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与诚信

点赞:4384 浏览:17118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诚信是经济主体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道德资本,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基石,更是开放的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生命.只有在全社会树立诚信的价值观念、持之以恒的教育引导以及健全法规和制度,才能改变当前社会信用缺失的现象,让诚信深入人心,整个社会达到高效率的秩序.


[关 键 词]经济社会;诚信;教育引导;信用制度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3-0099-03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实守信一向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美德.古语云:“言必出,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国之宝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等等,都极言诚信之重要.因为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兴,政府无信不威,社会无信不稳,国家无信不强.所以,诚信是经济主体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道德资本,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基石,更是当今开放的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生命.

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诚信现状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不诚信的现象在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在经济领域中,不诚信已经影响和危害到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最使人深受其害的是查重、贩检测.检测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怎么写作质量低下,写卖经营靠坑蒙拐骗,扰乱市场,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因不诚信而导致的恶果已经充分显露:由于一些商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违反了诚信的基本准则,使得一些外商在与国内经济活动主体开展业务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处置不当,也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这些都对国家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2001年,我国GDP中有将近10%到20%为信用的损失成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曾经指出,我国一些企业因为信用不高乃至失信,导致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约600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就曾经有上百份的提案是关于“企业信用”的问题.可见诚信缺失已成为严重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不仅造成经济关系扭曲,社会交易成本增加,而且败坏社会风气,直接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在政治生活领域中,因为不诚信影响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渎职、欺上瞒下以及耍花架子、搞形式主义、浮夸虚报等,这些都是不诚信的行为,已严重地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最可怕的是不诚信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生存环境,当一些人不守诚信而不受任何惩罚,反而因此得到好处,当谎言和虚伪在一些时候比诚信更适合某种环境并具有更大的生产优势时,就必然导致更多的人在更大的范围内不守诚信.学术界本应是一块探求真知的净土,然而近些年来,由于不讲诚信,急功近利,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被一些人弃而远之,有的竟然弄虚作检测获取名利,失去了学者起码的道德.在个人交往领域中,不诚信则损害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致使人情淡薄.一些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为人虚伪,言而无信,客观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相互欺骗,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系,使人们陷入怀疑一切的境地等等.

二、建立经济社会诚信的路径选择

如何让诚信深入人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诚信的价值观念.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经济、民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都参与竞争,因市场主体不同,必须树立诚信的价值观念才能公平竞争,才能共同致富,才能促进市场和经济的发展.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要求,诚信是实现公平竞争的保证.民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原则.它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善良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的平衡.坚持诚实信用,就是要求市场参加者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应当保持对一定道德承诺的敬重.这种主体行为的道德自律意味着市场主体在做出一定的经济行为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利益,意识到并且能够履行其对社会的责任.这种社会责任意味着市场主体必须用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因此,要引导主体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效益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做到义利兼顾,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和欺诈行为,形成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市场主体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要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人格,以利于增进主体义务感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交易风气,从而建立一个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规则和平衡有序的社会利益系统.如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公司就是以诚信的道德理念为根基,做优做强企业,努力“打造系统集成商,勇当行业排头兵”.他们始终将诚信道德理念贯穿于市场竞争的过程,在相互的交往中,向对方献出忠诚.他们在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施工中,其中有一变电所的施工任务就属于他们电务公司电气化工程项目部,但变电所的征地拆迁任务却属于另一家施工单位.由于该单位迟迟征不下地来,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施工进度.眼看着工期一天天逼近,项目经理果断决定由他们自己来完成征地拆迁任务,以便加快施工进程.对此,当时很多同志都有想法,认为征地费用给了别人,工作我们来干,这不是傻吗针对大家的不同反映,项目经理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检测如就这样拖下去,最终影响全线的开通,对国家的损失有多大虽说主要责任不在我们,但毕竟是我们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业主会对我们怎么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征地拆迁任务迅速完成,变电所提前交付使用.建设单位对该电气化工程项目部刮目相看,不仅给了他们应有的补偿,而且项目部所担负的标段也被评为优质工程.

(二)教育引导.诚信的养成需要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才能化作自觉的行动,“言必信,诺必诚.”“小信诚,大信立.”诚信教育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日常工作抓起.如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公司中南分公司就常常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大家克服了“老实人吃亏”的思想,从而牢固树立了诚信就是企业通往市场的桥梁的信念.他们自1989年进入湖北省移动市场以来,已经有20多个年头.在这期间他们始终以“让社会信赖、让用户满意、让业主放心”为宗旨,尽心尽责地怎么写作于用户和业主.2005年8月,十堰地区暴雨连降、洪水泛滥,十堰市三个县市区的移动光缆线路全部被冲断,湖北省移动公司指名中南分公司赶赴十堰紧急抢修线路.中南分公司的职工赶到十堰后,发现移动线路的走线全部沿着河边,而当时洪水肆虐、沟满河涨,但为了尽快开通线路,职工们冒着生命危险趟过河去抢修,对受到洪水威胁的病害线路直接迁移.十堰市移动分公司的领导深受感动,觉得与这样的单位合作放心,后来主动将全市70%的线路代维任务交给了中南分公司.至今,中南分公司已很好承担了湖北省14个地市州、总长达10300多公里移动线路的代维任务.

经济社会与诚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市场经济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健全法规和制度.当前社会的信用缺失,既与诚信教育不够有关,更与法规的滞后、政策的不完善和制度的不健全相联.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诚信立法、健全制度,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诚信法制体系.为此.首先要重视政府诚信制度建设.在当代中国,政府自身的诚信无疑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关键,对公众起着示范和表率作用.政府推动诚信制度建设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系统内部的诚信制度建设,包括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和失信惩戒等;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信用管理制度的建设,政府要建立市场准入、失信约束和处罚机制,制订信用评估准则、评估方法和管理办法等符合市场规律的诚信体系的“游戏规则”,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诚信体系建设.其次要建立稳定有效的产权制度,切实保护私有产权.产权是信誉的载体、信任的基础,其主要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复杂交易的规则.在对产权的保护从政策保护走向法律保护的同时,还应重视文化方面的保护,即在全社会形成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意识和文化环境.只有政府尊重产权是不够的,只有每个老百姓都尊重别人的产权时,私有财产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保护.最后要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制度是社会诚信制度的核心,完善高效的个人信用制度是建立我国社会诚信体系的突破口.西方发达国家在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在美国,伴随一个人终身的信用安全代码如影随形地跟踪着这个人的信用记录,不良的信用将让这个人付出致命的成本,而为社会节约巨大的成本.当前,应借鉴发达国家信用管理的先进经验,尽快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并逐步扩展个人基本账户,逐步建立起包括个人信用登记、查询、评估制度以及个人信用风险预替、管理及转嫁制度在内的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引导个人增强诚信观念,抵制失信行为.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社会诚信体系中的失信惩罚机制能够有效地消除绝大部分失信现象,改善市场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因此必须予以特别重视.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教育导向、法规导向、制度导向的推动,全社会的诚信水平才能不断跃上新台阶,整个社会才能达到一种高效率的秩序.

[参考文献]

[1]傅刚,低信誉让企业吃了大亏[N],经济日报,2002一04―16

[2]周汉华,信用与法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3)

[3]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

[4]李阳,企业信用缺失的根源与治理[N],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20―23

[5]韩江峰,美国构建个人信用制度的经验与借鉴[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责任编辑: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