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经典素材解读

点赞:19830 浏览:921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低调处世的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是全球登月第一人,其成功的“高度”自是无与伦比,然而这位宇航人绝不自以为高,而是用低身段面对公众,而且一以贯之,终身如此.其实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完成登月壮举时,他就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对此的认识,即“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一句极为朴素的话,从最真实的层面显示了一位宇航英雄的人生观.

阿姆斯特朗几十年中坚持在平凡岗位上劳作,且不愿接受采访,当有人说月球上留着阿姆斯特朗的足迹时,他提出希望有人去月球时把他的足迹擦掉.

素材解读

阿姆斯特朗是举世公认的宇航英雄,但他却谦逊地面对公众,不愿接受采访,甚至提出希望有人去月球时把他的足迹擦掉.正因他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摆正个人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俯下身子做事,才为人称赞.这种淡泊名利的襟怀,堪为世人的楷模.

适用话题

低调、为人处世、淡泊名利、平民意识

陈忠实的歉疚

不久前,长篇小说《城市在远方》研讨会在西安举行.该小说的作者唐云岗和陈忠实见过几次面,而且两人还有一些交情,于是他便想邀请陈忠实来参加研讨会,陈忠实当时爽快地答应了.

然而,在研讨会举办的前两天,陈忠实却突然说不能来了.唐云岗有些失望,当天晚上,他刚好喝了一点酒,于是就借酒壮胆,给陈忠实发了一条抱怨短信:“陈主席:陕西特别是铜川的文友都知道您要来,您却突然不来了,现在我要做的,只能是给大家解释了!”话虽不多,但其中的懊恼和怨气却一目了然.

第二天一大早,唐云岗就接到了陈忠实打来的.他战战兢兢地按下接听键,那头,陈忠实歉疚地对他说:“实在对不起,本来要去参加你的研讨会的,谁想却和‘陈忠实文学馆’开馆仪式撞了车.其他会还好说,这个会我不去不行!这样吧,我马上给研讨会写封信,行不行?”唐云岗高兴地答应了.很快,陈忠实的信就转到了他手里,是一份修改稿,上面圈圈点点,修改的地方有三十多处,由此可见,陈忠实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此,唐云岗感动不已.

素材解读

著名作家陈忠实,不摆官架子,对一名普通作者真诚相待,爽快地答应参加唐云岗的作品研讨会,后因故不能前来,主动向唐云岗解释、道歉,并写信弥补不能参会的缺憾,委实让人敬佩和感动.

适用话题

真诚、勇于认错、理解、宽容

萨克雷的“药丸”

萨克雷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1848年,他发表小说《名利场》后,在文坛崭露头角.儿时的玩伴查尔斯听说他出了名,便以叙旧名义来借钱,萨克雷巧妙地拒绝了.

一次,查尔斯的妻子生病了,没钱写药,他只好又去找萨克雷帮忙.萨克雷安慰了他几句,推脱说:“要是你妻子知道你连写药的钱都得跟人借,该多伤心啊!”查尔斯没借着钱,灰溜溜地走了.回到家,他意外地收到一个装着药丸的盒子,上面写着:“每次一粒,急需时服用.”查尔斯打开一看,发现每个空药丸里都藏着钱,忍不住喜极而泣.

那之后,查尔斯实在缺钱时,还是会去找萨克雷借钱,但往往会碰一鼻子灰.可奇怪的是,每次从萨克雷那回来,他就能收到匿名人寄来的药盒,而且都塞了钱.后来,查尔斯发现萨克雷就是那个寄钱的好心人.于是,查尔斯紧握住他的手说:“为何你多次救济我,却不肯当面把钱借给我呢?”萨克雷笑了:“我不想让你把我当作救命稻草,一有问题就找我帮忙,而不是自己去解决问题,改变现状.我挖苦你,就是希望你尽快振作起来!”

素材解读

“与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固然是一件很快乐、很幸福的事,但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萨克雷用巧寄“药丸”的方式,暗中资助困境中的查尔斯,可谓用心良苦.

适用话题

乐于助人、讲究方法、维护自尊、振奋精神

大作家的“保鲜”高招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作家斯蒂芬金发表了恐怖小说《魔女嘉莉》后,声名鹊起.那之后他的几部小说也都大卖,一些还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出版商里皮看中了斯蒂芬小说的巨大商机,主动找上门来谈合作.斯蒂芬想了想,摇摇头说:“我还有更重要的事做!”

两周后,斯蒂芬写出一个短篇故事,用笔名投给了杂志社.文章发表后,他兴奋地拿给大家看,恰巧里皮也在场.

之后,斯蒂芬用3个月时间创作出《玉米田的小孩》,经里皮出版后大卖,赚了不少钱.里皮希望他尽快再写一部,可斯蒂芬却摇摇头:“我得停下来再写个小故事.”他不顾里皮的催促,花了3周去创作小故事,等发表后又开心地拿给里皮看.里皮终于不耐烦地说:“你可是有名的大作家,发表个豆腐块文章还这么开心.”斯蒂芬说:“人最怕的就是被成功冲昏头.所以我总是提醒自己要回到原点,以新人的身份再去写稿投稿,这样才能保持创作的.”

名人经典素材解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记者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9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素材解读

美国作家斯蒂芬声名鹊起后,不为金钱所动,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俯下身子去创作小故事,以新人的身份去写稿投稿,借此保持创作的.斯蒂芬的成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成功的大门只向孜孜不倦者、精益求精者敞开.

适用话题

谦虚谨慎、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淡泊名利

“两弹元勋”的奖金

“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中国杰出的核研究科学家.有人曾经问他:“您研究成功之后,得到了多少奖金?”邓稼先总是笑而不答.直到1985年6月他病危,杨振宁到医院看望他时,又提起了这件事,他才回答说:“一张人民币10元.不对,是10元,氢弹10元.”

杨振宁有些不信,说:“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邓稼先解释说:“是事实,不是开玩笑.1985年颁发特等奖的奖金是10000元,单位里人人有份.由于人多,单位还垫上了十几万元,才按10元、5元、3元三个等级发下去.我当时拿的是最高的奖励级别,10元.从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爆炸成功,到1985年首次颁奖,21年中没有发过奖状,也没有发过1分钱奖金.”邓稼先因病去世后,国防科技成果办公室追授邓稼先的《的突破及武器化》《氢弹的突破及武器化》两篇论著为特等奖,奖金为1000元以及突破中等另外两项研究成果,奖金为2000元.后来,家属把这些钱全部捐给了其所在单位的科技奖励基金会.

素材解读

“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两弹升空后,只获得20元的奖金,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老一辈科学家这种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颂扬和学习.尽管时代在变,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能变.


适用话题

无私奉献、人生价值、精神财富、甘守清贫、正确对待荣誉

获诺奖的“清洁工”

罗伊格劳伯是哈佛大学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量子光学研究.69岁时,他有幸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可最终还是落选了.这时,有家科学杂志办了个“搞笑诺贝尔奖”,邀请他出席.

那天,一群不得志的科学家聚到一起,诉说着心中的苦闷.活动结束后,人们都离开了,唯独格劳伯还呆呆地坐在那里.清洁工约翰走过来,指着满地的杂物,开玩笑说:“你是想留下来帮我打扫吗?”格劳伯想了想,点点头:“扫地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啊,为什么不呢?”说完便拿起了扫把.

那之后,每年举办“搞笑诺贝尔奖”时,格劳伯都会来打扫.就这样过了十多年,一次,早已离开的约翰重回旧地,看到年迈的格劳伯还在扫地,便惊诧地问:“你竟然还在这扫地,这么多年都没得奖吗?”格劳伯笑了笑,没回答.这时旁边有人插话:“他刚获得诺贝尔奖!”约翰愣住了,想要夺过扫把,却被格劳伯制止了:“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成功,扫地和拿奖不都是一个道理吗?”说完,他又俯下身,颤巍巍地扫了起来.

素材解读

哈佛大学教授罗伊格劳伯,69岁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却最终落选,去参加“搞笑诺贝尔奖”聚会,其宽广的胸怀令人敬佩.落魄时俯下身子扫地,这是败而不馁,获奖后还愿意继续扫地,这是胜而不骄.一颗宠辱不惊的平常心,加上一种持之以恒的毅力,正是罗伊格劳伯走向成功的原因.

适用话题

败而不馁、胜而不骄、笑对人生的挫折、宽广的胸怀、走自己的路、保持一颗平常心、持之以恒

谭盾:孜孜以求的追梦者

出生在湖南农村的谭盾,是一个特别喜欢拉小提琴的男孩.他没有机会上学,除了帮助大人干些零碎的农活以外,就是不停地学拉琴.终于有一天,他怀着梦想来到北京参加艺术考试.老师发现了这个孩子独特的音乐天赋,就破格收下了他.而此时,他还是大字不识的文盲.后来,他冒险去美国留学.家里没有能力支持他,刚到美国,他就到街头拉小提琴卖艺赚钱来支付上学的费用.非常幸运,他在纽约的格林威治大街一家商业银行的门口卖艺,这是最能赚钱的好地盘.当时,和他一起拉琴的还有一位黑人琴手.过了一段时间,他赚到了不少卖艺的钱后,就和那位黑人琴手道别,因为他想进入大学进修,想和琴艺高超的同学相互切磋等多年后,有一次他路过那家商业银行,发现昔日的老友――那位黑人琴手,仍在那个最赚钱的地盘上拉琴.

谭盾说:“让眼睛看到声音,让耳朵听到色彩,这是我一生的追求.”正是胸怀彩色的理想,使得谭盾执着痴迷,锲而不舍,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舞台,演奏出人生辉煌的乐章.

素材解读

多年来,谭盾通过他的音乐把中国文化传到世界,受到各地音乐爱好者的尊重和喜爱.对梦想的坚持是他毅然决定冒险的动力,长远的眼光是他放弃眼前物质诱惑的智慧.谭盾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梦想的力量.

适用话题

梦想、目标、人生、文化使者、坚持与放弃

:擦亮心灵的火焰

“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这是对自己名字的介绍.面对华南虎事件,面对学术查重,面对上海倒楼,她以新闻记者的良知和正义,抽丝剥茧,追寻真相.对弱者与社会的深切关怀,让她比燃烧的火焰还要热烈.因为突出的表现,多次获得“央视年度十佳主持人”等荣誉.

刚到央视,在“东方时空”的那些日子,简直是如履薄冰.录像时就知道盯着本子上的问题看,听不到对方说话.柔弱的,一度被同事认为不适合做新闻记者.为了做好节目,用最笨拙的办法一点一滴地学习.在人们谈到“非典”无不色变时,却执着地去前线采访.走过死亡关口之后,开始喜欢到现场去发现,深入一线进行采访.于是她离开演播室,进入“新闻调查”,成为一名调查记者.她坚信:“除非亲身抵达,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努力发掘,否则就不可能发现事实真相.”

素材解读

央视主持人、记者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职业,在他们光鲜的背后,却有着鲜为人知的辛酸故事.――一个普通的弱女子,用自己的执着追求,找准了人生的坐标,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只要认准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地走下去,就没有越不过的高山,走不出的沼泽.

适用话题

梦想、目标、执着、追求、坚守、价值、信念、苦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