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内涵

点赞:22656 浏览:1051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接受,是一种特殊的接受活动,它有着特殊的主体、客体、媒介及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更好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明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内涵就,进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过程.

Abstract: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ctivitiesinaccept,isaspecialkindofacceptactivity,ithasaspecialsubject,object,media,andenvironmentis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ctivity,theimportantsegment.Theprocess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better,itmustbeclearlyunderstood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oaccepttheconnotationisoptimizedand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cceptactivityprocess.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内涵

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cceptconnotation

作者简介:王玉,女,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9级研究生.

一、接受的内涵

接受,其词义为心理上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如我们平常讲接受任务,接受观念等,可理解为承受,采纳.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所谓接受是指接受主体(既教育对象)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尤其是在教育的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内涵研究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含义,学界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邱柏生在《思想教育接受学》一书中首先指出:“接受环境在外界环境影响下是在教育的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强调“人的思想政治品德是在社会环境影响、教育控制和个人主观能动性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这一定义将接受活动局限为“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把接受活动等同于理解、内化、学习,对接受的结果不仅仅是思想意识还包括外在的行为践履注意不够.内化是接受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择取、解释、理解和整合过程,外化则是接受主体在此基础之上的行为选择与表现过程.所以,接受过程不仅是内化的过程,还应将外化过程包括在内.并且将接受的客体限于教育控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缩小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客体信息的范围.该理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最终形成的结果是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这是不全面的看法,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结果应将内化精神导致的外化行为包括在内,作为评价接受活动完成与否的标志.

张耀灿、郑永延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接收做出了突破以往观念局限的定义,他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特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下,通过接受相似度检测对接受客体进行吸收、选择、整合、内化以及外化为行为的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接受的结果是形成人的内化的精神和外化的行为.”[2]这一理论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较全面的进行了定义,也是最为大众认可的定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内涵

张耀灿、郑永延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内涵的概括已较为完善,但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接收活动中接受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吸收、选择、整合、内化以及外化诸环节,还应对接收活动进行评价及优化,理由如下: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一种自我预期的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一定的教育目的进行的实践活动,接受过程也是基于一定的接受预期的,定义中所说“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这一“自身需要”就是一种自我预期,我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内在的自我认同什么样的信息,在接下来的接受活动中才会吸收、选择、整合什么样的信息,而接受的最后是否完成了这样的自我预期,则需要根据接受主体外化行为来判断.“接受行为产生的结果是内化的精神与外化的行为”,而内化的精神是无法量化计算的,它通过外化的行为反映出来,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其接受环节应将评价优化包括在内.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不是静止的、独立的,而是循环往复、相互联系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由许多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接受活动相互组合相互连接,一个接受活动进行的同时可能并行发生着其他的接受活动.从接受主体的角度看,内在的自我决定了主体产生什么样的指向,形成内在的自我在新产生的内化精神的作用下发生改变,从而产生一个新的自我,产生新的指向进行接收活动.这一次接受活动的完成,将引起下一次接受活动的进行,其完成程度将直接对下一次接受活动产生影响.所以每一次接受活动都会影响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成情况,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我们对每一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都需要有完备的评价优化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内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的同一客体信息怎么写作于多个主体

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客体(既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角度来看,同一客体信息如纪律教育,同时参与多个接受活动,同时怎么写作于多个接受主体,如同班级内的受教育者.客体信息参与接受活动,如果可以很好的为主体所吸收,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则是可以推广开的教育信息,如果其中某些因素为接受主体所抵触,则达不到广泛的教育作用,这时就需要对其优化,避免产生接受的不完全.同一客体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达到不同的接收效果.此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接受主体的接收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对客体信息做出适当修改,使它得以为更多主体所接受,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