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素养的培养

点赞:21101 浏览:947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重点阐述了文学素养的定义和文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文学素养的实践经验.同时又讲解了如何因材施教,培养文学素养和说明了语文教育的现状.

浅谈中小学语文教育文学素养培养

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学开始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开始注重“文学教育”、“人文教育”、“生命教育”等个性化素质教育,“文学素养”进一步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重视.本文综合了近年以来教育界对“文学素养”培养的思考和实践,并简要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便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实行文学教育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参考.

一、文学素养的定义

新课程实施以后,语文教育中的文学素养培养问题逐渐得到越练越多的教育专家和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国内知名教育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对这一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文学素养,又称文学艺术素养,即读者对各种文艺体裁、文艺发展史、文艺发展现状、文艺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和了解.文学素养实际上指的是人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所培养起来的文学经验或素质,它包括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或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说到底,它与人的其他素养一样,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够培养起来.


二、文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1、目前,研究者对文学素养的培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有明确的阐述.首先,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其次,语文教育如果没有了文学教育,就意味着语文教育的失败.再次,语文特别适合承担审美教育的任务.同时,语文作为重要学科,贯彻整个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各个学习阶段,而且,就艺术类型来说,文学从古至今一直是最重要的艺术类型之一等把文学教育和美育结合起来,把思想情感德陶冶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无疑值得继承、发扬.

2、现代研究者指出:文学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3、培养文学素养,可以使学生领悟文学作品主题的时代美和永恒美,欣赏辨析文章,深化理解认识,分析人物的典型意义.

4、随着教育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的增加,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被写进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涉及文学作品的要求是:“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直接促进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的开展,对培养文学素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培养文学素养的实践经验

1、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探索,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培养文学素养中积累了丰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经验.

2、只有充分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展开联想,使学生尽可能地进入作品有声有色的艺术境界之中,于动情处歌泣流连,于沉思中绞尽脑汁,才是入门.

3、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要实现这样的文学教育,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是先决条件,文学鉴赏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文学作品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力量,直接诉诸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想象力,这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

4、阅读是培养文学素养的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途径.中国的语文教育自古就是偏重读写的教育,古代语文教育的第一个重点是读.因为读是明经(即悟道)和写作的前提,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关键.阅读可以使学生正确的了解作品,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及表达方式的运用.能揣摩文辞,领悟作品的神形之美.

四、因材施教,培养文学素养

1、基于中小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广大语文教师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文学实践中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教学实践.

2、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生识字,读书,作文.有两个重要之点:一是要符合本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二是要符合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

3、在教学中强化说写实践,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设计专题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进行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能有用,用需好学.李正宣在《古代语文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中提到:古代语文教育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写.写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习写字,二是练习写文章.而这样的传统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

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素养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4、太原市东山煤矿中学的课题研究成果《活化教材思想创新读写思路――新课程改革下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模式构建》介绍了三种实践方案:1、开发课堂教学资源,实施单元整合基础上的读写结合,2、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落实独特体验基础上的读写积累,3、以教材为辐射点,设计专题学习基础上的实践活动.这些理论和实践操作方法对更快、更好的培养文学素养做了有益的探索.

五、语文教育的现状

当前的教育界对语文教育中的文学素养培养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还不在主流地位,社会甚至部分教师对文学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

主要表现是1、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不熟悉,文学积累薄弱,2、漠视文学经典,阅读功利性较强,文学欣赏水平有待提高,3、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不高.4、语文教学中语文本体淡化和失落,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仅停留在漂亮辞藻的阶段.5、忽略了语文课中的“文化传承”、“精神修养”、“现代思维”、“社会应用”及“语文才能”.因而,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对如何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也做了专门的阐述.指出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是影响文学素养培养的核心因素,而且,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故此,教师要转变文学观念、加强阅读积累、提高写作水平.要把教师的文学教育同教师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结合起来,这才能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六、结语

总之,对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素养的培养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不仅具有实践价值,更具有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