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比较和借鉴

点赞:23700 浏览:1075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内外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的比较分析,探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形式和方法,阐述了进行就业指导的必要准备和规范就业指导的工作内容,提出开展全程就业指导教学的建议.

[关 键 词]中外比较;大学生;就业指导;借鉴

[作者简介]雷光,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7-0108-03

就业指导,也被人们称为“职业指导”或“生计指导”,兴起于欧美国家,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及相关研究才初露端倪.目前,我国在就业指导的研究方面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的比较分析,探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以期促进高校办学方向和办学模式的改革,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一、国外职业指导理论、实践及其启示

开启于20世纪初叶的职业指导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其理论不断推陈出新.1908年,“职业指导之父”帕森斯在波士顿创办职业咨询所.1909年,他又撰写了《职业的选择》一书,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运用了“职业指导”这一专业用语,标志着职业指导活动的历史性开端.随着职业指导实践的深入,职业指导理论也随之产生、发展和实施.帕森斯提出的“特性一因素理论”开职业指导理论的先河,由此也建构了帮助青年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人职匹配的三要素模式.上世纪60年代初,以金兹伯格和萨帕为代表的发展心理学派其焦点在研究人的职业行为、职业发展阶段、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任务.认为以发展的理论为指导,学校的职业指导就不是学生毕业时才有的一个临时性的事件,而应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其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国外几十年历史的就业指导研究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人职匹配理论、职业发展理论、职业锚理论、生涯发展理论,为大学生职业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如美国、加拿大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贯穿在整个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他们从新生进校就开始进行职业指导,通过开设职业指导课,帮助学生确立专业兴趣,正确认识自己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的联系,确立自己的成长目标,进行职业规划.通过讲座、模拟训练,让学生学会应聘面试的必要技能等,以促进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中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比较和借鉴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就业指导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国外发达国家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给我们很多启示.如: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目标是为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提供帮助;目标取向的拓展从人尽其才(人职匹配)到职业满足;过程的延伸从静态的就业指导到动态的生涯指导(金斯伯格职业发展理论,纵向时空拓展);生涯指导强调决策技巧、自我概念、生活方式、价值观、闲暇、自由选择、个别差异、灵活性和适应性;功能的变迁从鉴定、分流与安置到自我决策能力的培养.

二、国内就业指导的萌芽发展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中国就业指导工作的恢复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社会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转变,上海和北京的一些职业中学为帮助学生顺利就业而开始试行就业指导,当时的劳动人事部还编写了培训教材《就业指导》.与此同时,大中专毕业生由“统包统分”制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式的就业制度转变.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才开始进行.从大学来说,深圳大学较早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该中心开设就业指导课,编辑《就业指导报》,利用电脑搜集、贮存就业信息,设立就业信息公布栏,组织用人单位进行招聘,使该中心成为学生就业的桥梁和纽带.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并要求各地和各高校也要逐步建立起就业指导中心,还定期发行《毕业生就业指导》报,许多省市和高校纷纷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并为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讲座或课程.1993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1994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每年举办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和任课教师培训班.199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编写并出版了统编教材《大学生就业指导》,在全国高校试用.1995年,国家教委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199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制订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2007,教育部明确指示全国高校要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起步较晚.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及相关研究才开始.

尽管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发展迅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诸多原因,仍然有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致使就业指导工作落后于学生实际需要,达不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就业指导与培养目标相互脱节.部分高校未能把就业指导工作落实到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的职业定位上.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主要是政策解说、信息发布、技巧指导等方面,而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基本没有涉及;在时间的安排上,也仅停留在对毕业生双向选择时期的择业指导上,而没有把职业指导看成是一个贯穿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此外,未能从根本上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一些毕业生还是以社会精英、高级人才自居,在就业上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所谓的“铁饭碗”单位作为目标,非管理岗位不干,从而错失了很多就业良机.

二是就业指导形成了任务式和简单化的模式.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仅仅停留在对毕业生求职的指导上,而忽视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训练.就业指导变成单纯为了完成毕业生就业任务,把毕业生尽快推向社会就万事大吉.导致这种就业指导简单化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部分高校建校时间短,学校的主要工作精力放在扩大招生规模上,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无暇顾及.二是就业指导仅仅停留在为学生提供有限的需求信息、讲解简单求职技巧等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和怎么写作.三是就业指导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主要是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资金投入少,同时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怎么写作等等.

三、借鉴先进理论和经验,加强就业指导体系建设

国外的理论与实践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行就业指导的必要准备

1.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就业指导工作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就业;二是帮助学生就业稳定;三是帮助学生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2.建立就业指导机构.应根据学生就业工作和学校办学发展的需要,尽快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投入足够的资金,提供足够的办公场地、办公设备,配备专职人员,建章立制,开展科学的就业指导工作.

3.加强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要把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就业指导人员队伍,这是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的必然要求和组织保障.

4.动员教师、学生、家长积极参与.通过动员教师、学生、家长,使他们充分了解就业指导的目的、形式、内容和基本程序,从而主动参与并积极配合,实施全方位的就业指导,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的目的.

5.营造就业指导的教学氛围.实施就业指导教学训练,要做好教学的氛围设计,组织教职工和学生充分利用条幅、广告栏、黑板报、校园网以及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就业指导的目的、内容和重要作用,宣传与就业指导教学相关的就业政策和形势等,营造促进学生就业的教学氛围.

(二)规范就业指导的工作内容

1.信息采集与处理.设计科学的方案,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和处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运用问卷调查、网上测试等手段,收集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价值倾向等信息并加以分析,形成相应的结论,为就业指导怎么写作.

2.咨询与指导.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和法规、求职礼仪、求职技巧、信息筛选与分析、如何创业等咨询和指导怎么写作;二是为毕业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指导怎么写作,帮助毕业生消除就业前的恐惧、焦虑等心理,排解就业压力,舒缓求职受挫后的情绪等.

3.职业素质测评.运用科学的测评软件和工具为毕业生提供职业能力、职业性格等素质测评怎么写作,并对测评结果加以科学的解析,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己,科学定位,避免盲目求职.

4.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己的职业取向,指导学生确立科学合理的未来职业取向;指导学生科学分析和认识自己的职业素质,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5.职业素质和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帮助学生了解要达到职业目标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职业规范,提高职业能力.

6.指导和帮助实践.为学生联系和提供“实习”、“检测期工”等实践机会,并指导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帮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全面反省自己的就业观念、职业取向、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等,合理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开展全程就业指导教学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前系统的、完整的准备阶段,因此,就业指导要实现全程化.全程就业指导教学内容主要有:一是介绍职业及就业的基本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的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性格特征和与之相对应的职业适应范围,初步定位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拟出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二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时,开展创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如何创业的基本知识.三是加强求职就业过程的模拟训练,如就业程序与方法、求职应聘的方法技巧等等.全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除课堂讲授外,可通过多样化、多形式的就业指导,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职业化教育,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开展全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还必须解决好教材问题、师资问题,把全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正式列入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使全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得以顺利的开展.

综上所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应及时开展和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科学、系统的就业指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和就业稳定,还能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同时对高校的办学模式的转变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