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数据模型与决策》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究

点赞:29638 浏览:1343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MBA教育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论文从《数据模型与决策》这一课程的特点出发,深入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改进教学方法入手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y,theeducationofMBAhaadegreatachievementsinChina.Fromtheanalysisoncharacteristicsofthiscurriculum,thispaperanalyzesdeeplydifferentproblemsandcausescccurringatthecourseofteachingthiscurriculum.Onthebasisofimprovingteachingmethods,thispaperistoputforwardsomesuggestionstoimprovetheteachingefficiency.


关 键 词:MBA数据模型与决策教学方法

keywords:MBADatamodelsanddecisionteachingmethods

作者简介:张方华(1966-),苏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MBA项目以来,我国的MBA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学生来源、办学层次和办学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以苏州大学为例,该校于2004年首次获批开展MBA教育项目,当年报考和录取人数分别为41名和25名,经过近8年的快速扩张,2011年的报考和录取人数分别增加到805名和286名,年均增幅分别达到266.2%和148.6%,学生来源不仅仅限于长三角地区,而且扩展到台湾地区,8年累计招手台湾学员约45名[1].因此,为了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保持教学质量的提高,我国的MBA教育也与时俱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做出了相应改变,尤其表现在《数据模型与决策》这门核心课程的内容安排和教学手段方面,它在原来以运筹学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将统计学课程的内容不断整合进来,强调定量分析在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这也顺应了国际上管理学研究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研究的发展趋势.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MBA学员的思维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理论素养、定量分析和科学决策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是管理学研究的中心.美国管理学家西蒙指出:管理就是决策.尽管决策的正确性不仅依靠科学,而且凭借经验与艺术,但随着决策难度和风险的增大,即使是以往认为主要靠经验、直觉和艺术的那些非程序化的决策,也往往要先经过一系列基于科学方法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然后在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数据模型与决策》正是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方法的一门学科.

一、课程的发展历史与特点

1.课程的发展历史

《数据模型与决策》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其中以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和爱尔朗提出的排队模型、哈瑞斯提出的经济批量采购模型等为典型代表.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数据模型与决策》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由于战争的需要,英国和美国招募了一批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军队将军的领导下研究战争中的问题,例如大规模轰炸的效果、搜索和攻击敌军潜水艇的策略、兵力和军需物质的调运等等,这些研究在战争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战后,这些研究成果逐渐公开发表,其理论和方法被相继应用到经济计划和生产管理领域,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1952年,美国运筹学会成立.5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由于能够更加方便地求解而被进一步应用于实际管理系统的优化问题中.50年代末,美国已有约半数的大公司在自己的经营管理中应用这些方法,主要用于生产计划、物资储备、资源分配、设备更新等方面的管理决策[2].

经过长期发展,《数据模型与决策》这门学科不仅在理论上具有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其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各种商业应用软件,使其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我国从开始研究这门学科以来,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统计学等课程内容的不断融合,其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全国各高等院校的管理类学科均将这门学科作为主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全国MBA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将其列为MBA教学的核心课程.

2.课程的特点

《数据模型与决策》是一门利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广义的资源利用、筹划与相关决策等问题的应用学科,是管理科学和现代化管理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和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3].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决策的导向性.它是一门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方法的学科.管理决策中的实际问题,既是管理科学产生的源泉,又是管理科学的应用对象.此学科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有着强烈的决策导向性.例如,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田忌,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分配、生产计划安排、运输方案和投资方案选择、不同环境下的决策技术等等,都是为决策者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方法的科学性.它是根据管理问题的环境条件和决策要求,在企业拥有的有限资源的约束情况下,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导,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决策目标和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和求解,然后通过实际问题的检验并得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优方案,它是科学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3、系统的最优性.它是以系统观为指导的一门技术科学,研究的是一个系统的组织管理的优化问题,目标不是单一问题的最优化,而是追求整个组织的系统最优化.例如,在生产计划安排时,由于受到自身拥有资源的限制,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计划安排中,有时会出现单一利润最大的产品在最优的决策方案中恰恰是要放弃生产的情况.可以说,整个管理科学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整体优化”,而这正是系统观的精髓之一[4].

4、学科的交叉性.它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线性规划的内容,其中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目标规划、网络与图论等;也有非线性规划的内容,其中包括排队系统分析、马尔科夫分析和随机模拟分析等,它是一门综合经济学、管理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学科的应用科学,这些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学科的交叉特性.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作者从2006年至2011年期间担任苏州大学商学院MBA学员的主讲教师,先后给1000名左右的MBA学员讲授这一课程,合计54学时.笔者通过近6年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分析,总结和归纳出以下若干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学员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我国的MBA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学员来自国有、外资、民营企业以及私人业主等不同性质的企业,层次从基础管理者到中层管理者以及更高层次的高层管理者,但参加MBA学习的动机则完全不同,甚至有人认为参加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新知识和提高管理技能,更重要的只是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和建立广泛的社交网络,从而学习兴趣不浓,当然对此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2、学员的知识基础不牢固,学习成绩相差悬殊.MBA学员的学科背景多样,尤其是文科专业毕业的学生的数学基础更差,尤其对线性代数和统计学知识掌握不深的同学而言,学习该课程时就感觉非常吃力.再加上有些同学的学习态度并不端正,因而在该课程的考试中,既有获得高分甚至满分的,也有很多不及格的,学习成绩相差悬殊..

3、学员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不佳.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学科一般都是采用的定性分析,而该课程强调的是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因此,仅靠简单的死记硬背则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平时没有及时掌握构建数学模型的基本思想和建模思路,则对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更是一愁莫展.另外,学员都是在职学习,有时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原因而不能按时到课学习,课后也没有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及时掌握相关内容,老师的讲课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4、大多采用大班化教学,教学方式有待改进.强调案例教学与师生互动是国际上商学院MBA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给学员提供情景模拟和管理决策的一个有效方式.但由于师资力量有限以及为降低教学成本的考量,很多课程仍然采取大班化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花费一定量的时间在定义解释、原理推导和手工演算等内容上,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授课讲师虽然引用了大量的案例,但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同学参与讨论的机会并不多.因此,为了提高学员的科学决策能力,现有的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三、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为了提高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主讲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提高MBA学员的科学决策能力:

1、从经典的案例分析与实际用途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激发学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动力.教师可以从获得美国管理科学奖的典型案例出发,如美国石油公司确定和评价公司产品商业化的新战略、施乐公司缩短反应时间和改进维修人员生产效率的方案选择、宝洁公司重新设计生产和分销系统以降低成本和改进市场进入速度等决策案例,从而极大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另外还要通过对本土案例的收集和详细分析,针对国内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各种方案的比较分析,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学习本课程对未来成为有效管理者的重要性.

2、从科学的系统观出发,通过构建决策模型增强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MBA教育的一个主要宗旨就是为了提高学员的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尤其是未来的管理决策者,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各种外部风险时,必须提高系统思考、战略决策和创新能力.企业的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创新能力,还取决于企业与外部主体(如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政府等)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从科学的系统观出发,认真解读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强调系统思考在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中的重要性,使学员能不断地通过学习而实现自我超越.

3、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没有一定的指向、范围、规则和约束的思维形式,它以某一事物或信息为起点,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尽可能多地构思出多种解决方案,即是一种由一到多的思维过程;而收敛思维恰好相反,它是一种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等传统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有一定的指向、范围、规则和约束的思维方式,即由多到一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要求人们摆脱传统思想的框框,努力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它是一个发散与收敛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思维能力,并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来集体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断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

4、与其他专业知识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属于一个交叉学科,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多学科的知识体系,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相应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知识和概念,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资源基础理论、影子、机会成本、灵敏度分析、决策技术和随机模拟分析,使学生能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员利用所学理论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对管理专业的学员而言,本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不是简单的数学建模与复杂的运算过程,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偏重手工计算的方法已不再适应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应该辅以相应的软件教学和应用,如Matlab,Execl,Lingo,Lindo等其他管理运筹学的软件,这样可以克服以往教学中满堂灌的弊端,使学生在已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软件来进行计算和分析,不仅省去许多复杂的计算过程,而且还提高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速度与效率,从而不断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