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背景下中国学术期刊面临的困境与之路

点赞:23424 浏览:9955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关于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阐述,为我国继续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深入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学术期刊必须要适应文化产业体制改革,逐步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才能取得更大发展.

[关 键 词]学术期刊;困境;发展之路;经费筹措

[作者简介]巫,《改革与战略》杂志社社长、主编;李国燕,《改革与战略》杂志社编辑;陈雪梅,《改革与战略>杂志社编辑,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G124;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131-03

一、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背景分析

继续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六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继续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指出:“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党的十七大又指出,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为人民怎么写作、为社会主义怎么写作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活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论述,为继续推进我国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繁荣我国文化产业指明了方向.

在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进程中,出版行业是改革的重点.近年来,许多出版社、杂志社相继转变管理体制,成效显著.但是,作为各级机关单位直属事业单位的学术期刊的情况则比较复杂,其改革之路也较为坎坷.在我国,学术期刊往往是国家各级机关、各省、区、市社科院、社科联或者是高等院校的下属事业单位.学术期刊由于本身的特殊性,读者数量少,能够读懂的人不多,专业类学术期刊更是如此.如果学术期刊也像出版社或者娱乐杂志那样转变管理体制,实施市场化运作或完全与财政脱离,将会面临非常多的困难.但是,正如政治局常委李长春2004年11月所强调的那样,“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在国内外文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早改革早主动,晚改革就被动,不改革没出路”.在继续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机关与各附属事业单位分离的背景下,探讨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问题,对于繁荣中国学术期刊业,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也为我国学术期刊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争取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学术期刊面临的困境

要探讨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之路,首先还应从当前中国学术期刊面临的困境来分析.归纳起来,当前困扰中国学术期刊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办刊经费严重短缺,读者数量少.办刊经费筹措困难.办刊经费短缺是我国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难题.首先,财政投入力度非常小.学术期刊属于事业单位,按理来说,财政拨款办刊应该是其维持正常运转的最主要途径.但是,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学术期刊不得不从主管主办单位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单位法人,有的甚至转制为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直接断了财政资金来源.这样的日子对于许多学术期刊来说是非常难过的.一般来说,要办好一份比较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印刷费、编务费、购写办公设备、编辑人员培训费、办公费用等加起来,每年的费用在50万元~60万元.但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学术期刊都存在投入不足的现象,财政补贴也是少得可怜.其次,学术期刊读者数量少,发行收入不理想,甚至处在亏损边缘.比如像国内顶尖的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其发行量也只是近8000本,远远小于许多娱乐期刊的发行量.而各省、区、市的社科院、社科联、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其发行量就更加小了,好一点的也就2000~3000本,量少的300~500本,甚至还有赠送或交换的.因此,学术期刊不可能走娱乐期刊的路线,靠巨大的发行量来获得收入.绝大多数的学术期刊没有办法也不可能靠发行量来筹集办刊经费.再次,由于学术性质与商业性质之间的矛盾,学术期刊在拉广告、找协办单位时必然会面临一方面试图保持学术期刊的纯洁性,另一方面又想尽可能多地寻找办刊经费的矛盾,一不小心,一份很好的学术期刊就会因为商业性质太浓而影响期刊的性质,甚至导致学术期刊变得不伦不类.因此,如何合理地拓宽资金来源,寻找维持学术期刊正常运转的资金是办好一份学术期刊首先要克服的难题.

2 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待遇低,编辑队伍不稳定.首先,学术期刊的效益比较差.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学术期刊如果能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就已经很不错了,甚至有部分还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不大可能像出版社或者娱乐期刊的编辑人员那样有较高的收入,待遇一般较差.其次,事业单位和文化产业改革,使得事业单位的编制越来越少,许多后面进来的年轻编辑很难进入到编制内,大多是以聘用人员的身份从事编辑工作,心理上没有保障,不能像在编人员那样能够建立一种长效的保障机制.目前绝大多数的杂志社都是实行两种人事制度,即在编和非编.由于体制的差异,导致以上两种工作人员在工资福利待遇上差别很大,相同的工作,在编与非编人员工资差距很大,非编人员常常得靠巨大的工作量来提高收入,工作压力、强度非常大.这不利于非编人员的长期发展,编辑队伍非常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学术期刊的长远发展.

3 管理体制僵化.事业单位改革以前,学术期刊杂志社作为各级主管单位的直属事业单位,日常指导性工作都是由上级主管主办单位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开展.往往是上级主管单位要求做什么,杂志社就做什么,也只能是做什么,管理体制非常僵化.行政指令往往是滞后的,许多文件等下达到杂志社已经或者即将失效.而且,主管单位的领导一般都是挂职在杂志社,并不直接参与杂志社的工作,杂志社许多实际情况,上级领导可能并不是很清楚,很容易出现瞎指挥的现象.杂志社的日常工作情况都得定期或不定期向上级单位汇报,有什么请示也要通过层层汇报,然后再集体讨论,大大降低了杂志社工作效率,也限制了杂志社的发展.可以说,目前学术期刊杂志社,包括其他类型的杂志社,办刊自主权限非常小,虽然表面说经营权下放,但实际上上级单位还是管理的主导.正是因为上级主管单位的过多参与,使得许多杂志社自己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也认为没有必要去制定相关的制度.一旦真正彻底改革,学术期刊将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此外,学术期刊因为经费短缺的问题还面临经费与质量之间的尴尬.由于经费短缺,面对许多学术水平相当高的名家名作品,杂志社因支付不起相应的稿酬而不能刊登,造成刊物始终上升不到较高层次,不能从同类刊物中脱颖而出.另外,为数不少的关系稿也对期刊的学术水平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之路

1 办刊经费的筹措.首先,学术期刊作为政府机关下属的事业单位或者是独立的事业单位法人,应将其定性为公益文化产业,政府财政拨款仍然应成为其办刊经费的主要来源.为此,学术期刊还是应该积极主动向地方财政部门争取财政拨款.其次,在不改变办刊宗旨、办刊原则,不对期刊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学术期刊应尽可能多渠道地筹措办刊经费.期刊社可以通过主管主办单位的级别关系、主管主办单位领导交际网络以及社长主编的社会关系邀请相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以及研究机构等进行期刊协办或者栏目协办,也可以通过组织或者举办研讨会、论坛等方式争取经费支持.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杂志社的自主权会越来越大,在不影响刊物向前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走市场化也是必要的.将来的发展之路,学术期刊不能完全走市场化道路,但也不能完全不走市场化道路,这就需要把握好市场化的程度的问题.

2 想方设法稳住编辑人员,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编辑是出版工作的关键,没有一支稳定、高水平的编辑力量,一个刊物要想长远稳定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杂志社应该首先为编辑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同时,尽量创造条件,提高编辑人员的待遇水平,缩小在编、聘用人员的待遇差距,使编辑人员愿意留下来.其次,鼓励学习,通过培训、自学等途径,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政治素质、专业知识水平、社会科学知识水平.再次,提高编辑人员的科研能力,让编辑人员适当参与一些科研课题的研究,以提高编辑科研能力,拓宽领域视野.学术期刊的价值主要是看作者稿件的质量,但编辑完善稿件的工作必不可少.高水平的编辑能够给作者以针对性和启发性的建议,能够使作者和读者满意.因此,杂志社应培养一支既有较高水平,又高度负责的编辑队伍.

3 加强学术期刊内部制度管理,尽快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文件来应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制度是规范各项工作的准则,没有一套健全的制度体系,杂志社的各项工作将会陷入被动无序的状态.在事业单位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杂志社必须未雨绸缪,事先做好各项准备,建立一套适合杂志社内外部环境、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这是杂志社长远发展的先决条件.针对杂志社员工内部管理,杂志社应该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员工请检测制度、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办公设备使用制度等;针对编辑出版工作,应建立组稿、审稿、编辑、校对、审核等工作流程和编辑质量规范等文件,并根据发展的需要做进一步细化和调整.

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背景下中国学术期刊面临的困境与之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学术期刊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4 学术期刊应不断创新,走精品路线.创新是一个刊物得以不断发展的动力.目前,学术期刊栏目设置重复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社科类学术期刊,千篇一律都搞综合,文学、历史、政治、哲学、经济等栏目一应俱全,很难体现期刊的特色,很多学术期刊学术水平不高,创新力度不够.期刊外观设计制作也比较粗糙,无法体现学术期刊高品位的特色.为此,学术期刊应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实际,把握研究前沿方向,依托本刊主编及编辑人员的专业优势,开创新的研究领域,向专业人士征稿,打响自己的品牌.其次,对于刊物封面及各个部位要精心设计,让细微之处体现水平,让作者、读者满意.最后,在平时的文稿编辑加工当中,除了要遵守国家规定的编辑要求和编辑标准以外,还应根据本刊的特色,制定本刊物自己的规范和一些文字、表格的统一用法,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

四、结语

学术期刊作为促进学术交流的平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国家的许多政策、决策都是社会各界专家学者通过学术期刊这个平台提出相关的建议,引起国家决策层的关注而被采纳的.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背景下学术期刊如何发展,是我国学术界和期刊界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但是,不管如何改革,如何发展,学术期刊都不能丢掉自己鲜明的个性.学术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努力使之成为促进学术交流的平台,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参谋,促进整个社会学术水平不断向前发展的推动力;而不应仅仅成为高校老师评职称、学生毕业发表论文的工具.尽管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沿着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关于产业发展的方向,转变观念,迎接挑战,大胆创新,中国学术期刊必将一片繁荣.

[责任编辑:钟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