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岗课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点赞:32441 浏览:1470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的以会计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教学体系,不断创新.岗课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会计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可行模式,以岗定课,课证融合,证赛互补,课赛互促,可以促进实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会计专业“岗课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实践教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关 键 词】会计专业;岗课证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解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目标定位不明确.仅单方面重视理论教学或者实践教学.第二,人才规格定位不准确.没有明晰会计人才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岗位,没有突出面向中小企业.

(二)会计教学内容理论化,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程设置陈旧、内容缺乏创新.高职院校盲目开始专业课,部分课程独立开设,各自为政,教学内容出现交叉重复,造成教学效率不高.2、课程体系设置重理论而轻技能.有些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但终究因实训条件受限而无法充分付诸实践.3、实践教学缺乏连续性.一般是针对所开设课程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或集中进行会计理论的讲解,等理论讲完后再集中进行实践,不同课程间的实践教学缺乏连续性.

(三)会计教学方式落后

教学方式仍然以教师传授为主,教学过程缺乏立体、形象的感官刺激,学生很难将各个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更无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经费紧张

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学手段改进的重要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的时候并没有研究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例如,多媒体、教学电视以及ERP实验室等.

(四)实训、实践环节基础薄弱

很多高职院校对专业实训设备投入不够,导致很多实训课程无法开设.此外,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只有少部分院校建立了实习基地,但由于企业对会计信息的保密性要求,学生无法直接参与会计处理,使得会计专业的实习流于形式.

(五)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严重不足

会计专业的老师大部分来自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没有在企业进行实践的经历,在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这些都影响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

二、高职专科会计专业人才的调研分析

调研基本情况分析

1.行业背景分析.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实施,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根本保证,而会计人才则是高素质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下发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我省出台的《河南省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这两部行业规划中都对高等职业教育在会计人才培养及会计行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2.企业需求分析.安阳是豫北工业重地,工业经济基础雄厚,门类齐全.2013全年安阳全部工业增加值855.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9家.我市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已累计入住企业1300多家,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等5个产业集聚区列入省专业示范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名单.安阳及周边中原经济区域内发展迅速的中小企业将为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3.就业情况分析.在人才市场上,本专业近年来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学生就业对口率高,岗位稳定性高.根据智联招聘统计的数据显示:财务会计专业为毕业生就业率最好的五大专业之一,就业对口率超过百分之六十.

4.职业资格分析.目前我国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会计证书体系,主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或中级会计师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等.调查结果显示,85%以上企业都强调学生拥有会计从业资格与初级会计师证.

调研结果分析

我们通过走访企业、请企业专家进校研讨等方式,由此总结归纳出用人单位对财务人员的四方面要求:有岗位能力、有职业证书、有岗位经验、有职业拓展潜力.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岗课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会计人员国家职业标准所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贯穿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中,将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合,并以赛促训、以赛强技,多维度地提高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三、建立“岗课证赛”融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一)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基础,改革会计课程体系

构建“岗位核心课程+认证课程+拓展辅助课程+基础和通识教育课程”的“一核心三支撑”的课程体系.岗位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核心课程,包括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认证课程是让学生取得行业准入资格、使职业岗位能力得以发挥的必要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等;专业拓展辅助课程是专业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包括出纳实务、财务报表分析、资产评估、证券与投资、银行会计等;基础和通识教育课程则融合了文化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公共艺术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经济学基础等.

(二)重构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四环节渐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环节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把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分为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核心技能训练、综合模拟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四个层次,并在每个层次中融入不同类型的会计大赛.专业基础技能训练,第一学期进行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开展会计基本技能、分岗位会计实训模拟训练,并在学期末举行会计手工模拟大赛.专项核心技能训练,第二、三学期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与实训教学,包括初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ERP沙盘等,并举行专项珠算点钞大赛、会计信息化大赛和ERP沙盘大赛.职业综合能力训练,第四学期开展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并在前期大赛的基础上,举行综合性的会计技能大赛.顶岗实习,第五、六学期通过实习完成工学交替.

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要求

注重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梯队建设,会计专业带头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怎么写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培训,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更高层次学位、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积极引进企业专家充实教师队伍.

会计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一方面加大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增加新的功能.建立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成本核算实训、纳税实训建设方向的财务业务制造一体化专业实训基地.另一方面分析各个企业特点,找准合适的合作对象,争取建立多个定点的校外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