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履职保持水土

点赞:32479 浏览:1545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水土保持法的贯彻实施,是依法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保障措施.该文通过2000年以来南平市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采取各种形式多样的水土保持措施,提高社会公众水土保持意识,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有力地促进了水土保持目标任务的完成,并提出当前和“十一五”时期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路.

[关 键 词]水土保持生态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简称“一法一规”)颁布实施以来,南平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一法一规”的规定,认真履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支持与指导下,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全市水土保持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公众水保意识明显增强.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逐年下降,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据统计,2006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5.93%,比2000年下降1.49个百分点,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5%,生态环境质量走在全省前列.

1实施“一法一规”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1.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责任

进入二十一世纪,南平市政府始终把坚持贯彻实施“一法一规”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加强领导.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把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地质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海西区绿色腹地的重要举措之一.市政府历任分管副市长都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亲自担任市水土保持委员会主任,每年都认真研究部署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2003年起把全市百万亩水土流失治理列为“六百”水利工程建设内容之一,有力地促进了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二是健全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六条规定,2002年我市机构改革时,将水土保持管理职能划归水行政主管部门.目前,市、县两级政府全部设立水土保持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同时全市还设立了11个水土保持监督站,2个水土保持试验站,1个水土保持监测站.特别是水土保持委员会机构和运作方式在我市水土保持工作中发挥了领导协调作用.2003年市政府制定了《南平市水土保持委员会成员单位水土流失防治职责》,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水土保持工作职责和任务.三是落实责任.市政府强调水土保持工作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一把手的重要职责,把工作任务列入目标管理,实行绩效考核,认真兑现,对完成任务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水土保持工作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2003年起,把全市百万亩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分五年下达给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属的水利局、林业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农发办等职能部门,做到任务落实,责任明确.实行责任制,有力地促进了水土保持目标任务的完成.

1.2形式多样,宣传教育,深入人心

我们把开展“一法一规”和水土保持科学知识宣传教育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一是结合“一法一规”颁布周年纪念、“世界水日”、“地球日”纪念活动,深入农村、厂矿、学校开展以水保法律法规,水土流失危害,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做法、经验、成果,监督执法取得的成效及典型案件等为内容的宣传教育.如2001年,在“一法一规”颁布周年纪念日,开展了历时一个月的“水土保持闽北行”记者采访活动,摄制了15条正、反典型水土保持电视专题新闻,在南平电视台上连续播放,扩大宣传覆盖面.二是结合青少年教育开展宣传教育.2001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水土保持从娃娃抓起”的青少年水土保持教育活动,市水保办与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联合开展《中学环境(水土保持)教育实施模式构建研究》课题的研究,2004年和2005年我市相继编辑出版我国第一本中、小学《水土保持》校本教材,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素质教育溶入到中、小学教学中,有力地促进了青少年水土保持教育的普及推广.目前,全市有20所中学、10所小学开设了水土保持课程,有160所城乡中学参加“水保绿网杯”系列教育活动,促进了全社会水土保持防治意识的提高.我市青少年水土保持教育活动得到国内外生态环境教育专家和领导的一致好评.三是结合水土保持科教园建设开展宣传教育.2001年开始,我市依托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和延平区、武夷山市、浦城县水土保持科教基地建设,开展了“中华环保世纪行”、“保护母亲河”、“中小学生水土保持夏令营”、“水保知识竞赛”、“编辑水保绿网小报”以及水保科研实践等活动,全市有近60万人次(包括中小学生)接受了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科普知识教育.四是结合监督执法工作开展宣传教育.全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开展水土保持执法检查,主动向开发建设单位业主和施工单位、人员发放“一法一规”小册子,宣传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增强他们法律意识、生态意识和规范堆倒弃土的意识.如在对浦南高速公路、水电站建设和整治河道弃土弃渣等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检查过程中,主动地向业主和施工人员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强调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规范施工行为,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1.3采取措施,综合治理,取得实效

1.3.1推广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模式.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市在总结松溪县郑墩乡双源村双源小流域综合治理成功经验基础上,率先在全省推广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模式,即以小流域为单元,流失斑为对象,水土保持为中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开发与综合治理相结合,治理中开发,开发中治理,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竹则竹,宜果则果,宜茶则茶,农、林、牧、渔各就其位,形成一个综合防护体系的多种经济全面发展的生态小流域(农业区).“十五”期间,全市投入994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317公顷,综合整治小流域15条,其中延平区西洋示范小流域、政和县星溪里示范小流域、建瓯市桃源示范小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小流域”.通过综合治理,治理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一是蓄水、缓洪和拦沙能力提高,治理区的洪水发生率下降,毁坏土地、河道淤塞等损失明显减少,二是促进土地利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利用率提高.各项水土保持直接效益达4530万元.

我市以小流域为单元重点综合治理和示范工程建设带动了全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发展.2006年,我市9条重点小流域治理项目获得批准,对这些小流域,我们从规划、设计、施工、检查上加大力度,严格按照上级下发的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各项目严格计划、财务制度,加强对水土保持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保证了治理的进度和质量.9条重点小流域共完成坡耕地改造183hm2、种果15hm2、种草141hm2、造林127hm2、封禁治理743hm2.

1.3.2扎实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武夷山市于1997年被列为全省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试点以来,严格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加大城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监督管理力度,做到水土保持与城市化建设相结合,与城市防洪和水资源保护相结合,与城市美化、绿化相结合.经过9年多的水土保持预防治理工作,城市规划区内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86km2,占城市规划区水土流失面积65.77km2的91%,比1997年下降15.9个百分点;市区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12.3m2,获得“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称号;森林覆盖率达82%,获得“全省生态公益林验收达标城市”称号;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编报率、审批率和实施率分别达到95%、95%、9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开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效果,初步建立起良好的生态环境综合体系,对进一步保护“世界双遗”旅游胜地起了十分重要作用.2006年5月10日,武夷山市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

1.3.3抓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试点.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大面积封育保护”并举,在水土流失程度较轻的地方,把生态修复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手段,充分依靠大自然力量,通过封育保护,适当加以补植和施肥恢复生态.2006年建瓯市编制和申报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项目,5月份经国家水利部批复列入第二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县,并安排国债资金60万元.随着生态修复试点工作的启动,必将带动我市海西区绿色腹地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2004年,我市按照省政府开展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部署,将浦城县东风水库库区确定为市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试点,两年来投入治理资金79.6万元,其中乡村、水库自筹(含投工)49.6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97hm2,库区的生态环境和水质明显好转.

1.3.4“青山挂白”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2004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省政府《转发省国土资源厅、林业厅、水利厅、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青山挂白”专项治理意见的通知》精神,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编制了“青山挂白”专项治理方案.到目前为止完成治理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横南铁路、闽江两岸和风景名胜区“青山挂白”27个点,完成治理面积19.81万m2,占计划治理总面积27.64万m2的71.6%,共砌护坡2100m3,填土石19.42万m3,植树3.68万株,种藤1.51万株,种草1.71万m2,全市投入治理经费200.5万元,其中市本级下拨专项治理经费35万元.2006年10月,市政府组织林业、水利等部门对各县(市、区)“青山挂白”治理工作进行验收,11月我市“青山挂白”治理工作通过了省上验收,一重山景观生态逐渐得以恢复.

1.4预防为主,加强管理,落实制度

1.4.1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建设逐步完善.根据“一法一规”结合我市建设海西区绿色腹地和水土保持工作重点,制定完善配套法规体系.2000-2007年,市政府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意见》、《关于加强河道管理工作意见》、《关于加强浦南高速公路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铁路、道路建设弃土管理的通知》;市水利局、发改委、经贸委、建设局、交通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相互配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市水利局转发了省水利厅《关于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的意见》.这些配套规章制度的出台,确保了“一法一规”的贯彻实施.

1.4.2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有序开展.我市坚持“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加强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2000年以来,全市共批准生产开发建设项目1316项,其中市本级22项,审批率95%,水土保持总投资1.36亿元,防治责任范围1.86万hm2,拦挡弃土弃渣960.7万m3,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62.4万元,其中市本级62.9万元,开展水土保持专项、联合执法检查354次,查处较大水土流失案件16起.如2003年3月,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人员对延平公路分局在国道205线K2152+200至K2152+695浆甲二号桥路基改线施工过程中,将大量弃土石渣倾倒入库区内进行现场调查,发出责令停止水土保持违法行为通知书,并提出处理意见.通过查处,转变了公路部门在公路维修施工过程中,总是以抢时间为借口,把河道作为废弃土石最好的堆放场所的思想观念.2004年5月,在对邵三高速公路邵武段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检查中发现,邵三高速公路(南平)PM3标段在施工便道开挖过程中,未进行边坡防护,将部分弃土弃渣直接堆入邵武市层溪水库库区,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依据《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达到惩罚毖后的作用,既维护了老百姓的利益,又保障了重点工程建设.2005年12月浦南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以来,市政府高度重视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强浦南高速公路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2006年4月,市水利局与市环保局依法开展浦南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执法检查,针对取土、弃土场变更,桥梁围堰清除、占河施工、施工便道防护等8个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浦南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按照整改意见要求,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1.5搭建平台,科技先行,对外交流

2001年初,我市在原建瓯市水土保持试验场的基础上,以“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建设为龙头,搭建水土保持科研、教育、怎么写作平台.经过7年多的努力,初步完成科研试验、科教展示、植物良种、休闲观光等四个大功能区建设,成为我市水土保持集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种苗繁育、农民培训、学生教育、生态观光的多功能园区和对外交流窗口.园内我省水土保持基础研究课题“闽江上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及土地生产力动态监测”的研究,从2001年开始,经过5年观测,也取得初步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2006年9月22日,省水利厅科技处经处牵头组织科技项目验收组对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项目进行验收,一致认为项目验收通过,并希望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能通过科技项目为载体,作为水土保持技术、信息咨询的交流窗口和培训中心.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的建成,为开展水土保持措施研究及其推广、土壤侵蚀动态监测提供了场所,成为闽北水土保持对外交流的窗口,2004年被水利部水土保持司评为“全国在建的十个优秀水土保持科教园”之一.

2当前及“十一五”时期水土保持主要工作

当前和“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海西区绿色腹地”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阶段,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保护的任务十分繁重,为此,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2.1坚持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四个基本理念,紧紧围绕“海西区绿色腹地”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大力气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努力向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维护目标迈进.继续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把“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贯穿于经济社会建设各个环节,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关系,统筹考虑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真正做到既重视生态效益,重视群众的切身利益,又有效保护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水土资源,合理改造自然和有效保护自然.

2.2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保质完成“十一五”期间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继续推进百万亩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设,每年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万亩.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封禁与生态修复相结合、重点治理与面上治理相结合、小流域治理与区域综合整治结合.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推进建瓯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县”建设,保质完成“十一五”期间规划重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7亩,其中水保林13.3万亩、经济林果3.0万亩、种草4.8万亩、封禁93.5万亩,坡地改梯田工程12.4万亩,修建蓄水山塘98座,修建蓄排水沟206公里,护岸护坡工程20公里,谷坊20座.重点抓好35个水土保持示范工程项目建设,计划投资12014万元,通过治理,使我市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比率从6.46%降至5.5%左右.

2.3加强法制建设,有效遏制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进一步巩固、完善全市水土保持行政执法体系,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执法队伍人员素质,围绕“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开展水土保持行政执法工作.特别是要在各级人大的支持下,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行为,把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降到最低程度.

2.4加强科普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水保意识

一是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坚持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做到“三个面向”,即面向领导、面向社会、面向开发建设单位进行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二是强化青少年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开展全民水土保持科普活动,努力营造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争取全社会更多地了解水土保持、支持和参与水土保持.三是以为民办实事项目、示范区和示范工程建设为载体,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宣传水土保持技术路线的科学性,同时继续开展水土保持科教示范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水土保持技术、信息咨询交流窗口和业务培训中心,向公众宣传水土保持生态理念的户外教室.

依法履职保持水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水土保持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5加大投入,健全完善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效机制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在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拓宽水土保持投入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治理开发.在重点治理中,把政府投资重点放在示范工程建设和项目引导上,促进生态建设的合理投向.依法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并按一定比例用于水土流失防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水土保持资金使用的监管.积极探索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按照“一法一规”的规定,加大宣传,使更多的人能了解生态补偿的重要意义,关心支持生态补偿工作.