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上村抗大一分校女生队址考

点赞:10701 浏览:4472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走访岗上村

我是一位普通教师,在长治市第二中学校史馆工作.为了给校史馆充实馆藏资料,翻阅《习仲勋传》时,发现书里有这样一段描述:“1939年3月18日,15岁的齐心在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从事抗日工作的姐姐齐云的带领下,到山西屯留县岗上村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女生队学习,成为一位八路军女战士.”

岗上村,现名“北岗村”,位于屯留县东北,与故县村(现属长治市郊区)隔河相望.

从2010年5月14日至今,我与朋友张松林、王祥生先后五次到北岗村调查了解抗大一分校女生队的情况.

周路盛,78岁,返乡干部.老人回忆他6岁那年夏天的一天,女兵们举着小旗到故县泰山庙(故县村西大庙)开会,他跟在队伍后面,哭着也要去,奶奶让两位女兵领着他到泰山庙,参加了当时的集会.周路盛又告诉我们,女生队队长姓韩,人们称韩营长.

周安堂,73岁,退休教师.他说,他爷爷叫周小狗,大爷爷叫周大狗,三爷爷叫周三狗,抗大一分校女生队队部设在他家的北院,女生队领导人有20多位,灶房在南院,因为他家的南院为粉坊,锅灶俱全.

周景堂,71岁,退休教师.他家的院子与抗大一分校女生队队部为前后院,他家的院子为女生队教室,医疗所也设在周景堂家的院子里.三爷爷周文宪,为牺盟会会员,1937年入党,负责筹备粮食、蔬菜,院内的一间房子里放着抗大一分校女生队的粮食等.

周天有,77岁,岗上村农民.他说:父亲周文英,家有石磨、石碾、牲口,为女生队灶房磨面,赚的是“国币”,即银行发行的货币.周文英的邻居周天景是一位农村商人,负责为女生队灶房购写油、盐等.

宗栓柱,82岁,岗上村农民.他回忆说,1939年春天,一队队穿灰衣服的女八路来到村里,队伍里还有石室村的牛苗,住在村北的小沟内.夏天的一个下午,女八路将借老百姓的桌子、椅子、碗、勺子等用具挨门挨户送还.第二天上午不见女兵,晌午时分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岗上村.

革命的熔炉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成立于1936年春,党为培养大批抗日军政干部,决定把长征中的红军大学继续办下去,后于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创办了抗日红军军政大学.1937年1月,抗日红军军政大学迁到延安,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8月抗大第三期开始招收女学员,将其编成女生队.毕业后,第四期又招收女学员600多人.1939年,抗大一分校在晋东南抗日根据地招收女学员160余人.抗大总校之下先后设立过12个分校,培养了10多万名军政干部.抗大共办了八期,其中第五期的学员主要是从沦陷区和国统区投奔来的知识青年.抗大一分校由抗大第五和第六大队学员组建,何长工、周纯全任正副校长,韦国清为训练部长,黄欧东为政治部主任.1938年底,抗大一分校师生从延安出发,通过敌人的封锁线,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到达屯留县东故县(今长治市郊区故县村),校部设在村西泰山庙(现已拆除),抗大一分校有在校学员3200余人,分三个支队,其中一个支队主要为女学员,约300余人,驻岗上村(今北岗村),该支队由于女学员占了多数,也称“女生队”.学校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校训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办学原则是:把知识青年训练为无产阶级的战士或同盟者,把他们训练成为八路军的好干部,教育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增强组织性、纪律性,深入基层做实际工作.

岗上村抗大一分校女生队址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分校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女生队教室悬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画像.学员唱着抗大校歌和《晋东南进行曲》等歌.开设《社会发展简史》《党史》《大众哲学》等政治课.战术训练、游击战术、运动战为学员的军事课.学员穿八路军服装,每人发三颗、一杆红缨作为军事训练的武器.7月1日,八路部在中村(距北岗村8华里)召开纪念“七一”党的生日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八路部首长、屯留县党政机关干部、晋冀豫党校学员、抗大一分校三个支队的学员.会上八路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做了抗战形势和任务的报告,鼓舞了大家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勇气.

庆祝“七一”大会后,抗大一分校三个支队的师生在故县泰山庙校部召开紧急会议,校长何长工报告了日本侵略军第二次进攻长治地区的形势,动员师生准备转移.学员回到岗上村,将借用村民的家具、锅碗等挨家挨户送还,晚上到抗大一分校校部集中,学校文艺队为学员表演了节目,会后每人领取一条被子、一双布鞋、一支标、三颗、一条装满小米的袋子.岗上村青年周新太、周天保、周福元,为女生队带路,向太行山区转移.队伍经潞城到达平顺县城,校部驻东禅寺.8月份转移到壶关县树掌一带,校部驻神郊村,继续办学.

1939年底,抗大一分校第五期学员毕业,校部在神郊村真泽宫举行毕业典礼大会,学员高唱《毕业歌》.抗大校歌歌声荡漾,此起彼伏,激励着每个学员.

1940年2月,抗大总校由延安转移到山西省武乡县蟠龙镇,抗大一分校奉命迁往山东,留下的学员到武乡蟠龙与总校会合,何长工任总校教育长.

抗大一分校女生队

1938年4月,员徐明任屯留县政府县长,他和屯留县工委书记丁文法执行五专署党团的指示,对旧政府的科长、村公所所长、编村村长进行了培训,提高了他们抗日救国的思想觉悟.同年底,抗大一分校领导贾若瑜先期到达八路部,请示学校驻地问题.总部决定抗大一分校校部设在东故县镇,屯留县政府组成6人后勤小组,深入东故县、岗上等村号房.抗大一分校决定将女生队安排到岗上村,队员大约有300多名(也有少数男队员).女生队的粮、油、面、菜由峪里编村村长许双保和岗上村村长周文宪负责筹备.

抗大一分校女生队队部旧址如今位于岗上村后沟东侧周安堂院内.该宅院坐北面南,为两进四合院.如今,内院房子已改建为新房,外院保持了原样.房内土炕、家具完整.大门和两间东房相连,为原样,门匾书“笃庆”.灶房位于队部南侧10米处,为周三狗的粉坊.水井保存完好,房子已更新.

抗大一分校女生队的教室设在周文宪宅院的房子里.这个宅院坐北面南,位于抗大一分校队部北面10米处,有房子27间,两进院.周文宪于1937年加入中国,是牺盟会会员,岗上村边村村长,负责为女生队筹备粮款.1939年9月13日,周文宪等被日寇杀害.

岗上村小沟街和后沟居民周天有、刘丑孩、周小龙、周恩红、周新贵等人的宅院保存的30多孔窑洞,为当年女生队队员的宿舍.这些抗大一分校女生队的旧址,目前保存完好.

(责编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