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点赞:29940 浏览:1414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公共政策以“公共性”为其逻辑起点,以公共利益为最终目标,因而,公共政策蕴含着的诉求,影响着政策的目标和执行.公共政策以追寻公共政策之善为旨归,寻求政策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但在实践中,存在着政策的失范.通过确定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在政策过程中的和谐统一,重视公共政策主体的素质建设,提倡公民对政策过程的参与等理路可以寻找到规范政策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公共政策;政策;失范

中图分类号:B8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7-0038-04

公共政策是为“公共”而制定的,是以“公共性”为其逻辑起点,以公共利益为最终目标的,因而公共政策蕴含着的诉求.正如罗尔斯在其著名的《正义论》里所说的那样,“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但在实践中,政府面临价值冲突问题,最为凸显地表现为政策的失范,如公共政策非公共化,公共政策问题等.因此,需要从视角去考量公共政策的合理性,以此为本位作为公共政策设计的基点.

一、政策的应然与实然之逆

――“公共性”的失衡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从这一要义出发,马克斯•,韦伯指出:一个现代的理性国家首先需要理性的政府所提供的理性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在某种意义上不仅是纯粹的科学计算过程,也是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作为公共政策选择主体的人或由人构成的组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为符合某种需求的选择行为自然要受到价值取向的支配.因此,“政府是制定良好公共政策的前提.就此意义而言,政府比任何单个的政策都更加重要,原因在于所有的政策都依于.”[1]1目标的性是任何一项公共政策自身都带有的属性,因此,公共政策必然进行关怀的考量,原则直接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及实施.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是政策的本质属性和诉求,此乃政治的应有之义,是契约精神的内在规定性.政策公共性“是公共政策形成的逻辑基础,是公共政策分析的理性取向,是公共政策的元属性,一般表现为公正性、公平性和公开性三个基本维度,是公共政策问题分析、制定分析、执行分析、评估分析的价值基础和精神内核”[2].基于这一思想,公共政策就应该最终提高大家的福利而不只是几个人的福利.这自然需要在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等整个过程中,注重对“公共性”要求的坚守.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社会各方利益的表达和公民意识培育,体现公民权利和政府合法性;才有助于实现行政的公共性与公民权利的契合,确保公共政策的正当性以及对民意的有效回应性,进而有效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

虽然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政策需体现公共性这一义务的必然性.“对于公共政策应该与公共利益还是私人利益保持一致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将选择公共利益.”[3]但由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价等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动态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理性限度和价值取向中制定和执行的,理性不可避免的有限性和现代多元价值的冲突性决定了政策整个过程并非会自觉地从公共性的政策要求出发.或者说,工具理性的盛行和政府自利性和强势集团的存在,使得公共政策产生了诸多的失范,作为政策价值取向的公共利益在实现过程中总会遭遇种种显性或隐性的屏障,以致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在很多时候处于目标或理想状态而非结果状态,造成在实践中并非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违背公共利益维度的公共政策屡见不鲜.

二、政策失范探微

1.工具理性的强势和价值理性式微下的失范

与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的目标不同,公共政策的目标和价值的首选要义更多的是体现在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公共政策的诉求要求对政策的目标进行合法性追问,以确保每一项政策所要达到目标的公共性.只有经过这一种价值的探讨,才能避免公共政策异化的危险.

人的理性在哲学视阈中存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维度,但是,启蒙运动以来,偏重宣扬工具理性.威尔逊、古德诺等人开创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则进一步确立了政策过程中科学与价值的分离,使得工具理性在公共政策领域获得了至上的地位,成为了公共政策最为重要的、甚至是惟一的哲学基础.正如罗素所言:“它代表着选择正确的手段以实现你意欲达到的目的,它与目的选择无关,不管这种目的是什么.”[4]这种理性的工具化和价值理性的式微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即对公共政策的选择只做工具理性的考量,每一项政策都是为了某个或某些具体目标而作出的,但是,却忽略了对任何目标指向的价值意义考量.对工具理性的过分追逐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单向度的工具理性,形成了工具理性“一理独大”,而忽视了价值理性.韦伯将这一现象和趋势称为“理性化的吊诡”.这种对工具理性的崇拜无疑是危险的,若缺乏对公共政策的“公正性”追求,政策就有可能陷于拉斯韦尔所担心的“专制的政策科学”危险之中,造成政策目标在价值取向上的偏离.公共政策在价值判断的缺失,导致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使公共政策偏离了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取向,造成了政策公共性这一本质属性的缺失,形成了公共政策的失范.

2.政府自利性与利益集团影响下的失范

制度经济学把政治经济化,把政治制度看作一个普遍的市场――政治市场.在此,人们建立起交换性的契约关系,一切活动都以个人的成本――收益计算为基础.以此为视角,现代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归根结底是围绕着利益展开的,政策主体依据自身的利益需求,对复杂的社会利益进行配套调整.政府的自利性与利益集团的分化存在及其政治活动能力,必然会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公共政策失范.

按照政府多元权能论的观点,政府是拥有权力的众多社会组织结构之一,它与其他社会组织一起分享社会管理的种种职能,政府内部的各种权力是由社会不同利益集团“讨价还价”的结果.政策在一定意义上是各种利益集团把本团体的利益诉求反映到政策系统中,由政策主体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整合的过程.正如安德森指出,在所有国家,利益团体都履行着利益表达的功能,即它们表达了对政策行为的要求和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它们就政策意见的性质和可能出现的后果,尤其是技术方面的事务,向政府决策者提供众多的信息.当它们从事上述活动时,有助于公共政策的合理化.但按照公共选择理论,个人利益从未在公共生活中消失,组成政府的个体也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也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正如丹尼斯•,缪勒指出:“毫无疑问,检测若把权力授予一群称之为代表的人,如果可能的话,他们也会像任何其他人一样,运用他们手中的权力谋求自身利益,而不是谋求社会利益.”[5]因此,政府具有自利性.而不同利益团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倾向和利益追求,它们所要求的公共政策必然是尽可能最大化地实现和维护本团体的利益,使政策符合它们的利益要求,因而它们对政策的需求经常出现不同.公共政策一般会对社会的各个利益集团产生影响,利益集团也会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影响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而强势集团在这个过程中更是占据优势.在和政府的自利性结合中,政策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在政策活动中存在着自身和外在利益的诱惑,进行着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这种主观价值倾向性使得主体的“价值中立”原则难以实现,就有导致租金的存在和寻租的可能,特别是政策主体在缺乏必要的素质与适当的权力约束机制下.于是,当经济理性人的需求超过公共道德理性人时,便有可能使公共政策走向非公共化,公共政策沦为某些利益集团和缺乏公德的公务员谋求特殊利益的工具,出现了公共政策失范.

三、走出政策失范的理路

1.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在政策过程中的和谐统一

每一项政策都是有的放矢,总是为了解决某个或某些具体问题或为实现某种目标而作出.为了实现政策的效用,手段的科学选择,即从工具理性上进行把握是必要的.但是,任何目标本身的设定就带有价值性,需要从价值理性的意义上加以衡量.在公共政策的实践中,存在着过分强调工具理性主义而忽视价值取向的倾向,这使得公共政策可能偏离公共性的维度.正如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所说:“长期以来,效率和经济是美国公共行政理论的两个支柱.把效率和经济作为公共行政的指导方针是有必要的,但仅此是不够的.必须加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第三个理论支柱,使公共行政能够回应公民的需要.”[6]因而,在公共政策研究中导入价值理性势在必行.“任何决策都是以突出价值因素为特征的,无论怎样强调决策的科学化,都无可否认决策的价值考量和决策的价值旨归.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来说,价值考量和价值旨归无论何时都是首要的.”[7]毕竟“权利平等及其所产生的正义概念乃是出自每个人对自己的偏私,因而也就是出自人的天性.这一点也就证明了公意若要真正成为公意,就应该在它的目的上以及在它的本质上都同样地是公意”[8].因此,只有在政策过程中重视价值理性,弘扬公共政策的价值理念与公共精神,强调政策活动的考量,实行对政策目标的追问,才能有效保障公共政策的性和公共性.当然,我们所强调的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政策过程中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偏颇任一方.正如陈振明教授所说的:一方面,如果公共政策缺乏效率效应,则政府就不能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社会将陷入无序状态,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人民生活更加贫困,从而必将破坏并无法实现公平.相反,经济效率的提高则能够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因此,经济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公共政策选择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如果公共政策中贯彻公平理念,则可以防止公共政策行为的专横,维护公众和政府的良好关系,博得公众的信任、支持和配合,从而提高政府的威信,取得良好的行政效率.


2.重视公共政策主体的素质建设

政策主体在政策活动中居于重要位置,是一切政策责任与义务的最终承担者和践履者.在社会日益多元的时代,受到不同利益诉求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政策主体的思想很容易发生倾斜和摇摆,影响到政策的公共性,正是从此意义上彰显了政策主体素质的重要性.库珀指出:“当行政人员在处理具体困境中或大或小地界定自己责任的界限和内容时,他们使自己具有了‘身份’,这种身份认同形成了他们的道德品性.”[9]但政策主体是一个复合角色体,同时扮演着包括公共人和个体经济人的角色,如果政策主体对自身角色定位摇摆,就容易产生角色冲突.毕竟这两种角色定位,是基于不同的理论推断的,具有截然不同的角色认识和期待,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可能产生矛盾.因此,必须注重公共政策主体的素质建设,而且这也关系到政策的认同度.“具有良好品质的政策主体往往会成为其他人尊敬、追随的对象,等其人品的优劣不仅会影响公众对他们的认可,并以此为依据对他们所依附的政治系统和所制定的政策投以不同程度的认同感,而且也会导致他们对所掌握的公共权力做出截然不同的安排.”[10]需要确立一套促使公务员对其角色进行合理定位的行政规范体系;提出符合时代精神又不失导向意义的价值追求;既允许政策主体对合法正当经济利益的追求,又要具备较高的公共素养和行政素质.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公共行政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公民参与:规范政策的有效途径

公共政策注重对社会价值的分配,这就要求在政策活动中,需要尊重民意,广泛听取民众的要求.“不论是在问题的确立上,问题的回应上,还是在被接受方案的执行上,都必须让更多的公民来参与.”[11]公民政策参与也是一条监督政府行为,规范政府政策活动“公共性”取向的有效途径.“使那些与某一决定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参与该决定的制作过程,并向其陈述决定的理由,这不仅仅是提高效率的需要,而且恰恰是正义的要求.”[12]

第一,公民参与能有效实现政策目标的公共性.“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参与主体,公众参与政策决策有其必然性和紧迫性,而这对于公共决策质量的提高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13]充分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是收集和传达真实政策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充分利用公众智力资源的有力渠道.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主动地通过公民对话吸纳政策建议,确保政策的科学性.这有利于公民的意愿和利益要求通过多种途径转化为政策问题,使之进入政策议程,并以协商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增强政策的规范性,制定出反映民意的政策,从而保障目标的公共性.而且公民参与可以有效消除或降低政府的有限性问题,通过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交流、协商等,形成政策制定中的互动网络,有效提高政策的质量,有效实现政策目标的公共性.

第二,公民参与能有效实现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即使是政策制定实现了目标的公共性,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偏差.因为执行主体也具有经济人的特征,会表现出自利性,可能导致政策执行的失范即公共性的偏离,为此,需要对政策执行进行监督.而且由于公民是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对政策执行的感受最为直接,所受到影响最为显著,因此,容易调动公民政策执行进行监督的积极性.即使出于自利,也会促使公众参与到政策执行中来,有利于防止和纠正政策执行中的偏差,保障政策在具体的动态过程中对公共性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