到它只是潜藏在我们内心之中,一遇合适机会,便会苏醒起来.”热血沸腾的歌声,让南川区委书记谭大辉眼睛潮了.

这决不是孤例.

在重庆,一场润物无声的平民歌会正在上演.街道、社区、广场,那些离我们生活远去的红色旋律,又在山城大街小巷响起、回荡、盘旋.

红歌潮的热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都以为,红歌的受众主要是中老年人,没想到,60后、70后和80后,才是‘红米饭’的主力军”.

“经典红歌并未过时,只是流行文化过于嘈杂,减弱了经典歌曲的影响力.”重庆大学大四学生王欢说,“其实很多红歌我们都很喜欢,只是平时不好意思单独唱出来,这次借助红歌推广活动,我们正好可以秀一把.”

烹饪“红歌盛宴”的大厨,正是市委书记薄熙来――重庆版45首经典红歌,有27首由薄书记亲自下单.

“并不是投薄书记所好,重庆才红歌泛起.薄书记只是一个号手,他巧妙地拨响了我们心里那根共鸣的弦.”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友刚说.

“在重庆各音像市场,红歌光碟非常畅销.”张友刚说,“那些卖光碟的人,一定不是政治化的,在商言商,是因为红歌确实好卖,他们才会卖的.”

为什么一人歌唱引来千人和鸣?

在“两年就是一个代沟”和“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今天,红歌竟能聚拢老中青三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奇迹.

一部编年史

“红歌,像一条强劲的河流,贯穿着几代人的记忆,垒就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阵地.”重庆歌剧院院长刘光宇感叹,“一夜间醒来,我们发现似乎丢失了一些本不该丢失的东西,没有大声的呵斥,薄书记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小心翼翼地为我们拾起,交到我们手中.”

“之所以为《保卫黄河》流泪,是因为这首歌不仅给了我力量,还给了我爱情.”南岸区离休教师徐槿南说.

红歌为什么这样红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940年,刚从上海艺专毕业的我,来到了重庆.为了调动重庆各阶层坚持抗战的热情,在红岩村的一块大石上,我激昂地唱起了《保卫黄河》,歌声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工人和人士.”徐槿南说,“在人群里,我看到了穿碎花棉袄的她――上海艺专的同学谢朴兰.”


“唱到处,巡警冲了过来,用棍棒驱散人群.”徐槿南说,“在混乱中,我拉着她的手,从红岩村一直跑到小龙坎.《保卫黄河》,就这样拉开了我们姻缘的序幕.”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红歌像日记本一样,记录着不同年代的故事,关于爱情、友谊、故乡、童年,或者梦想.

“小学时,老师教我们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这是我最早接触的红歌;中学时,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班上开始传唱《红星照我去战斗》;后来在艺专学跳舞,接触到《洪湖水浪打浪》等”在移动公司上班的80后刘亚,能清楚地理出成长历程中每首红歌相对应的隐形坐标.

刘亚喜欢写诗,在所有红歌中,她最喜欢的是《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像诗一样美丽而平实”.由于听得入迷,刘亚还将歌词画成了一幅画: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穿着破烂的衣裳,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等

“红歌”跟着时代走,谁也不能否认自己是听着红歌长大的.“45首红歌,其实就是我们几代人的编年史.”刘亚说.

“红歌之所以井喷式地红了,是因为它突然唤醒了人们心中遗失的美好,把我们的热情一下子点燃了.”张友刚说.

这是一次集体怀旧和精神回归.

精神氧吧

在流行歌曲当道的今天,红歌的走红有没有更深层的意义,它将告诉我们什么?

“绝非唱歌这么简单,借‘红歌’振奋人心,提气凝神,才是深层意图.”张友刚说.

“所谓流行永远成为不了永恒,它们更多的是速食、快餐和昙花一现式消费文化的代名词.可是道德的滑坡和信仰的苍白,偏偏让这些低俗的东西很有市场,甚至生出‘越恶俗越流行’的恶疾.”刘光宇说,“在文化多元的时代,需要一种主流的东西来健康我们的精气神.”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红色城市”的文化战略被市委、市政府正式提了出来.

薄书记高调荐歌,吹响了建设“红色城市”集结号,让生活在这座具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城市的我们,找回了一种久违的感觉.

重庆文化的魂是什么?是“红”.红,不但是革命的颜色,更是我们的城市图腾.

从巴蔓子忠义千古到钓鱼城独钓中原,从红岩烈士的头颅到三峡移民的血汗,重庆的人文底色早已与“红”划上了等号.

红,在重庆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遗憾的是,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支撑重庆气节与风骨的红色精神,正在渐渐流失.如果不及时保护和发扬,什么发掘巴渝文化内涵,什么打造西部文化高地,通通都无从谈起.

一个城市的腾飞,除了高楼、公路等硬件建设,更需要市民人人雄起.

而要提升市民的精气神,离不开红色传统的延续.

红歌“红”了,这是重庆的幸事,更是重庆文化传承与自我找寻的一件幸事.

“红歌精神,正是重庆新一轮发展所需要的精神.”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主任厉华说,歌曲对人的影响,不会立竿见影,但可以潜移默化,关键时刻就能显现出来.

把红色做成特色、用经典带动流行、以主流引领多元――红歌,或许就此可以成为我们打造“红色城市”的精神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