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

点赞:34135 浏览:1575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人才质量的高低.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分析,根据构建统计学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路,从培养目标定位、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建议.

[关 键 词]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朱宇兵,广西财经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副教授,广西 南宁 530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6―0184―04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统计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统计怎么写作多元化、统计信息商品化、统计应用广泛化、统计分析深入化和统计交流国际化.这些新的要求无论对统计学科的地位、统计教育的规模、统计师资队伍乃至对统计学专业学生的生源和就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要求,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统计学人才成为各财经院校统计学学科专业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创新.

一、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培养目标过窄造成学生适应性不强

传统的统计学专业往往立足于为政府统计部门、企事业单位统计岗位及学校、科研部门培养人才,基本上是“一个钉子一个眼”,专业设置上有计划统计、商业统计、工业统计、金融统计等等,所学所用均过于专业化,学生知识面过窄,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实际上,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单位不对口成了一对非常突出的矛盾.据有关问卷调查显示:高校统计学专业毕业生中到企业的占32%,到金融机构占的24%,到政府一般行政部门占的18%,到教学及科研机构占的13%,到统计机关仅占11%,到其他部门约占2%.虽然调查结果不足以代表全国的状况,但也可从一个侧面说明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工作单位并非统计部门或统计岗位,而与所学专业相差甚远.这表明高校必须迅速改变过窄的培养目标,才能全方位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

统计学专业的学生,熟悉统计指标体系和基本的描述性的统计分析,但经济基础理论底子薄,现代化的统计调查、分析、预测方法也较为薄弱(这一点从目前大多数统计分析报告仅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数量描述上可以得到明显的反映),计算机的应用也不能满足要求.数理统计专业的学生虽熟悉各种统计方法(侧重于数理原理方面),但与社会经济实际的结合较差.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使课程设置步入误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案层次不分明,导致课程设置及内容在不同层次的统计教育之间无明显区别,降低了教学质量;二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大量重复,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的内容较少,学生能力培养不足,限制了学生向更深层次发展;三是教材内容陈旧,尤其是应用现代经济理论方法进行社会经济实证研究的内容过少.

(三)教学与实践相脱节造成学生操作能力差

统计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及可操作性.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统计教师仍然固守“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碰到实际问题只对学生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学生质量受到影响.除此之外,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多年来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的学年实习及毕业实习较难,平时接触社会经济实际更是不易,对基层单位的真实情况也很少了解.有调查显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自己寻找的,学校组织的比较少.

(四)教师知识结构老化造成教师指导不力

客观地说,目前许多财经院校统计教学模式、教育方法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知识面不宽,专业技能单一,适应性较差,学非所用现象较明显.调查结果表明有近50%已毕业的统计学专业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对所从事的工作指导作用不大,有48.1%已毕业的统计学专业学生通过实践工作发现自己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存在不足之处.应该说,这种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教师的教学指导不力.据了解,目前多数学校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形式,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不够.部分统计教师是原来的计划统计专业毕业,比较擅长于社会经济统计,而对于广泛使用的现代调查、分析、预测、决策等统计方法较为欠缺,数理基础较为薄弱,计算机的应用也须加强.而经费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教师的再进修和提高,这较大程度地限制了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了对学生教学指导的影响.

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统计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构建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路

(一)注重统计人才的动态培养

笔者认为,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既是教育目标,又是经济目标,还是市场目标.教育是为经济发展怎么写作的,专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确定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进行市场调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按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是具备一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才基础上的专才,主要围绕宽口径,即知识面宽;厚基础,即基础扎实,根基牢固;广用途,即不仅仅能从事统计核算、统计管理工作,还能介入到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中去;多层次,即能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确定财经院校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而无论是口径、基础、用途、层次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使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成为一个动态概念.

(二)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发展“复合型”的统计人才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都应把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高作为中心任务.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只有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如果统计毕业生仅学到统计学专业知识,而对于一些应用统计的具体学科如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人口学等知之甚少,不论他对于统计方法多么擅长,也不能称作是一位合格的统计人才.因为统计人员若对其所研究问题本身缺乏足够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写出有深度、有力度的统计分析报告,甚至根本无法解释所得的统计结论,充其量只能是统计数据的堆砌.

统计行业的特点是实践性、操作性较强,但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须直接接受理论的指导.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彼此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因此,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和相关统计知识;二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具备一定统计基础知识和统计专业操作技能,强化计算机的应用,能够依据需要设计统计软件或至少会使用各种统计软件;四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包括获取信息的意识、手段、方法、技能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新路子

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统计学的怎么写作性使其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知识性教学,加强实践性活动,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已普遍引起各国的重视,并成为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的学时分配比例,美国是1:3,英国是1:2,德国的一些学校甚至高达50%以上.相比之下,我国的实践性教学比例是很小的.我们应当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学习和借鉴国外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并针对各校的具体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于财经院校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道路.同时,应重视学生实习基地的建立和稳定.事实证明,以实际工作部门作为实习环境方式较为有效.学生在此环境中接受培训,实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战的感觉,对培养今后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大有好处.

(四)倡导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力活动,树立其主体意识,并体现为主体参与,其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对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人才的培养也必须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与必要的有重点的讲授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或难点问题作比较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而且,还可通过教师的科研工作把学生带入研究领域,指导学生搜集有关研究资料,让学生参加讨论、研究,或让学生承担部分研究任务等,使学生主要靠自己独立的学习和研究,获取书本知识和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研究能力.

三、构建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若干建议

由于目前的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上述问题,导致高校培养的统计学专业学生不能完全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财经院校必须对目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根据上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路,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改革,在知识与能力结构上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具有特色的应用型统计人才.

(一)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统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的界定,结合财经院校实际,按照上述思路,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在此培养目标下,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要求构建教育教学体系.“重应用”是指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应用型经济管理统计人才.对于这一类人才而言,毕业之后大部分是在实际部门从事经济统计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包括调查研究、分析和预测和参与政策咨询和决策的能力等.“强能力”是指所培养学生较强的获取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等,如统计应用写作、计算技术应用等.

(二)围绕培养目标调整、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根据培养目标定位,统计学专业人才应具备基础科学和人文科学、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统计科学、计算机应用及实践知识等,与此相适应,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按统计学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的模块选修课程、实验实践课.在课程的结构上,强调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应用四个方面课程的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课程设置要体现经济学与理学的交叉渗透.强调既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也应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实现在“大统计”背景下经济学、管理学与理学的融合;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实验教学、创业创新教育等;体现统计方法、技能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如SPSS、SAS等统计软件应用.在专业课程设置时,须保证专业核心课程有足够的学分和课时,如计量经济学、市场调查、多元统计分析等;其他课程尤其是统计学专业方向课,设置为选修课,由学生根据兴趣特长、人生志向等来选择.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实践教学

高校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由授课型教师转向助学、引导型教师,并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的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改变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由静态方式向动态方式转变,让学生“动”起来,通过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统计软件操作、小组调研、撰写统计课程小论文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引发学生自己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将知识逐渐转换成能力;构建课程实验、独立实验与专业综合实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以现场教学法为主,与当地政府统计部门相结合,与国家组织的各项统计工作相结合,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多层次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自行选题、设计调查问卷、搜集统计数据、数据录入、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撰写分析报告等统计工作过程.在统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利用EXCEL、SPSS、SAS等统计工具软件辅助教学,指导学生建立数据库.利用计算机的汇总功能和数据分析功能,实现计算机和统计分析方法的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学生市场调查、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能力.

(四)注重过程控制与评价,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理论和实验教学的不同特点,在学生成绩考试评定中,采取灵活的考试方式,如笔试、上机操作,撰写设计方案、调查报告、分析报告、专题论文以及统计信息系统设计等;注重对过程的控制与评价,将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作业、调研报告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笔试内容应与学生从事的社会实践内容紧密相关,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

(五)建设专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教师尤其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更是构建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近年来从事统计学专业教学的教师数量相对稳定,但总规模在减少,生师比大幅度提升.但由于教师知识结构老化,造成教师指导不力,以致对学生支持帮助力度受到限制,教学质量受到影响.为此,需要培养出一支敬业奉献、精通业务、水平高、素质好的教师队伍.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教学、科研进修和到政府统计部门、企业统计业务岗位实践机会,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另外,也应从政府统计部门、企事业单位选聘统计、经济方面的专家充实师资力量,担任教师,举办专题讲座,通过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的结合,落实应用型统计学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曾五一.关于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的若干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7).

[2]丁立宏,王静.对财经类院校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的若干思考[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4).

[3]孙亚静.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统计教育,2007,(10).

[责任编辑:钟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