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

点赞:30613 浏览:1432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应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从角色认同、工作负荷、效绩评估、发展需求分析了导致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并对如何缓解压力提出了建议.

Abstract:Today,thementalstateofideologicalcounselorattractoreandmoreattention.Fromperspectiveofroleidentity,workload,performanceevaluationanddemandofdevelopment,thispaperanalysesthefactorsthatinfluencethementalhealthofcollegeideologicalcounselor,andmakesuggetiononhowtocopewithstress.

关 键 词:辅导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Keywords:ideologicalcounselormentalheathinfluencefactor

近些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诱发的各种恶性事件层出不穷,有关方面在积极予以防治的同时,却又忽视了作为施教者的高校辅导员,同样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目前,引起辅导员心理及工作状态问题已成为关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在处理学生突发问题,对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影响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并对如何缓解压力,提高心理提出了建议.

一、影响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因素

1.1自我角色需求的迷茫,自我认同感不高:从理论上讲辅导员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干部,但在现实中,高校辅导员与其他系列教师相比角色需求是多方面的,一个辅导员往往扮演着管理者、教育者、怎么写作者、师兄师姐、知心朋友、“学生保姆”等多种的角色.不同角色之间需要取舍,需要加以融合和组织时,常常遇到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是指个体不能满足多种角色要求或期待而造成的内心或情感的矛盾与冲突.这种多层次的冲突引起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一位辅导员曾无奈地说:“年轻教师可以从助教、讲师做起,有发展前途的最后能做到副教授、教授.而辅导员做了10年,最后只是个老辅导员.”[1]研究发现[2],辅导员出现成就感低落的达87.96%,情绪耗竭的为9.26%,工作怠慢为7.41%.角色的迷茫,低的自我认同感是影响辅导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1.2超负荷工作:辅导员是学生工作前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不仅要抓事务性和日常管理工作,还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和例行会议,院系比赛、评比、阶段性工作考核.此外常常要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经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使得他们常常超负荷工作”.[3]超负荷工作容易使一些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和兴趣降低了,容易出现心理疲劳.

试析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辅导员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3学校效绩评估值低于期望值:部分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考评机制既不健全也不科学,加上辅导员本身工作的特殊性,其大多数工作成果是无形的,非常难以量化,各考核指标中的权重也很难把握.往往是辅导员自我评价高于效绩考评值.造成他们“干少干多一个样,干坏干好一个样”的不适心理,从而对个人价值实现产生动摇,觉得挫败与沮丧,影响心理健康.

1.4职业的发展需要与自身的发展不协调:素质教育提升了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当代大学生在一个相对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自主性加大、个性张扬、心理需求多样化,这都给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时代要求辅导员不断充电.许多高校对辅导员职位培训很少,送出去学习、进修的机会很少,始终没有形成完备的知识系统,让很多辅导员感到个人的提高太少,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形势.这种失衡感令容易产生烦躁焦虑,越是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焦虑抑郁的心理就越发严重[4].

二、关于如何缓解辅导员心理压力了建议

2.1明确工作责任,增强使命感,合理自我评价:要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教育,使其感悟到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和问题解决后带来的快乐感、成就感,使其明白辅导员角色的多层次,适应角色的改变.合理自我评价,认识到部分工作有一定挑战和压力,工作中出现倦怠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应该学会分别对待,学会自我减压[5].

2.2明确岗位职责,避免产生超工作负荷:高校要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配足配齐辅导员,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条例,规范学生事务,使事务性工作“简单化”、“信息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辅导员对所从事产生厌倦和疲劳,减少了心理疲劳产生的频率[6].

2.3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的进行学习:各高校关心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建立一套针对辅导员的培训制度,将辅导员的素质培训作为学校师资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辅导员要不断的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丰富的知识和素质的提高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力量,是获得安全感的途径之一,减少工作中的焦虑心理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