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

点赞:10133 浏览:370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充分体现课程性质和目的的内在要求,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也是“纲要”课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努力探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关 键 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1-0197-03

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地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05新课程实施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称“纲要”)是“05新课程实施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去年春学期起,该课程已经在全国各高校2006级本科生中普遍开设.新课程的开设必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纲要”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路子.

一、“纲要”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充分体现课程性质和开设目的的内在要求

“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课程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性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主要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思想政治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它是一种具有价值倾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知识,它需要通过学生对相应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社会倡导的价值取向,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等.这就决定了“纲要”与其他学科教育(如历史学科)具有显著的区别,即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一般的历史知识教育或学术教育,尽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包含知识教育和学术教育的内容,但其基本功能不能定位于知识教育和学术教育.因此,“纲要”课教学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才能符合该课程的性质和开设目的,才能充分体现该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对于这一点,从事“纲要”课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纲要”,其教学目标和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样,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纲要”课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地位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都已经为中国近现代史充分证明,也能够在“纲要”课教学内容中得到具体体现.因此,“纲要”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性课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纲要”课程的性质,实现教学的基本目的和要求.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纲要”课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必然选择

中国近现代史内容十分丰富,时间延续性强,历史资料浩繁,为了保证课程的系统性,“纲要”教材的内容又比较全面,很显然,这门课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非常突出.此外,由于大学生在中学阶段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对重要的历史知识已经有了基本的掌握,对中国近现怎么发表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人物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因此,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单纯的历史知识教育的模式,没有内容安排和方法上的开拓创新,那么,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解决不了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还会造成与中学历史课简单重复的现象,从而激发不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难以达到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在深刻理解该课程性质、教育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努力构建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即:一是要改变与中学历史课简单重复的单纯的历史知识教育的教学现状,构建知识传授、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的新模式;二是要转变课程的教材体系,创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积极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重点,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的的教学内容新体系.

二、“纲要”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突出教学重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教学内容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根本.因此,“纲要”课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在创新设计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上下工夫.

关于“纲要”课如何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不少教师通常把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系统讲授单纯的历史理论知识.这样做必然陷入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却失之肤浅、缺乏吸引力的困境,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要较好地实现教学基本目的和要求,关键是要真正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纲要”教学“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据这个规定,“纲要”教学应当是在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线索有一个大体了解的基础上,重点讲授有助于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有关历史情况和历史经验.如为什么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总根源,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为什么没有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等.就是说,教学中必须首先明确和始终注意贯彻的一个基本思想是:与“两个了解”、“三个选择”密切相关的内容必须着重地、比较展开地讲.而与之联系不是十分紧密的有关中国近现代史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历史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介绍、历史资料的详细分析、历史问题的学术探讨等,则要从简或从略.

教学中突出重点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1.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整体性.由于大学生在中学阶段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对重要历史知识、重大历史事件、主要历史人物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他们对历史发展的脉络还没有完整的把握;对历史发展的规律还缺乏准确的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安排教学内容时需要注重从整体性上把握,即要紧密围绕一个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集中进行讲授,这就要求在内容的设置上打破时空界限,围绕所阐述的问题灵活使用历史资料,努力帮助大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如:教师在讲授“纲要”教材中编内容时,可以集中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重点说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正确性.为此,在内容的安排上可以通过从民国初年形形色色的救国方案破产到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的曙光中接受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经历的曲折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直到最终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的面貌等,以充分说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正确性,从而帮助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应该是教学中必须把握的重点.理论联系实际主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要把重大历史事件的讲授和社会上流行的有关思潮以及大学生经常关注或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联系起来说明有关历史情况.如近年来在近现代史领域中有较大影响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包括否定革命、鼓吹告别革命的观点,否定爱国主义、鼓吹民族虚无主义的观点,否定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历史的观点等等.对这些错误观点.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论,旗帜鲜明地帮助大学生划清重大历史是非的界限,使课堂讲授起到释疑、解惑、明理的作用.

二是要把解析历史问题和分析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方法论指导和重要启迪.如在分析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任务时,可以做适当展开延伸,帮助大学生认识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由于社会主要矛盾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因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一样.革命时期,由于革命战争的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应运而生.现在,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使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新时期,国家所需要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他们应该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者,以此启迪学生确定科学的成才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完善自身素质,为成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中,如果能联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突出教学重点,找准切入点,一定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优良的实效.

(二)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要使“纲要”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实效,还必须在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1.以课堂讲授为基本形式,辅之以讨论式、问题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教育教学规律告诉我们,受教育者比较系统地掌握理论,是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因此,“纲要”课教学应该以课堂讲授为基本形式.另外,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真正学有收获,必须针对“纲要”课教学中涉及的有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采取讨论式、问题式、研究式等广泛多样、科学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方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明辨历史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的基本目的.

2.合理利用多媒体,精心选择影视作品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影视资料的感性教育功能.目前.无论是历史题材的还是政论题材的影视作品和专题片都比较多,教学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与“纲要”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影视作品,通过珍贵的历史镜头再现历史事实,使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和老师讲授的基础上,更生动、更形象地了解国史、国情,认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基本走向,从而实现“纲要”课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立足社会实际,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社会实践既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了解国史和国情的有效途径之一.“纲要”课开展实践教学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参观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地等.如在讲授“纲要”中编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历史博物馆、纪念馆进行参观,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和了解中华民族的抗战业绩,让学生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增强责任感.二是结合课程的整体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避免这类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在开展实践活动前应该明确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主题、撰写社会实践总结报告等要求.如组织学生去上海参观“一大”会址,其实践主题可以确立为中国的成立与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组织学生去井冈山进行考察实践,其实践主题可以确立为从井冈山精神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等等.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并外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增强对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相得益彰,从而取得优良的教育教学实效.


[责任编辑: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