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厦门大学的是是非非

点赞:20540 浏览:9350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于鲁迅与厦门与厦门大学,有许多问题至今搞不清楚.笔者试着拨开层层历史迷雾,还原真相.

鲁迅为何离开北京赴厦门大学任教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兴起学潮,鲁迅和一些学生一样,被列入黑名单,鲁迅在亲友和学生们的敦劝下离家避难.从1926年3月底到5月初,鲁迅住在山本医院、德国医院,但他仍然坚持到女师大、北大等校讲课十多次.在避难期间,除到校上课,鲁迅始终坚持写作,《朝花夕拾》中的一些篇目就是这时写出来的.从7月6日到8月13日,鲁迅还同友人一道翻译了荷兰童话小说《小约翰》.

过去多数书刊都讲鲁迅是受段祺瑞政府的迫害离开北京南下厦门的,说反动军阀统治下的北京杀机四伏,政治形势一天天险恶,鲁迅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事实上,在鲁迅到厦门之前,段祺瑞政府已经垮台,鲁迅在北京还是比较自由的.因此可以说,政治因素不是迫使他南下的原因.

近年还有学者提出鲁迅南下厦门,与许广平南下广州有很大的关系,换言之,爱情是让鲁迅选择厦门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鲁迅在同包办婚姻的妻子朱安实在没有多少共同语言、没有多少感情的情况下,一人独居在外,私生活方面仍十分严谨.据鲁迅的学生许钦文回忆,到1928年夏天,鲁迅和许广平一起游历杭州时,鲁迅对许钦文说:“钦文,你日里有什么事情,尽管跑开去做;可是夜里,一定要回到这里来睡,每天夜里一定都要到这里来,一直到我们回到上海去!”(许钦文《鲁迅日记中的我》,鲁迅博物馆选编《鲁迅回忆录专著》下册第1316页,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就是同一间屋里,许钦文睡在中间那张床上,鲁迅和许广平分睡在两边的两张床上.所以鲁迅正准备南下厦门时,许广平刚好女师大毕业,经一位熟人推荐,到位于广州的广东女子师范学校任教,于是,他们便一道乘火车前往东南沿海地区了.

实际上,鲁迅离开北京赴厦门另有原因.鲁迅作为教育部的雇员,在大学兼课都是收费的,因为教育部欠薪十分严重,鲁迅曾经是索薪运动的骨干成员,索薪时还被打掉了一颗门牙.鲁迅在杂文《记发薪》中记述到从1926年1-7月,鲁迅只领了4次薪水190.5大洋,而历年所欠鲁迅的薪水高达9240大洋.当时的教育总长章士钊对鲁迅兼课这一做法比较宽容,也没有说什么,但后来发生了学生骚乱,鲁迅作为一个局外人站在学生联席会的一边,支持学生反对女师大女校长杨荫榆,把她赶出校长室.教育部总长章士钊出面干预,鲁迅和学生们又把章当做孔家再世,要打倒他,章免去了鲁迅教育部佥事职位.就这样鲁迅失业了.而此时,北京大学因为经费困难,开始拖欠教员工资,在厦门大学高薪的诱惑下,北大的一批在编教授纷纷南下厦门.7月28日,鲁迅也收到厦门大学寄来的薪水和车旅费共500大洋,抵挡不住月薪400大洋的诱惑,抱着“换一个地方生活”的想法,他接受了厦门大学林语堂的邀请.

1926年8月26日,鲁迅乘火车离开北京.8月29日清晨,列车抵达上海,鲁迅暂寓旅社,许广平则于当晚住到了她叔父许炳家中.在上海,鲁迅受到了上海文化界的热烈欢迎,8月30日晚间,郑振铎在清闲别墅宴请鲁迅.席间,鲁迅会见了沈雁冰,胡愈之、朱自清、叶圣陶、陈望道、夏尊等十多位著名人士.9月1日深夜,鲁迅登上了“新宁”号轮船,次日晨7时向厦门进发.许广平也于同日早晨8时,乘“广大”号离沪赴广州.

1926年9月4日午后,经过3天的行程,“新宁”号轮船抵达厦门,鲁迅暂住码头附近的旅馆,距厦门大学约有5公里,林语堂、孙伏园等人来接,然后从太古码头乘小舢板来到厦门大学.

鲁迅在厦门大学教书情况

厦门大学是爱国华侨陈嘉庚筹资创办的,始建于1921年,设有文、理、教、法、商、医、工7科,共24个系,有学生约400人.当时学校教职员宿舍还未建成,鲁迅暂住靠海边的生物馆三楼国学院陈列室里.

来厦门前,鲁迅曾经考虑过多次,绝不能把教书当成终生的职业,因为当时中国政治极其腐败,社会上不合理的事情太多,鲁迅认为自己会忍受不住的,所以他把教书看成是短期的“休整”,并为以后的生活积聚一点必需的钱.他与许广平上海分手时相约:准备在厦门住两年,彼此再见面.

鲁迅在厦门大学开设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课,每周4节课,还兼任国学院的研究教授.本来文科的教室,一般只有十来个必修的学生听课,场面比较冷清.但鲁迅每次上课,钟声刚响,教室里早就坐满了人,后到的学生只能凭窗倚墙站着听讲.不仅文科的学生来听课,法科、理科、商科的学生也来听课,厦门大学不少年轻的教员也到场听课,还有很多校外的记者、编辑也闻风而至,场面十分壮观.因为听课的人远远超出预计的数目,讲义不够,拿不到讲义的人,上课便记笔记,下课赶紧借讲义抄.由此,众人议论说:“文科今年有生气了.”

鲁迅的课之所以特别吸引听众,是因为他态度认真,思想新鲜,史料翔实,分析透辟.鲁迅每周有两节中国文学史课程需要编写新讲义,当时的厦大这方面的图书资料严重不足,为了编好讲义,鲁迅自己设法到外地写书,向友人借书.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上提到此事时说:“看看这里的旧存讲义,则我随便讲讲就很够了,但还想认真一点,编成一本较好的文学史.”为了编写讲义,鲁迅常常废寝忘食.所以上课时,他能联系时代背景分析作家作品,引证丰富的材料,深入浅出地阐明问题.听他的课的学生个个如逢甘露,即使他上课从来没有点过名,就连生病的学生也不会缺席,学生个个瞪大眼睛,竖起耳朵,生怕少听一个字.

鲁迅编的这些讲义,共分10章,从文字的起源讲到汉代的司马迁,一开始鲁迅便批判了“仓颉造字”等英雄创造历史的传统说法,认为文字创造“绵历岁时”,“且由众手”;还明确指出,“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也”.这本讲义鲁迅先在厦门大学使用,后又在中山大学使用.讲义在鲁迅生前并没有出版过,最早收入在193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第10卷,称《汉文学史纲要》.鲁迅本打算写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史,还购置了许多有关的书籍,并作了长期的搜集资料的工作,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全部完成.

鲁迅在厦大讲的中国小说史课,在校内外也同样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据当时的学生俞荻回忆:“鲁迅讲学,并不像一般‘名教授’那样,只干巴巴地一句一句地读讲义,枯燥无味地下定义.他的讲话也和他的作品那样地丰富多彩.他讲到某时代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时候,善于引证适当的、丰富的资料来详尽地加以分析,雄辩地加以批判,说明什么应当吸取,什么应当摒弃.听他讲学,好像小学生听老师讲有趣的故事那样,唯恐时间过得太快!”

学生们不满足于只听鲁迅讲课,他们把鲁迅看成引路的导师,许多厦门本地的学生,有时星期天都不回家,留在学校里陪鲁迅,鲁迅倘若上街,他们便随同去当厦门闽南话的翻译.9月25日,鲁迅从生物馆搬到集美楼,这里是学校的图书馆,有两层楼房.夜晚,楼上空落落的,只有靠西头的第二个房子,也就是鲁迅的宿舍里,经常有学生来请教各种各样的问题,传出鲁迅与青年们亲切交谈的话语和爽朗的笑声.在鲁迅的支持和帮助下,进步学生先后成立了“泱泱社”和“鼓浪社”两个文艺团体,筹办《波艇》月刊和《鼓浪》周刊.

鲁迅与厦门大学的是是非非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厦门大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此外,鲁迅还给国学院研究生作专题讲演,指导研究生学习,批改他们的作业,还写下了大量的作品,完成了好几部书的编辑、校订工作.他写了5篇《旧事重提》,两篇《故事新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汉文学史纲要》,还有《华盖集续集》的《小引》、《坟》的《题记》及《后记》、《〈争自由的波浪〉小引》、《〈绛洞花主〉小引》、《〈走到出版界〉的“战略”》、《新的世故》等共17万多字,这中间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两篇文章最为有名.

鲁迅对厦门及厦门大学的印象

鲁迅来到厦门大学是想干点事的,他在一封信中说:“我最初的主意,倒的确想在这里住两年.”但是,他对厦门的第一印象很不好,见富人居住的市区到处是洋房别墅、酒吧菜馆,而郊外及居民区则野草丛生、荒坟累累,鲁迅引用来过厦门的一个荷兰人的话说:“中国全国就是一个大墓场.”鲁迅曾到学校后山的丛冢中留影数张,在其中一张照片中把自己描绘为“在草木丛中,坐在一个洋灰的坟的祭桌上,像一个皇帝”,可见厦门荒坟累累的景象给鲁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鲁迅对厦门人的印象也不大好,说厦门“大概因为和南洋相距太近之故罢,此地实在太斤斤于银钱,‘某人查重一月’等等的话,谈话中常听见”.因为鲁迅“没有一点架子,也没有一点派头,也没有一点客气,衣服也随便,铺盖也随便,说话也不装腔作势”,这使得他跟一般的西装革履、衣冠楚楚的教授和学者很不同,而一些势利的厦门人只重衣冠不重人,所以鲁迅经常遭到一些厦门人的冷眼.

那时候,厦门大学给教职员发薪水,是由总务处开支票到市区的集通银行去领取,鲁迅第一次去领薪水,来到柜台前,将400大洋支票递过去时,柜台里的人接过支票,见他一副寒酸样,手持如此高额的支票,顿时产生了怀疑.银行职员便提高嗓门打起官腔问:“这张支票是你自己的吗”鲁迅懒得回答他,就吸了一口烟.

银行职员又问:“你这人是干什么差事的”

鲁迅两只眼望着前方,仍不作回答,又吸了一口烟.

银行职员又再问:“你每月有这么高的薪水吗”

鲁迅仍未回答,他望着银行职员,又狠狠地吸了一口烟.

最后,这张国币400大洋薪水的支票,还是在鲁迅连吸三口烟的沉默中一分不少地兑现了.

鲁迅对厦门大学的印象也十分糟糕,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讽刺地形容厦门大学,是“硬将一排洋房,摆在荒岛海边上”,“我到此快要一个月了,懒在一所三层楼上,对于各处都不大写信.这楼就在海边,日夜被海风呼呼地吹着.四周的人家不多,我所知道的最近的店铺,只有一家,卖点罐头食物和糕饼.”

谈到鲁迅离开厦门,厦门人都说和爱情有关,是因为当时许广平急切盼望鲁迅到广州去,所以鲁迅才离开厦门的,这是用以掩盖鲁迅对厦门及厦门大学印象不好的事实.

鲁迅因何离开厦门大学

认真翻阅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信,就能找到鲁迅离开厦门大学的原因,其中一封信中说:“我以北京为污浊,乃至厦门,现在想来,可谓妄想,大沟不干净,小沟就干净么”与鲁迅发生冲突的是厦大的“校长和几个教授”,而且这种冲突是“不可调和”的“根本冲突”.

当时厦门大学校长也是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名叫林文庆,因为其晚年在新加坡成为华奸,连厦门大学也不愿提起此人,所以国人对他知之不多.林文庆,福建海澄县今龙海市人,1869年生于新加坡一华侨家庭,在新加坡莱佛士学院读书时,因成绩优异,获英女皇奖学金,是获得该项奖学金的第一个中国人.毕业后,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医学,获内科学士和外科硕士,受聘剑桥大学研究病理学.1893年,林文庆创办新加坡第一所女子学校,1904年创办英皇爱得华医学院,被授名誉院士,他还发明了治疗“香港脚”药水,并取名“AU”(厦门大学英文简称).林文庆的岳父黄乃裳是东南亚侨界的领袖,名气很大.早年林文庆与岳父黄乃裳一起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还为孙中山筹集了大笔革命经费.1912年初,林文庆应孙中山的聘请,到南京担任临时政府内务部卫生司司长,同时兼任孙中山的保健医生.不久,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政府北迁,林文庆返回新加坡,继续从事医务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1921年4月6日,华侨陈嘉庚出资创办厦门大学,为物色一个好校长,陈嘉庚费尽苦心,后来蔡元培向陈嘉庚推荐了邓萃英,但邓并没有到任,于是决定聘任林文庆担任厦门大学校长一职.当时孙中山正要招林文庆回国搞外交,陈嘉庚一边连拍几封电报到新加坡给林文庆,又一边电请孙中山代为决定.后经孙中山同意后,林文庆才正式出任厦门大学校长.直到厦门大学1937年改为“国立”,另派来校长后,担任了厦门大学校长一职长达16年的林文庆才离开厦门.

林文庆主持下的厦门大学,在刚刚开始的几年里有很大的发展.但林文庆是个尊孔派,他开口不离孔子,并把《大学》中的“止于至善”当做校训,以“人人为仁人君子”作为培养学生的宗旨.1924年4月6日,林文庆在厦门大学校庆3周年时发表“尊孔”演说,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厦门大学学生认为林思想迂腐,于是掀起震惊全国的一起学潮,要求林文庆,但最终的结果是厦门大学的分裂,欧元怀等9名教授带领200多名厦门大学学生离开厦门,在上海创办了大夏大学.

1925年是陈嘉庚的事业进入鼎盛时期,由于资金充裕,加上校长林文庆“尊孔”,热衷于倡导国学,于是决定筹建国学院.当时恰逢“三一八惨案”后不久,北京政治环境恶劣,教授们经常拿不到工资,面对厦门大学当时的超出其他大学一倍的高薪,鲁迅、林语堂、顾颉刚、沈兼士、孙伏园等20多名著名学者来到厦门,这就等于“半个北大”来到了厦大.1926年10月10日厦门大学国学院正式成立,林文庆兼任国学院院长,沈兼士任研究院主任,林语堂出任总秘书,工作由沈兼士具体负责.

林文庆校长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孔教为办学的“纲”,提倡复古、尊孔,让学生背古书,弄古文;二是以“金钱万能”为办学方针.所以刚刚到校不久的鲁迅就与林文庆发生了冲突.

因为学校以金钱为中心,学校当局便依仗金钱,把教职员当做奴仆看待.鲁迅刚到学校,学校当局就问履历、问著作、问计划、问年底有什么成绩发表,希望快速并多出成果,就像养奶牛每日挤奶一样.有一次,林文庆催问鲁迅有什么学术成果,鲁迅立即把足足可以抵研究教授三四年成绩的《古小说钩沉》稿子交出去,但“放了大约至多十分钟罢,拿回来了,从此没有后文”.这让鲁迅十分反感,在鲁迅看来,厦门大学的看中的是“钱”,不是学问.

最让鲁迅反感的是每逢星期四上午的纪念周会,教授们个个衣冠楚楚地对林文庆点头作揖,“唯校长的喜怒是伺”.按惯例先是校长的开场白,接着就是教授们的《论孔教的真义》、《孔子何以是圣人而不是神人》之类的演说,因为学生们早已经听厌了这种老调子,所以会场里冷冷清清.开始的几次鲁迅托故都没有参加.为了借重鲁迅的声望来装饰门面,林文庆特地邀请鲁迅在周会上演说.1925年10月14日,鲁迅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登上讲台,作了《少读中国书,做好事之徒》的演讲,提出青年学生要救国,并不在读中国书,而是要勇于做改革社会的“好事之徒”.鲁迅的演讲让主持演讲的林文庆瞠目结舌,不知所措,大有引狼入室的后悔.出于礼貌,最后,林文庆以陈嘉庚白手起家为例对“做好事之徒”作进一步的诠释.几天后,鲁迅的演说在《厦大周刊》上刊载了出来,可是经过删改后,只留下一小部分,从此鲁迅再也没有到周会演说了.而在林文庆看来,你鲁迅拿着我国学院的超高薪水,却公开反对国学,这算哪门子的道理?从此鲁迅与林文庆的矛盾进入公开化.

11月,一位银行家来到厦大,学校当局忙得不亦乐乎,鲁迅蔑视这种绕着“钱”字打转的风气.有人拉着鲁迅去陪银行家照相,鲁迅坚决拒绝了,并斩钉截铁地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校长林文庆宴请银行家邀请鲁迅作陪,鲁迅在林文庆的通知单上签了个“知”字,但并没有去.事后鲁迅对那个“知”字解释说,是“不去可知矣”.11月22日,国学院召开会议讨论经费问题,林文庆以学校基金缺乏,决定裁减国学院的经费预算,到会的人多的表示异议,林文庆立刻摆出老板的架势,傲慢地说:“学校经费是有钱人拿出来的,只有有钱的人,才有发言权!”鲁迅按奈不住内心的怒火,掏出两个银角,“啪”的一声,摔在桌上,说:“我也有钱,我有发言权.”鲁迅这一举止,让林文庆大失脸面、十分狼狈,二人间的矛盾急剧升级,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与鲁迅发生直接冲突的“几个教授”,有从北京来的教授,还有原来厦门大学的教授.当时厦门大学国学院里有几个“现论”派的人物,是刚从北京来厦门任教的,公开宣称只佩服胡适、陈西滢,代表人物就是原北京大学的顾颉刚.还有一个就是在北京当过女师大教务处和总务处秘书、充任林语堂秘书的黄坚.在北京时这些人就与鲁迅矛盾重重.林语堂是福建龙溪人,热心为乡梓怎么写作,在厦门大学工作相当勤勉,鲁迅来厦门大学就是经林语堂介绍的,二人的关系还是相当融洽的.鲁迅对于林语堂信任黄坚这类小人,又和顾颉刚等人来往密切,曾表示过强烈不满.所以,现在关于鲁迅离开厦门大学的原因,有人说是鲁迅和林语堂不和导致,看来有误.

这几个教授和林文庆结成了赶鲁迅同盟,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当局者的性质,也与此辈相合”,骂他们“正如明朝的太监,可以倚靠权势,胡作非为”.在林文庆的暗示下,这几个教授对鲁迅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有一天,黄坚突然闯进鲁迅的宿舍,满脸检测笑,对鲁迅说什么“昨天吴教授的少爷已到,需要从这里搬走两个椅子”,说着就伙同来人动手搬椅子.


见状,鲁迅十分愤怒,并厉声道:“倘若他的孙少爷也到,我就得坐在楼板上么”

黄坚听后,哑口无言,神情尴尬地放下椅子溜走了.事后他攻击鲁迅“又发名士脾气了”!鲁迅听到后,提出诘问:“难道厦门的‘天条’,只有名士才能多一个椅子”

没几天,国学院要开古物展览会,要求鲁迅将他的碑碣拓片拿去陈列.鲁迅就着手准备,但他只有一张小方桌,许多展品只好摊在地上,他伏在地上,一一选出.拿去陈列时,黄坚不叫工友协助,高处须要桌上放一椅子,由鲁迅站上去悬挂展品,孙伏园看着过意不去,来帮助陈列,可中途,黄坚又将孙伏园叫走,鲁迅对此极为不满.

原来厦门大学教授是以厦大教务长兼理科部主任、厦大的实力派刘树杞为代表,因为“半个北大”的名教授来到厦大,新教授的风光很快就让原来厦大的教授们在心理失去了平衡.厦大是靠理科起家的,经费、校舍资源等各项政策都向理科倾斜,国学院兴起后,分去近一半的研究经费,让刘树杞等人难以忍受.于是,刘树杞就利用自己掌管财政之便,在校长林文庆的秘密授意下,向鲁迅发难,几次逼鲁迅搬家,最后一次,居然让鲁迅搬到了厦大的地下室居住.鲁迅的屋子里原来有两个灯泡,刘树杞说要节约电费,非得让人摘下一个不行,这件事情把鲁迅气得够呛.

苦闷中的鲁迅与远在广州的许广平频繁通信,诉说心中的压抑、愤懑.在厦门的4个月中,与许广平的通信就有84封之多.据此,有些学者抛开实事的真相,说鲁迅离开厦门大学的原因是与许广平的爱情有关.这是十分完美的一个解释,让厦门大学不失体面,又为鲁迅的故事增加了许多情节.

鲁迅忍无可忍,终于决定离开厦大,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我是不与此辈共事的.”还说,“我本想做点事,现在看来,恐怕是不行的,能否到一年,也很难说.”

厦大的学生听说鲁迅被赶走了,发起了学潮,强烈要求驱逐刘树杞.校长林文庆一面检测意设宴挽留鲁迅,一面又背后造谣说鲁迅“并非预备在厦门教书的”,是来厦门大学“捣乱”的,是一位“放火者”.

1927年1月15日午后,鲁迅在许多教师、学生的陪伴下登上了一艘小船,离开了厦门大学.与鲁迅同行的还有3名厦门大学广东籍的学生,他们佩服鲁迅的学问,决定放弃就读的厦门大学转入鲁迅即将要教书的学校中山大学.路途中厦门大学还派出了一个学生,探听鲁迅的消息,鲁迅通知3名同行的广东籍学生,让他们注意防范,最后这个学生一无所获.

鲁迅在厦门3个多月里,厦门大学给了鲁迅高薪,还有排挤、打击.1952年10月,鲁迅在厦门大学的住处集美楼被辟为鲁迅纪念馆,这是国内5个鲁迅纪念馆中唯一设置在高校里的纪念馆.如今在厦门大学校园里,鲁迅的身影无所不在,不但有鲁迅纪念馆,还有鲁迅的花岗岩塑像、鲁迅广场,校门上、校徽上的“厦门大学”是鲁迅的墨迹,信封上、证书上的“厦门大学”也是鲁迅的手书.鲁迅带给厦门大学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厦门大学校史上的一段荣耀,是厦门大学对外宣传自己的一块金字招牌.这或许是鲁迅不曾想到的,也是林文庆及“几个教授”不曾想到的.

责任编辑杨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