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奥运冠军换学位,行不?

点赞:4966 浏览:179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媒体报道,刚被华中科技大学“清退”不久的奥运冠军杨威,很快又出现在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新生名录中,而北体大这个36人的研究生班首次开课,就有包括杨威在内的33人缺席.大学教育该如何对待这批“特殊人士”,考验的决不仅仅是教育公平.

正方:奥运冠军们在赛场为国家夺得巨大荣誉,让他们免试入大学,作为一种特殊奖励无可厚非.一块奥运金牌,难度肯定超过了高考状元!更何况,很多项目的运动员几乎是用一生最宝贵的时间来博一辈子的幸福,让他们能够通过大学顺利进入社会,更体现社会关爱.而且,人才并不是只有成绩一个指标.

反方:竞技体育和高等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平台,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赛场上表现出色并不意味着学业上也能出色,更何况很多冠军只不过是“混”文凭,把冠军当成了在其他领域无所不能的敲门砖.这本身就是对社会公平的亵渎.免试入学已经够优待了,如果再一味纵容他们混在大学,不但体现不了尊重,反而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和准则,结果只能是“双输”.

拿奥运冠军换学位,行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大学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正方:“技而优则学”不正是现实吗?现在大学里面的“官员班”、“老板班”还少吗?混文凭的已经很多了,为什么非要围剿冠军们呢?剑桥不是也给了邓亚萍博士学位吗?只要他们肯用功,为什么不能给冠军们诠释另外一种人生的机会呢?


反方:好歹人家邓亚萍在学校同样是在拼,哪像那些逃课的冠军们.为了这么少数人,牺牲了学术尊严,牺牲了大学教育的品质,甚至也亵渎了他们在赛场拼搏写下的励志信条,颠覆了许多普通人寄托在冠军身上的美好,得不偿失.

正方:国外的大学不是也有很多的体育特招生吗?他们在入学、上课上也享受很多照顾.以美国大学为例,评价标准很灵活,学分制让学生在时间安排方面更为自由.NBA球星奥尼尔大学三年级时中断学业,直到八年之后完成全部学分,仍然能够顺利毕业.很多美国的奥运冠军都是从大学产生的,运动学业两不误.

反方:但美国的体制能硬套给中国的现实吗?中国的体育人才走的是以训练为中心的集中培养模式,学校教育和运动训练完全脱节,只要这个模式依然存在,奥运冠军“跛脚鸭”的弊端就不可能得到改变.各大高校与其急功近利地争夺已经成名的冠军,不如想想怎么改变教育模式,在货真价实的本校学生当中多选拔一些奥运人才吧.(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