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按比例就业实践与经验

点赞:28031 浏览:1301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西安市有残疾人57.8万余,占全市总人口的7.1%,残疾人的就业状况非常困难.西安市残联理事会始终将残疾人就业工作作为残疾人事业的重点工作,加强领导,常抓不懈.为了推动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2000年以前,西安采取的办法是确定目标与责任,集中人力,划分区域,工作到人,逐家逐户上门年审、上门征收.这一工作方式劳动强度大,但是工作效率低,进展缓慢,往往是事倍功半.尽管残联工作很努力,但残疾人就业困难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面对困难,西安市残疾人就业中心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没有气馁,在工作实践中,他们认识到分散按比例就业就是当今形势下实现残疾人就业的主渠道.工作中出现困难,不是目标不对,而是实现目标的方法不对.

建设制度着眼长效

为了打破困境,实现突破,西安市就业中心对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的兄弟城市进行调研,然后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确定财政代扣、地税代征、残联年审的模式.经过大量的协调工作,市残联于2000年底向市政府建议以政府令的形式实施这一模式.2000年12月,《西安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颁布,确定了该模式.

此后,西安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从社会化工作方法入手,取得了显著发展.一是制定政策措施,出台配套文件.与财政、地税、劳动、统计等部门联合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和措施,形成了良好的运作机制.二是规范操作程序,强化年审手段.首先,切实做好财政拨款单位年审工作,对省、市级财政拨款单位的年审,采取主动上门的方式,在全市起到了表率作用,促进了企业年审工作的开展.其次,重点做好企业单位年审工作.在地税年审工作期间,在各地税征收大厅、科所设立“年审咨询处”进行现场办公,集中年审.报税期结束后在就业怎么写作机构对企业进行年审.对尚未参加年审的单位通过地税稽查、下发信函、联系、下发“行政决定书”等多种形式清查追缴.三是广泛宣传与动员,形成良好氛围.结合年审工作,印制了《年审手册》、《文件汇编》、《西安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表》、《年审须知》向各单位发放.在报纸上开设了“助残”,就残疾人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在西安主流报刊上发布年审公告,利用网络发布残疾人就业信息及工作动态,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10余个栏目,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竞相报道,产生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

西安:按比例就业实践与经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科技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通过上述措施,近几年西安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已取得了质的飞跃.全市参与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的单位由2000年前的每年1000家,猛增至5万余家,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997年至2000年的4年总和仅为540万元,2001年就达到1790万元,2002年达到2690万元,2003年突破了3800万元,2008年达1.4亿,每年都以千万以上的数字在递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累计数由2000年前的6800余人,增至目前的2万余人,年均新增1000余人就业.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工作方法实施以前残疾人就业状况表现为残疾人求职数量大,单位用人需求少,残疾人就业市场只有供应方,没有需求方.通过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开展和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这一经济手段的强化,促进用人单位残疾人用工需求不断增长,为残疾人就业市场创造了需求方,拓展了残疾人就业市场,残疾人就业状况显著改善.


依托项目推进就业

事例一

27岁的齐小琴家在农村,小时候患小儿麻痹后遗症致残.家里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上学的孩子,自己和丈夫又都是残疾人,没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为了生计,她走出农村在城里租房寻找工作,但房租和吃喝等生活开支又成了他们新的负担.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为他们家最急迫、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齐小琴得知西安市开展的《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免费为残疾人进行高科技技能培训,喜出望外,立即报名参加.经过筛选她被确定为受益残疾人,参加了为期10个月的“数字影视设计师专业”培训,取得了“Adobe视频设计师”证书,被西安某科技公司聘用,从事网站管理和网络维护方面的工作,月收入1000余元,有了相对正式、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家里的生活.

事例二

24岁的陈磊下肢致残,但聪明的他凭着顽强的毅力,考入西京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在大专的最后一学期,他报名并被确定为西安市《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受益残疾人,参加了“JA软件设计师”专业,学习了10个月,顺利取得“JA软件工程师技术资格证书”.谈到在校学习和项目培训学习的区别时,陈磊说:“在学校理论性多一些和实际联系不太紧密,而项目培训学习和实际紧密联系,应用性强.”

现在,他在西安一家公司从事网络维护工作,月收入1000余元,并且有“三金”保障.这已经超出了他原来的就业预期.

有了这次培训和在单位的工作实践,陈磊的就业设想更加具体,人生方向和目标也更加明确.他有一个心愿:如果《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能有适合在职人员的半脱产学习,他很愿意参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他还希望该项目能开设英语翻译等专业课程,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多元化的培训需求.与此同时,陈磊想通过自学考试拿到本科学历,提高自己,把工作当作一个平台,使自己迈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齐小琴和陈磊,是西安市实施《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的受益残疾人中的两个.

2007年6月底,西安市就业中心前往太原参加了《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专项会议,被确定为全国首批30个执行试点单位.市就业中心为圆满完成该项目,加强组织领导和人员力量,加班加点起草实施方案、筛选办法,设计残疾人摸底筛选表、用人单位调查表等相关资料,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将所有材料上报市残联理事会.启动的第一个月(即2007年7月份),共召开有关《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的大小专题会议18次.《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迅速在全市范围内铺开,现已列入陕西省“民生八大工程”实施项目之一.

在工作实践中,西安市残疾人就业中心的工作人员认识到,高科技助残就业培训,是实现残疾人稳定就业、体面就业的正确思路.而短短两三个月的培训,要想让残疾人掌握某项高科技技能和实现高科技岗位就业比较困难.因此,他们紧跟就业市场需求和残疾人培训需求,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不断对培训层次、培训专业、培训内容进行调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国残联《长江项目》确定的目标任务是高端10人、中端10人、低端200人.西安市2008年完成的情况是高端17人、中端108人、低端95人.为了实施好《长江项目》,他们多方筹措,2008年共投入培训资金140余万元,超过中国残联的84万元项目资金的要求.

西安市的“长江项目”工作,受到中国残疾人就业怎么写作指导中心的充分肯定.李嘉诚基金会执行董事李玉光先生同高级项目主任陈瑜、助理项目主任鲁航一行到西安检查指导时,李玉光先生听完汇报、看完资料后表示:“很受启发和鼓舞,感受很好,很系统,工作做得很细致,可作为一个标兵在全国推广.”

通过努力,西安市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呈现出令人欣慰的景象:政策贯彻落实积极有效,可持续操作性强.参与年审单位逐年增多,残疾人就业数大幅度增长.保障金征收有力,工作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大.与此同时,全社会对残疾人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年提高.各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社会生活、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就业层次逐年提高,残疾人劳动合同、社会保障缴纳等就业保障日益完善,残疾人切实从中受惠.

西安的工作模式在全国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曾先后4次在全国性残联工作会议上作为先进经验进行交流.近年来,全国有20个省和1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先后前往西安考察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