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点赞:3231 浏览:85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长期以来,受功利主义的影响,聋校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其“语用”功能,而忽视了语文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以及其对人的精神世界构建的价值;我们许多教师盲从于普小语文教改,对聋生的特殊性考虑得很少,不能有效唤醒聋孩子的生命意识;很多教师自身有职业倦怠倾向,导致学生缺少对语文学科的热爱,缺乏生活的热情,更谈不上对生命更深层次的追求.这种种现象令人担忧.

聋校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那么,如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些感想.

树立正确理念

关注聋生的生命需要,是特校语文教学走向智慧、走向成功的首要条件.因此,从学校管理者到一线语文教师,都要形成关注生命的理念.

作为聋校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要真正将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放在“生命的提升”上.一方面,我们要狠抓基础知识的教学,努力提高聋生语文综合素养,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正视差异,不能一味苛求聋生达到可望而不可及的知识技能目标,而忽略聋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视对聋生生命亮色的激发.只有正视差异,真正视聋生为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个体,将他们看作是诗意的存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与聋生的心灵、生命进行对话,才能让聋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丰富与多彩.

立足课堂教学

聋校语文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情彩并茂的文学作品,每一篇都是作者的生命积淀,都是作者独特的生命表达.我们要立足于语文现有的教材,从语文教材中挖掘那些富含生命意义的教育元素,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进入,以兴奋乐观的情绪参与,引导学生以自由的思想与文本对话.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找准生命教育的切入点,创设“尊重、信任、理解、关爱”的气氛,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张扬生命、释放生命活力的好场所.


例如,阅读《检测如只有三天光明》时,引导聋生感受女主人公自强不息的人格魅力,进行生命教育的拓展与延伸,阅读《狼牙山五壮士》,引导聋生思考生存的本质,提升生命的境界,同时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使聋生释放生命的张力等

罗素说过,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的生活.语文教育就是一个体验美好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从聋生最基本的精神要求出发、心灵世界出发,着眼于生命质量的提升,我们倾心的付出必然会得到“美好的”回报.

引领学生走向诗意

语文教学好比一次美学散步.它强调的是生命的在场,诗意的贯通,追求的是美与人生的同构,艺术与人格的统一.

聋生是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命本该芬芳四溢,馨香袭人,可是,种种原因导致了我们的聋生远离诗意,缺乏丰富的想象,缺乏对学习、生活的热情.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领学生与文学为邻,带给学生更多的诗意,唤起他们浪漫的情愫.我们可以以文本为载体,将诗意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诗意的导入、诗意的文本解读、诗意的师生互动,诗意传递的细腻情感,能激发学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使聋生的生命之花绽放得更美、更艳!

把笑容带给学生

快乐是教育的要素之一.语文课堂应该是这样一个地方:是吸引学生参与智力游戏的场所,既能包容严肃认真的思想,又能包容轻松愉快的心情.一个没有快乐可言的课堂不仅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而且对学生人格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课堂的笑声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笑容常常意味着是以一种轻松的心情来对待语文课程,同时,也意味着创设了一个开放的思想境界,有了让学生去接受新的理解的种种可能.

注重环境创造

语文教学生命价值的实施,还取决于校园环境的创造,取决于家庭的支持.

校园是聋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在校园内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氛围,能对孩子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感召”、“净化”心灵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凸现生命教育的主题.还应积极创建“书香校园”,改善校园的阅读环境,提高图书阅读品位和层次,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使每一位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从而改变精神荒芜、情感匮乏、写作语言空洞乏味的现状.

在家庭教育中也要坚持生命价值取向.家庭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一个“底色”的作用.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互通书信等形式,增进与子女间的沟通和理解,使生命教育真正融入聋孩子的心田.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