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平等的后果是什么

点赞:25443 浏览:1185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教育不平等的显性存在

近年来,教育不平等和教育歧视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众所周知,受教育者的贫富差别、城乡差别、地域差别、身份差别使得他们实际享受的教育机会有天壤之别.比教育不平等、不公正影响更为深远的是,由此带来的社会不平等正在侵蚀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肌体,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结构,威胁到国家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不平等主要表现在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教育质量的不平衡、高等教育中的地域歧视等各个方面.

“”中,我国的教育体制在各个层面上都遭受到了严重破坏,直到后期,初等教育才基本得到恢复,这时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机会差别还不明显.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初.但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学费和其他教育费用不断上涨,使得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难以负担,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学生开始分化,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开始广泛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经济原因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以及户籍制度的限制,市民与农民的子女必须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实.事实上,这种不平等在高等教育阶段之前就开始了.《2004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指出,自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到2000年的15年间,中国大约有1.5亿左右的农民子女没能完成初中教育,其中包括未入学的近3200万人、小学阶段失学的近3800万人、小学毕业后未能升学的5000多万人,以及初中阶段失学的3000多万人.2000年后,这种教育机会的丧失更加严重.最近几年每年大约有500万适龄儿童未完成初中教育,其中近200万适龄儿童未完成6年小学教育.联合同主管教育权利事务的特别调查员来华考察时,其结论竟然是“在保证教育权利方面,贵国连非洲的乌干达都不如”!

在教育费用上涨使受教育者开始分化的同时,中国社会一些特殊的制度设置,如教育财政体制、单位办学等,使人们所享有的教育资源极其不同.如农民工子女上学就受到了来自地方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限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限制.改革开放之后,由财政统一拨款的基础教育改行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农村分级办学制度,办学经费分别由县、乡镇和村支付,而城市的办学经费则由城市政府拨款.在地方承担了基础教育的费用后,教育财政拨款主要面向高等教育.这也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急剧扩张的重要原因.高等教育投入比例过高必然挤占本已不多的教育经费,加上地方财政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普遍不足,几乎所有地方教育经费都捉襟见肘,于是教育部门倾向于把有限的教育经费向城市学校和重点学校倾斜.在地方政府普遍实行确保几所重点中学的政策下,教育不平等在校际之间也急剧扩大.当一些中学一年的预算达到1000万元以上时,其硬件设施甚至超过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学,而一些非重点的学校和农村中学却连最基本的教学设备都无法保证.根据《中国教育报》对174个地市和县教育局长的问卷调查,超过50%的农村中小学“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有58%的农村学校危房改造经费无法落实,超过40%的小学仍然使用危房.至于缺电、缺课桌甚至缺粉笔的现象则普遍存在.从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来看,城市从1985年的40%提高到1999年的55.4%,而同期农村则从22.3%下降到18.6%.


到了高等教育阶段,这种差距进一步扩大.1999年底的一张《中国青年报》披露了中国公民高等教育的一些状况.据对北京多所高校二千余名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生源28%来自北京,30%来自北京以外的城市,24%来自全国各地的城镇,17.7%来自农村.此外,在不同的省区之间划定不同的分数线录取学生,成了高校招生的一个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制造了高等教育中最大程度的地域歧视:同样院校的同样专业,山东考生竟需要比北京考生多出130多分才能人读.可见,有许多与名牌大学学生同等素质甚至素质更高的学生被无情地排除在名牌大学门外.

教育不平等的后果是什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高等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阶段上不平等的显性化,其后果就是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与城市相比不断降低;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机会、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不断扩大.

教育不平等对社会和谐的隐性伤害

教育不平等有可能成为社会不平等的助推器,促使整个社会结构日益走向分裂和解体.虽然这种伤害是渐进的,但隐性的.事实上,这种担心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首先,直接导致农村人口素质下降.基础教育向城市倾斜,义务教育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普及不够.据报载,大连市在2003年有20070左右的农村学生(约20000人)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不能继续升学.由于很大比例的农村人口不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无法进入高等教育,其结果必然是人口素质下降,而低素质地区又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其次,不同的教育机遇和教育质量造成了社会各阶层地位的代际传承.目前中国精英阶层把子女送到国外接受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这样,他们留学归来,仍然会是这个社会的精英,把持这个社会的话语权力;即使不回来,也可能对这个社会保持较大的影响力.一个阶层的子女若从小就受着良好的教育、接触广阔的外部世界、通过最先进的设备提升自己,在未来的个体发展中当然也会远远优于另外一些连基本的生活、教育机会都无法保障的阶层的子女.因此,教育不平等程度越大,社会不平等程度也就越大,并成为普遍模式的代际传承而被固定下来.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不平等,还剥夺了低层社会成员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会.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7月28日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研究报告表明,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阶层,其子女职业继承性明显增强,调查数据表明:“干部子女当干部的机会比常人高2.1倍”.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消除阶级差异及向工农出身的人提供上升流动的机会.事实上,在许多贫困地方,“考大学”成为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跳出农门”、向上流动的唯一机遇.如果连这样的机会也被剥夺或减少,则不但是人才和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会造成永久性的社会差距.

教育不平等所造成的社会阶层之间的直接对立使社会和谐在某种意义上受到损害.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社会成员自下而上流动的机会被剥夺、渠道被堵塞,就很容易把对其他阶层的不满转移到整个社会上来,形成反体制的力量.

打破相关利益集团对教育资源的垄断和对教育机制的掌控,促进教育独立和学术自治的发展,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使之怎么写作于更广大人群的关键.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只有国家才能做到.60年前的《联合国人权宣言》规定,不论什么阶层,不论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40多年前的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第13条规定,初等教育应属于义务性质并一律免费.我国是这两个公约的签署国.承担国际和国内义务,保障最基本的人权,应该是实现教育平等与教育公正的必由之路.使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对建设和谐社会来说,不仅具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价值,更具有不可估量的政治意义.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